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碳纤维应用现状研究

 zzyc 2017-09-24
原标题:碳纤维旋风将起,哪些股会迎风而上? 
 原创 2015-12-30 徐红 大智慧通讯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gyNTgwMA==&mid=400778524&idx=1&sn=0b65a972c654c264c4882ad9c87e67f3&scene=1&srcid=1231Yx4RcZSEJ6OA9dCFUemw&key=62bb001fdbc364e53e3d724388dcbd6197e81b2b31b1c0a755a133df2f4e6a7d678fac534b6cb019416ad0b72242c765&ascene=1&uin=MTQ4NjIyMDEyMg%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9tv%2Bh2Ey3kkyftN7pgrHqOxcbD1Dt%2FM17Db%2FqPv5bqtwOFclp5QJBhMSvIZY1qQT   

   随着雾霾天气问题的日益严峻,汽车节能减排、轻量化发展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从即将到来的2016年开始,以宝马、奥迪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汽车制造企业将纷纷推出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量产汽车,这对国内产业界以及资本市场都会形成极具震撼力的冲击。可以说,碳纤维风口即将到来。   
   30日(周三)下午14:00-15:00,欧洲汽车轻量化联盟理事、浙江精功集团碳纤维产业顾问宋廷瑞以及中银国际基础化工首席分析师马太,一起做客大智慧手机客户端路演平台,与大家深度交流了有关这个行业的种种。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两位嘉宾奉献了什么干货吧! 
   干货精选
   宋廷瑞:碳纤维原丝技术5年内会有改观,适合车用 1、目前我们国内企业的碳纤维生产还面临着什么问题?原丝技术还没突破的话,是不是复合材料也不会很好的? 
   宋廷瑞 答:国内碳纤维的技术水平大致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问题基本上也差不多,主要集中在原丝质量和碳丝质量的合格率偏低与质量离散系数较大。但是这些主要是针对航空和军事工业而言,因为航空器的设计安全系数要求很大,这样对原材料的性能要求就很高,对制品的一致性非常苛刻。而汽车工业就没有那么大的要求,国内的现有的产品只需在向前一小步,就可以在汽车工业中大规模使用的。而且近些年,国内每一家厂商都在进步,因为下游市场开始牵引上游的发展了,尤其在建筑补强,体育用品和风电叶片
   2、国内原丝生产和复合材料生产较强的企业有哪些? 
    宋廷瑞 答:原丝可以看看中复神鹰,吉林碳谷。复合材料技术最好的当然在我们几大飞机制造公司,但是那是军事工业,不计成本的。我们要关注的是民用低成本的,现在都在各个起步。 
   3、现在国内碳纤维原丝生产和国外企业的差距据说还是很大,是这样吗?复合材料也是一样的情况吗? 
   宋廷瑞 答:是的,原丝技术一直是制约国内碳纤维技术发展的瓶颈,但是在5年内这个情况会有改观,有一到两家企业的技术就应该有突破,至于复合材料,没有一个庞大的成熟的市场牵引,当然就没有机会去专研,开发对应的成型技术。东丽还需要波音庞大的订单来保证利润呢。 
   4、未来大概有哪些采用了碳纤维材料的汽车会推出?国内有没有相关的汽车企业在布局的?如果有的话,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布局?会和国外汽车厂家一样找合作伙伴吗? 
   宋廷瑞 答:主要集中在宝马的三个品牌,大众的奥迪等。包括2016年上市的新BMW5、2017年上市的Ford Shelby GT350R(标配碳纤维轮毂)、保时捷817(全碳纤维热塑,对标tesla)、2018年上市的劳斯莱斯古斯特等。 国内相关主机厂都有意向布局,但是基本上都处在项目预研、技术储备阶段,如上汽,长安,长城,奇瑞新能源,BYD的电动大巴等,我们看看明年的973申报的对象就了解了。国内整车厂没有复材成型的经验,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必然需要和国际上、国内的企业合作,利用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来做事,现阶段宝马的模式很难模仿,但是可以借鉴。 
    5、明后年很多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汽车会推出,以前应该也有,比如宝马的I3,明后年是特别多?如果是,又是什么原因呢?是成本低了? 
   宋廷瑞 答:明后两年在欧洲会有大量的大规模使用了碳纤维的车型上市。具体原因很简单,一是在为汽车产业的革命做积累;此外,大丝束碳纤维产能增加后,碳纤维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现在欧洲50K大丝束的价格在10欧元左右。成本现阶段可能还不能和铝合金、钢相比,但是通过复合材料的模块化设计,车的零件数量会有一个极大的缩减,例如宝马I3整个车身只有34个零件,通过胶接铆接链接在一起。150Kg的车身,成本在3000欧元左右。 
    6、碳纤维复合材料要做成汽车用的部件会不会很难? 
