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文明就是眼里还有泉涌的热泪

 jiangnany 2017-09-25


文明是什么?


文明是历史上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但在我们普通人眼里,文明没有那么复杂。文明就是具有人性的光辉,有慈悲之心,眼里还有泉涌的热泪。


比如文明就是不向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开枪。


英国作家奥威尔曾志愿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在《西班牙战争回顾》中,他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自己打伏击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光着膀子、提着裤子的敌方士兵,正在不远处拉稀……奥威尔犹豫了,他的手指始终凝固在扳机上,直到那个冒失鬼走远……


王开岭老师这样评价,奥威尔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已不能算是法西斯分子,他显然是个和你一样的人,你不想开枪打死他。”


是的,绝不向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开枪,因为当这个法西斯提着裤子的时候,他的职业身份褪去了,他只是在解决生理问题。一枪下去,一个人摔在大便上,这绝非一个文明人所为。


文明还是化解仇恨,用更大的慈悲,更广阔的胸怀超出一己之见,展露人性的宽广和深邃。人类的文明不是一个区域,而是用文明之火点燃更多的人,使得文明之火星星燎原。


美国的列克星敦小桥,是北美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当年不知道谁开了第一枪,然后流血,然后死人,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了。


战后,美国人在桥上为战死的美国民兵立了碑。奇怪的是,居然在桥头侧面还为英国士兵也列了一块碑,两面插着英国国旗。


碑文震撼人心:“他们来自于三千英里之外,为了维护他们国王基于历史的权力而战死在这里,听不到大洋彼岸他们的母亲在哭泣。”


战争之时你死我活,自然要打败你,消灭你,但战争结束后,我们怎么看待战争?


俄国肖洛霍夫曾经说过:“我的作品里没有反面人物,唯一的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中没有胜利者,经历过战争的所有人都是千疮百孔的。


站在不同的立场,敌人也有他的理由,也有他的使命。美国军人为北美的独立自由而战,英国军人是在为他们国家的荣誉、利益、权力而战,各为其主,各有信仰。


更何况战争根本不是士兵发起,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士兵只是战争执行者,他们也是人,也是生命之躯,死去后照样有老母亲的眼泪和情人的心碎。他们亲人照样值得我们同情。任何妖魔化都不足取,只会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仇恨。


也许有人认为,美国和英国毕竟血浓于水,感恩节的由来,就是纪念英国前往美国的五月花船,英国冒险家开创了美国的立国之本。所以美国人天然对英国具有好感,每当英国女王重大节日,哪个美国人不像过年一样?


那么再举一个例子。


2007年4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美国历史上最惨重枪击案,32名师生死亡,凶手是韩国籍学生赵承熙,他在开枪行凶后自杀身亡。


在遗言中,赵承熙指责他的同学为富不仁、假冒伪善、只知享乐、道德沦丧……赵承熙要清理门户,他还把自己的死比作耶稣的死。


事发后,美国韩裔社区大为紧张,担心发生“反韩”风潮;韩国政府更是如临大敌。但美国人做法大大出乎韩国人预料。


在弗吉尼亚大学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敲响了33声丧钟,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凶手赵承𤋮。放飞到空中的气球也是33个。一直看到这些气球消失后,学生们互相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研究生克里斯·车巴克说:“他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共有33名学生死亡。我们应该公平地为所有人的死亡哀悼。”


在此后的纪念仪式上,赵承熙的墓碑与遇难者的墓碑并列着,接受着一样的悼念。他的悼念碑旁放着玫瑰、百合、康乃馨等鲜花和紫色蜡烛。在这些鲜花中放着一张便笺。上面写着:“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


学生们放飞33只气球,其中一只就是为了送别他的远行。同学们在留言中,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平日的责任。如果多帮助和关心他,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灾难。


3年级学生雷切尔说:“他虽然很可恶,但他的家人真是可怜。”该校毕业生比尔·贝内特苦涩地说:“他也是一个人。”


赵承熙姐姐赵善敬发布了道歉文。在回帖中,一位名为凯西·克拉克的网民安慰说:“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你也失去了你心爱的人。”


没有揭露,没有谴责,更没有将这种仇视泛及到韩裔或亚裔。对于弗吉尼亚校园里的学子,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形式超过这种宽容与爱的教育?


这就是文明,逝者已矣,生者要面对的,是生者的责任。谴责赵承熙,但赵承熙已死,将他从学校花名册中删除,他也不会知道。无论怎样复仇或惩罚,都已没有实质意义,只会制造更多的仇恨。


但宽容与同情心,却可以使赵承熙的家人以及与赵承熙同类的人们获得精神上的缓解,并因此认识到,他们生活的社会里还有宽容与关爱,他们甚至会将这种爱心回馈到自己所在的社群之中,成为这种精神与价值的体现者。


这让我想起了德国人普方灭门案。2000年4月1号,江苏沭阳县的4个失业青年持刀杀害了德国人普方及其妻儿。


普方母亲悲痛万分。她想要了解这些青年,为什么要杀死自己孩子的一家。


庭审中的一个细节给老人家很深的触动:那4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的工作……


老人家找到了儿子全家灭门的原因,农村的贫困,没文化,生活艰难,衣食无着……她放下了仇恨,觉得自己应该要做点什么。


这个伟大母亲居然写信,请求不判这四个青年死刑。她的理由是:“我们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有机会的话,人是不会想去做坏事的,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德国人跳出了个人、家庭、民族来看待人类的悲剧。在悲剧面前,他们看到自己使得劲的地方,于是下决心去改变凶手家乡的教育。


