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过积极,事情做得再好,也是精神上的耗损

 丘凡凡 2017-09-25


 编者按

      

 本文为信佛人1992年所作,内容平淡中有超然,对学佛者化解我见法执颇有帮助,曾在《太平洋日报》《佛祖心杂志》《绕止杂志》刊载,并收入《禅的修行与禅的生活》一书。


原作名为《悠闲随缘的修行态度》





◣悠闲随缘相应涅盘解脱◢


我常说:修行要悠闲、要随缘。人若能悠闲,且万事都随缘,则离道不远矣!

不过这两点说来简单,实践则不容易,必须相当看得开才能做到。

 

例如,儿女长大成人之后,做父母的尽管关爱的心不变,但人各有志,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自行发挥,这样才合乎随缘的态度。

 

其次,随缘也是万事都可以,马马虎虎不要太计较,不论有没有打坐,或者打坐时杂念是否很多,都不要计较。

凡事随缘但求心安,任何情况、任何结果都接纳、都满足;悠闲又随缘,世间可有比这样更好的生活态度?

 

曾有人认为现代禅对未来缺乏详细的规划,是一种缺点。

实则没有详细规划虽是缺点,但优点也在其中——这是一种开放的态度,较不会坚持未来非得怎样不可。

我常说:「教团可以没有、世界可以不要,就是不要遗失了悠闲随缘的心。」悠闲随缘的心,比教团、比世上任何东西都还重要。

 

悠闲随缘乍看之下,好像什么都不要紧似的,其实这种生活态度的养成,是相应涅盘解脱的。一个人太过积极,就算事情做得很好,也是精神上的耗损。反之,「生平无大志,但求六十分」才是随缘者的生活哲学。

 

当然,不免有人会担心:「随缘不就没办法精进修行了吗?」

但,实际的情形正好相反——「起心欲精进,是妄非精进」《般若经》),六祖惠能也说:「欲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反成邪。」

想要积极消除烦恼,反而凭添罣碍;想要努力趣向真理,反倒成为邪道。

 


 

◣人要解脱,须相应“松”的心情◢


我很少教同修整天正经地精进,通常我鼓励大家每天修五分钟,甚至一、二分钟也就可以了——倘若已经觉醒,则连一分钟的时间也不用修,而尚未充分觉醒之前,每天只要修一分钟……五分钟也就够了。

每天只花费一点点的时间修行,表面上看来似乎不精进,其实正是上乘的功夫呢!

 

人要解脱,必须相应「松」的心情;正确的说,解脱是一种「大松」。

密勒日巴说「宽坦、无整是大手印的原则」正是此意。

宽坦就是宽宏大量、坦荡无碍;无整,就是没有去整治,也没有故意要怎么做。宽坦无整的人看起来好像没有在修行,其实能在没有修行之中安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反过来说,一个很紧的人,就算严持戒律乃至入四禅八定,依然是凡夫。

禅是轻松随缘的心,不是练「中国功夫」,所以不需那么用力。

 

你们看我有没有修行?

没有吧!我只是轻松、随兴地生活着,不管明日或等一下会怎么样都好。

「生活上所遭遇的一切、所承受的一切,我都满足;无端生起一念说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是四年前的感言,如今则更为轻松一些。

 

修行人最好要像永嘉大师所说「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凡事随缘,不要太作意、太造作。

因为凡是作意造作的,不论善业恶业,都是有漏的,也都是轮回因。

六祖说:「佛法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不二即是解脱,解脱即是随缘。换句话说,所谓学解脱就是要学随缘。

 

修行之所以未能与解脱相应,是可以归咎为不随缘所致的。倘能随缘——甚至满足于现状,并不想修行,也是可以的,只要他能安心。

 

现代禅对初学者的禁戒只有一条,即「不可违背法律、不可伤害他人」,除此之外,都随缘。

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这里所说的「素其位而行」也就是随缘。不论行至何处,都如鱼入水十分自在。

 



◣只因随心所欲,遂忘染净浮沈◢


修行的人要问自己:到底是学解脱呢?还是学「少林武功」?