    宋廷瑞 答:其实也不难,主要是思路,如果用金属零件传统的思路来考虑同尺寸替换,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现阶段的大规模量产工艺对有汽车A级表面要求的外覆盖件,碳纤维轮毂等零部件,挑战很大。 
    7、目前国内的t300/400已经成熟了,但是性能用在汽车上够么?应该要700/800吧?     宋廷瑞 答:这要看做什么零部件,底盘件需要用到T700级别,普通结构件T300级别已经够用了。想想高强钢就已经可以使汽车达到碰撞5星了,何况碳纤维呢。这个核心是在复材设计上面,当然T300的质量稳定性还是需要的。 
   8、请问汽车用碳纤维的质量等指标要求高吗?国内企业的产品能满足生产条件吗? 
   宋廷瑞 答:汽车设计的安全系数较航空要低一些,因为汽车有紧急停车道。国内碳纤维产量较小,去年在2600吨左右,性能基本上可行,因为质量离散系数在5%左右的话,在设计的时候加大一点安全系数就好。 
   9、您预计碳纤维在汽车工业的应用会是怎样一个过程,什么时候会爆发? 
   宋廷瑞 答:碳纤维在汽车产业中的运用会首先在跑车,赛车领域开始,然后在量产的高端车型,电动车,最后在中级车。跑车、赛车现阶段已经普及,BMW公司的I3基本上开了碳纤维在量产车上规模使用的先河。【对于电动汽车,轻量化的车身才能支撑起电动汽车的发展】。在2016、2017年,欧洲以宝马和奥迪为代表会密集的推出碳纤维汽车,受到其牵引效果,留给中国车厂的时间有3到5年,如果不能够跟得上,那么中国有将错过汽车产业变革的机遇。 
   10、以后碳纤维会主要在电动车上运用吗? 
   宋廷瑞 答:碳纤维最先可定在高端汽车和电动车身上使用,因为电动车的核心有两个,一是轻量化的车身平台,另外就是汽车电器安全集成系统。车身轻,才能装电池,不然为了增程,只能加大电池容量,大量的能量消耗在电池质量上面。 
    11、国外的碳纤维企业现在的盈利情况会如何?听说宝马的碳纤维车还是亏本的。 
    宋廷瑞 答:全球范围内碳纤维盈利的有两家公司。一家是日本东丽,因为有波音庞大的订单支撑,另外是国内的威海拓展,因为有中国军事工业的需要。宝马和西格里因为合同签的较早,所以是16欧元/公斤,但是现在欧洲大丝束10欧就可以了。所以有点贵,但是对于宝马而言,西格里是其控股公司,左手右手的问题。 
    12、能否分析下未来的碳纤维市场供应、需求等情况? 
    宋廷瑞 答: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碳纤维最富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是工业应用,如汽车工业,应用碳纤复合材料可以减轻重量,节约能源,增加可靠性;风力发电是能源领域增长最快的,其叶片使用碳纤维量可观;用碳纤维加固、修复混凝土基础设施已经是一项新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西格里的预测,在2020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在15万吨。 
    13、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哪些领域的应用会比较大,发展比较快?
    宋廷瑞 答: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无人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汽车尤其是新能源,风电,医疗器材,高压气瓶,游艇船舶等,当然量的话还是看汽车。 
   14、能简单介绍下国内的碳纤维生产设备产业吗?
    宋廷瑞 答:我们国内的碳纤维生产厂家所用的设备主要是进口,个别公司是国产(包括台湾)。能够提供预氧化炉的主要国外厂商有 德国埃森曼(Eisenmann),美国DESPATCH和LITZLER; 能够提供生产碳化炉的主要国外厂商是美国哈泊公司(Harper)、 德国埃森曼( Eisenmann)、 美国LITZLER和台湾聚川(联川)公司等公司。 
   **马太:相关概念股看好康得新、新三板恒神股份** 
   1、碳纤维A股标的有哪些? 
   马太 答:A股中,碳纤维比较好的标的有康得新,新三板中有恒神股份。国内做的不错的公司还有中复神鹰、威海拓展等,都没有上市。A股中和邦生物项目还没有投产,建议积极关注。 具体如下:康得新(碳纤维及制品)、和邦生物(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精功科技(设备)、申达股份(碳纤维及预浸料)、海源机械(碳纤维车身)、博云新材(碳纤维航空刹车副),新三板公司有恒神股份(碳纤维及制品)。 
    附图: 国内首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下线(By盐城奥新新能源 2015-1-21) http://xueqiu.com/6632766490/61831709 2015
    厦门98国际贸洽会上海源碳纤维概念车大受欢迎(By海源机械 2015-9-08) http://xueqiu.com/6632766490/56066301 
    2、您对石墨烯有研究不?和碳纤维比,您觉得这两种概念在资本市场的爆发力哪者会强些?产业化进程的话哪种会快些?您看好谁? 