在普方被害那一年的11月,在南京的一些德国人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如今直接受惠的贫困孩子已超过1000人。


源头的石头改变河流的走向,好的教育让人向善,坏的教育使人向恶。从小播种爱,让孩子们从小受到爱的浸润,爱的收获才会最大化。


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超出狭隘的私人仇恨,充分发挥人类人道化的水平,为将来的悲剧减少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开始,文明只存在自己本部落之中,原始人只对本部落共同体的人讲道德。但随着社会进步,共同体的范围得以扩大,人们将文明光辉透射到每个人身上。“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待人”,这是最基本的人际社会伦理准则。


直到美国科学家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共同体”的概念,人们道德关怀的范围也日趋扩大。


这个观念认为,人类只是大地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人类应该尊重他们的生物同伴,而且也应该以同样的态度去尊重大地共同体,要承担起对大地共同体其他成员(植物、动物、水、高山等)以及共同体本身的义务。


懂得了这一点,非常有价值。可以解释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情。比如看看人家国家怎么对待猪。


前些年乌克兰有一火车的猪运到法国,被法国拒收了,拒收的理由是什么呢?他说你们违背了我们保护动物的法规。


按照法国的法规,在长途运输当中,每头猪必须要有多大立方米的空间,猪在长途旅行当中多少小时要休息一次,你没达到标准,我不能收你的。这就是法国人的执拗。其实猪要运回去,这一反复不是更加难受?但法国人不管,这就是法国的法律。


前些年,丹麦议会讨论通过了一条法律,要求必须让猪能够洗澡,于是,全国上下都忙着给猪圈安装淋浴器。


欧盟国家为了照顾猪的情绪,不让它太孤单,规定从2012年起,猪要放养,不能圈养。


德国更厉害,更进一步要求,饲养员必须每天与每头猪有20秒以上的接触时间,消除它们的寂寞。还要发两三种玩具给猪们玩。因为猪也有喜怒哀乐,也会感到抑郁。


德国杀猪都是过电,是不动刀的。先把它电死然后再动刀,是不放血的,和死刑犯一个待遇。


最好玩的是,新西兰的奶牛是有法定假日的,在法定假日你绝不能挤它的奶,否则就犯法了……


对,你们没看错,奶牛也有法定假日,不能挤奶,不能挤奶,不能挤奶。这让我们情何以堪,直到今天,我们老师的法定假日还是得不到保证。周六保证不休息,周天休息不保证。任何时候,想挤奶就挤奶,让我们吃的是草,但挤出来却必须是牛奶和血……


我们又是如何对待动物的呢?


前几年,某地招待美籍华人靳羽西,放出大招,奉上活吃猴脑大菜。用枷锁固住猴头、敲开头盖骨活吃脑浆。靳女士花容失色,愤而罢宴……


我们还有一道冷菜:龙虾刺身。龙虾刚被活生生地剥去壳,肉被削成一片片的。它还活着。眼珠子滴溜溜转,让人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苏州是胭粉之地,温柔富贵乡。但我们这里也有一道名菜——松鼠桂鱼,过去的烧法很残忍。鱼儿被剐、被剖成鳞片状,肉还连在一起,一层层热油浇上去,端上桌桂鱼务必得活着,嘴巴翕动,否则不足以展示厨师的手艺。


妈的,这叫什么事?你直接告诉客人,这个鱼是新鲜的不就成了,有这么虐待动物的?


河北还有一道菜唤作——生离死别。把活甲鱼塞进蒸笼里,只留下一个小孔,孔外放一碟香油之类的调料。甲鱼在蒸笼里受热不过,就伸出头来喝一口香油。甲鱼熟了,香油也浸进五脏六腑了。再把梨切成瓣放在周围,就是生梨(离)死鳖(别)。


类似的还有很多,什么玩意!动物何辜,遭此荼毒?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地球的主人,在对待动物上折射出我们的一种阴暗残忍的心理。


如果要文明,应该先从爱护动物开始。爱护动物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慈悲。我们以怎样心态来对待动物,这绝对是衡量我们心性的一个尺度,那就是我们会怎样对待其他的生命?


暴力性减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我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刻,这就是孟老夫子讲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我们把它扩展到其他的生命之上。


我们甚至还提出——君子远庖厨等等。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丢失了。我们变得残忍、暴虐,充满着偏见和恶毒。


当年,墨子看见人家染布,白的进去,五颜六色的出来。他哭了。


现在看到动物遭受荼毒,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毫无同情心、同理心,这标志着我们还是野蛮人。文明的道路还很漫长。


如何区别我们是一个文明人,答案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心还是柔软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面对美好和不幸,我们眼里还有泉涌的热泪。


面对他人的劫难,我们感受身受,满怀同情。


面对价值理念不合之人,尊重和保护别人的表达自由,宽容对待……


比如给刘文展那个孩子,更多的表达自由。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一个孩子,这些都是文明的象征。


情怀  热血  能量

只为苍生说人话     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      哪管湮没与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