如果是学少林武功,那么苦练硬梆梆的外功是应该的;但如果是学解脱,则应学随缘。

 

人要随缘才会有智慧,并不须要刻意提起精进心,只要随缘习惯了,内心自然就会趋向寂静。我以前写过一则偈子,正是描述这种修行态度:「只因随心所欲,遂忘染净浮沈;念头此落彼起,竟如夏往冬来。」

随缘久了,人自然会变得不易紧张且没有脾气,甚至连身体都变得轻松柔软。

 

紧张其实也是一种习惯,由于固执成性,执意非得怎样不可,但又怕无法如愿,紧张于是产生。

随缘的人则不同,他没有得失的忧怖,所以能够契入「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涅盘。

 

这种涅盘境要如何学?

我说先要信解「人生如梦」的道理,之后,面对一切境,处理一切事,经常提醒自己「随缘莫强求」就这么一句就可以了。

只是这句话说来简单,真正去实践却很难,因为一般修行人学「中国功夫」似的苦行已经习惯了,尽管他们也说「我要修得解脱自在」,但实际上却愈修愈古怪、愈紧张,就像一个欲往东方的人,却偏向西行。

 


◣森罗万象许峥嵘◢


随缘的修行人,他的人生观是全方位的。

一般人都有固定的方位,「全方位」就是三百六十度,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没有执着。

 

譬如现代禅非常兴盛好吗?或者明天结束它好吗?

我说都很好!只要是随缘的结果。

大家都了解你好吗?或者都误解你好吗?

我说都无妨!只要不是刻意造成的话。

 

「森罗万象许峥嵘」是禅者的精神。

修行不必太拘束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不过,须要记得的是:最好能时常亲近善知识。因为熏习的力量是很大的,你若时常跟世俗心重的人在一起,久之,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贪婪;反过来,如果经常和随缘的人在一起,则会发现随缘的生活,原来是十分理性、安详且充满美感的。

 


◣学习随缘,真正跨出第一步◢


人何必活得那么紧张呢?

我时常说「世上最可惜的事,莫过于最宝贵、最珍惜的这个身体终将要腐烂化为尘埃!」连这件事,我们都无可奈何,唯能默默的领受了,试问人生还有什么看不破、放不下的事呢?

 

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悠闲、不能随缘,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也不了解佛说「人生如梦」的道理,他们被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意识以及众人的眼睛、众人的意识所蒙蔽;误认时间、空间、物体、运动……以及精神现象、心理活动、哲学义理……等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心态上既然对存在的这一切「当真」「认真」,又怎么能够不固执?又怎么能够趋向解脱呢?

──除非他们能如我所说的:信解人生如梦,并且凡事随缘莫强求。

 

以上所说,你们若听得懂,固然很好;但若是听不懂你们怎么办呢?

——也很好!这样才是学习随缘,真正跨出的第一步!

希望你们最好记住:即使听不懂或做不到,也要「随缘莫强求」!

 

修行是要学轻松、学解脱,所以不须咬牙切齿用力地学,那是反其道而行的。

古人说:「因地不真果遭迂回」,在修行的路上,从开始的下手处就要和涅盘解脱(也就是看破放下,悠闲随缘的心境)相应才是正途。

当然起初我们未必做得好,但「圆觉不离始觉」,要紧的是把握正确的要领,并跨出真正的第一步;这悠闲随缘的第一步,虽然并不就是圆满的觉悟,但其中却含有觉悟的特性。

修行人从小小的觉悟做起,一步一步地做、一天一天地做,时间一久,悠闲随缘的心自然会越来越深彻、稳固——此时不觉地他已生活在涅盘解脱的世界了。


(1992年9月15日信佛人讲于现代禅桃园指月禅园)

 

本文作者:信佛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