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9日,一条考古新闻引起轰动:'上官婉儿墓现身陕西咸阳'。 上官婉儿墓的发现很偶然。 2013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8月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在清理墓穴甬道内,发现了一合未被盗扰的墓志,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此墓竟是唐代著名女官上官婉儿的墓葬! (上官婉儿,现代影视形象) 墓葬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东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2公里,距唐长安城遗址约25公里。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 从考古发现来看,上官婉儿的墓被大范围扰动,第五过洞及甬道顶部不存,不似一般盗墓所为,应系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行为,分析很有可能是'官方毁墓'行为。 (上官婉儿墓志发现现场) 志文楷书,近一千字,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墓主是上官婉儿,确凿无疑。墓室系明圹砖券夯筑,正方形,边长4.5米,顶部全部塌陷,铺地砖全部被揭起,四壁残余部分最高1.38米。 奇怪的是,墓穴中竟然没有发现棺椁,甚至连痕迹也没,也无文物出土。联系上述的'官方毁墓'行为,猜测应该在毁墓时被毁了! (上官婉儿墓穴空空,棺椁尸骨哪去了?) 墓志显示,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八月,葬地为'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上官婉儿,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生于京都长安。其祖父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上官仪。 上官出生后不久,其祖父上官仪因为参与请旨废除皇后武则天而遭到武的嫉恨,最终上官仪和婉儿之父上官庭之等十几口人被杀。 由于当时上官婉儿刚刚出生不久,当朝显贵裴炎替其说情,武则天赦免了她和母亲的死罪。但是,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郑氏最终沦入掖庭为奴。 (后宫勾心斗角) 沦落为奴的郑氏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培养。唐高宗总章、咸亨年间(公元668-673年),上官婉儿5岁至10岁,郑氏便教她读书识字,学习诗文。郑氏出身名门,诗书传家,是'太常少卿休远之姊'。 上官婉儿很聪慧,诗词歌赋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仪凤二年(公元677年)14岁时,就因为才华横溢被武则天看重,从贱奴一跃而成为武则天的贴身女官。 才华出众的上官婉儿一直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由于上官仪参与请旨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而遭到武后的报复,上官家十几口全部被杀,就剩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及其母亲郑氏得了帮助,在掖庭中苟活。 (宫庭是非多) 《新唐书·上官昭容传》记载:'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意思是,上官婉儿十四岁时,武则天就对其才华赞叹不已,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自己的随身女官。 此后上官婉儿凭借其'天性韶警,善文章'逐渐获得武则天的信任。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成为女皇,26岁的上官婉儿的地位越发重要。 (唐朝后宫女人,现代影视再现) 可以说,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上官婉儿一出生,就被武则天贬为奴隶,而恰恰也是武则天,把上官婉儿送上权利的顶峰。难道杀父灭族之仇真的不报了? 很多人猜测上官婉儿肯定不止一次的想要杀了武则天,以报灭门之仇。实际上,上官婉儿的确动过刺杀武则天的心思。 传说当时已经做了宰相的裴炎,也就是上官婉儿的救命恩人,与一批大臣武将密谋兵变,曾私下授意婉儿伺机行刺武则天。有一种说法是,婉儿看到武则天为天下百姓忧心而废寝忘食,动了恻隐之心,拒绝了裴炎的授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