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三层境

 真友书屋 2017-09-25


丰子恺先生以『人生三层楼』之喻,表明了对生命境界的理解。他把人生境界比作三层楼:第一层物质生活,第二层精神生活,第三层灵魂生活。而书房作为文人生活治学之所,也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书房安身,第二层书房游心,第三层书房栖神。







/

/



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成规,富者可高楼雅筑,贫者仅丈室容膝。或筑于市井,或隐于山野,不一而足,但总离不开书房安身的物质属性。作为高人韵士之居,远避市井之熙攘,声不乱耳,色不扰目,以此作为安身之所,可得悠远澹泊之境。在书房中『时书以养笔,时磨以养墨,时洗以养砚,时舒卷以养纸』,以文房真善之器,寄情高远,以书斋静雅之物,畅怀疏旷。身无所役,何愁不安。此境诚如明人袁弘道所谓:『在以淡远取之,皆超逸有致』。






/

/



先人谓:『人之心性,与天地同流,所言所行,不以事功为止境,亦不以名利为指归』。书房便是文人心中的天地。书房中的砚台旧墨,在文人的眼里,都成了有生命的器物,书房之乐和游心之情跃然纸上。心中之想,尽在笔下。行文可以写景,作画堪当寄情,所写所绘,皆是游心澄怀的境界。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书房中的一笔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心性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寄情诗画,在艺文之乐中,游目观心,感受心性超脱万象,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

/



对于趣味清雅的人,书房陈设当以精适合用为主,不求奢华,所谓『相由心生,神由内化』,当作如是观。对书房古雅境界的追求,当合苏轼论文所谓『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文人作为世人精神世界的脊梁,当虚怀若谷,亦当行深如水,正如先人所求境界:『节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以书房里的艺术馨香涵养自己,并引领世人的精神和审美,这便是文人『为生民立命』的最高境界。







当今社会尽是熙攘往来之人,人生成了一场逐利的追求。寄情于生命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励。以书房之情自养,则风情自生;以书房之性自调,则真性自美。书房有三层,待君上重楼,重拾属于你的文心。



| 图文:文人空间 梁诏贮 |

| 本期人物:邵仄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