在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入门级消费者眼里,瑞士天文台是个很神圣的机构,其认证是很权威的存在。别太迷恋天文台认证,比如劳力士,全线天文台认证简直犹如神一般。同样全线天文台认证的还有百年灵,销量也一路高歌。欧米茄虽非全线,但其重点推广对象同轴擒纵机芯是全部通过天文台认证的,也一直是消费者青睐的对象。 但是,瑞士天文台认证真的就那么无敌吗?其它没有瑞士天文台认证的手表就不够精准吗?当然不是! 和瑞士知名品牌的腕表检测标准比,天文台的标准未免显得太过小儿科一些。譬如说积家的1000小时测试,精度要求就是-1/+6;百达翡丽的PP印记,精度要求是-3/+2,非常之高,天文台认证是无法望其项背的;还有QF印记,精度要求是0/+5,日差区间跟百达翡丽同档级别。 所以,可以看出瑞士天文台认证并非最高级别的,但却是唯一流通的。换句话说,只有瑞士天文台认证可以做到没有门派之别,只要你送来就给你检测,拿钱办事,就这么简单。其它的,都是品牌自家的标准,所以除非你购买这个品牌,否则拿不到拥有这些认证的手表。当然还有很多没有自家认证的品牌,但并不代表精度低于天文台认证。 实际上,以现在的制表技术想实现天文台认证标准并不难实现,瑞士中低端品牌手表之所以还存在有无认证的区分,更多是出于市场细分的考虑。 拥有瑞士天文台认证的手表是否就能够保证-4/+6的精度。我想这是对天文台认证上芯的朋友最关芯的一个问题。 我知道你们打心眼里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很遗憾,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其实也并不是不完美,主要是这里面有事儿,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一个是测芯不测表,另一个它毕竟是模拟佩戴。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事儿。 我们知道瑞士天文台认证是个第三方机构,主要针对机芯做检测。有两种情况,手表品牌送检和机芯供应商送检。像劳力士、百年灵还有欧米茄,都属于自己送的,因为他们通过认证的机芯都是自产机芯。但像美度、天梭、波尔、浪琴什么的,就由他们共同的机芯供应商ETA(ETA为瑞士机芯供应商名字)去送。通过认证以后,就成了我们通常说的天文台级别机芯。最后再加点钱卖给这些没有机芯自产能力的品牌,再由他们组装上,一批拥有天文台认证的表就诞生了。 因此我们会发现,机芯从通过认证到装入表壳实际上有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机芯的走时就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另外模拟环境就更容易理解,检测过程毕竟是模拟佩戴,跟实际佩戴一定会有些许偏差。 所以,如果你的天文台认证手表的精度没有保证在-4/+6区间,那有可能是装壳之前或者装壳环节中,出现了偏差。也有可能是你的佩戴环境、习惯影响着手表走时。总之,天文台认证虽然确实提高了精度,但也不可能完全保证达到-4/+6的日差。所以请别太迷恋天文台,那只是个认证。 如果你手上的腕表,是天文台认证的手表,固然最好。说明手表的品质是经过专门的检验的,当然,如果没有天文台认证也不是什么大事。不是说没有这个认证了,手表走的就不准了。真正的厉害的测试还是各大手表品牌自己家的测试,比如百达翡丽的PP印记,精度要求是-3/+2,比瑞士天文台认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因为篇幅有限,就不细说了,想要了解的朋友,不妨看下《瑞士十三行》。现在很多表迷都纷纷加入这“微信”公众号。十几年腕表老司机,绝对靠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