    马太 答:石墨烯还面临制造和产品应用开发的问题,存在的技术问题挺多,产业化还尚早。碳纤维应用比较广,在全球产业化比较成功,未来发展前景也很大。如果从投资而不是投机角度看,我现在更看好碳纤维。国内技术在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碳纤维企业取得成功。重点看好康得新、新三板公司恒神股份。 
    3、您看好碳纤维的发展吗?除了碳纤维外,比较具前景的新材料还有哪些? 
   马太 答:我比较看好碳纤维发展前景,尤其是未来在汽车、航空、风电等领域的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是缺陷,正好碳纤维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可以减重,提高续航里程,而且新能源汽车售价高,可以承受相对高一些的成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万辆,按照碳纤维10%市场渗透率计算,每辆车可用100公斤碳纤维,那么需求就达2万吨,而2014年中国一年的碳纤维消费才1万吨。 
    4、能说说国内碳纤维企业的盈利现状吗? 
    马太 答:目前国内碳纤维名义产能很大,号称2万吨,实际产量很小,2014年不到3000吨。开工不足,折旧人工等较大,加上主要生产民用等低端碳纤维,价格较低,实际上国内碳纤维企业大部分亏损。中复神鹰经营并不好;恒神股份今年尚未盈利,明年有望获得一些大订单,有可能扭亏;康得新碳纤维明年投产,按照可研,利润空间很大;和邦碳纤维处于建设期,2018年投产。 
     5、关于康得新的碳纤维业务 
     马太 答:碳纤维业务现仍在公司的控股股东手里,未来项目产业化之后,控股股东将会把这一块业务注入到上市公司。碳纤维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700吨碳纤维生产线,主要瞄向新能源汽车应用,未来将会扩产至5100吨。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团队,并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原丝生产线从意大利进口,碳纤维生产线进口自美国,产业化有较强保障。目前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正进行试车,预计2016年初投产。公司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新能源电动车商业生态链,目前与北汽集团、上海汽车、未来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瞄准轻量化结构设计,产品市场无忧。 
    6、康得新现在的估值高吗?这个公司的亮点是什么,未来的成长性在哪?市值能到多少? 
    马太 答:康得新估值不高。这个公司亮点在于瞄准新兴产业,符合经济发展大势,打造新材料、3D显示、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平台,每一个业务市场空间都非常巨大。未来公司利润空间达百亿元,市值有望达3000亿元。 
    7、恒神股份据说不错,但不是很了解,老师能给解读下吗? 
   马太 答:恒神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自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到设计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企业。产品有T300、T700、T800、M系列 3k/6k/12K等,质量国内一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等重要工业领域,拥有相关业务资质。随着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和应用领域(海工、新能源汽车、高铁等)得到突破,预计公司未来将迎来辉煌发展期,值得重点关注。 据了解,公司原丝质量还比较不错。国防科工委指定,T700碳纤维军工应用,国内只有恒神、中复神鹰能满足要求;T800国内只有恒神、威海拓展、山西钢科(太钢子公司)能满足,也就是说,国内军工选用相应级别的碳纤维,只从这几家选择。
    8、金发科技是否也生产碳纤维材料? 
    马太 答:金发科技拥有一条年产200吨碳纤维生产线,主要产品为T300,自用为主,用途是作为汽车改性塑料的增强材料,现在还处于规模产业化阶段。 
    9、谈谈和邦生物碳纤维前景如何?
    马太 答:我认为和邦生物碳纤维项目有成功希望,项目前景比较好。和邦生物碳纤维项目投资20多亿元,设计产能3000吨/年,计划2018年投产,致力于打造从原丝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完全产业链。技术购买自德国的工程公司,设备来自进口,也组建起技术团队,现在积极与下游制品公司等接触,产品主要瞄准军工和新能源汽车应用。产业化要等投产试车情况,拭目以待。 
     10、2016年化工投资策略
     马太 答:建议关注两条主线: 1.长期关注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及新材料。化工面临供给侧改革机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盈利改善,重点关注钛白粉等子行业 2.重点推荐新兴产业板块,新成长符合经济发展大势,前景良好,重点布局。 农资板块——农业现代化,复合肥和优质农药发展更佳,基本面良好;创新服务模式,开启转型。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公布,有望继续聚焦农业改革,农资行业将继续迎春风。标的为新洋丰、 金正大、司尔特、史丹利、诺普信。 化工新材料——产业升级为大势所趋,成长空间巨大,标的为康得新、鼎龙股份、飞凯材料。 发稿:徐红/大智慧通讯社

作者:牛舜耕
链接:https://xueqiu.com/6632766490/62786333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