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教程:怎样画菊(提高篇)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9-25

本组素材摘录自《美术爱好者之友:怎样画菊(提高篇)》,王福元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购买正版图书。

作者介绍:王福元,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陈大羽、朱修立、陈德曦等著名画家。对传统绘画、书法及理论悉心研究,取精熔宏而融会贯通。专攻写意人物、花鸟、山水及书法。擅大幢巨构,也长于册小品,皆畅心舒情、随感而发,或苍郁妍丽、或清健简古,深得自然生活之妙。

点击回顾:怎样画竹(提高篇07)(从此篇可以跳转到画竹提高篇全部教程)

怎样画兰(提高篇05)(从此篇可以跳转到画竹提高篇全部教程)


先出梗后添叶式画法举要(一)
枝梗出枝的结构即是画面构成。画菊梗可作为造型、构图和立意的主要表达手段,其正侧、斜倚、交叉、疏密都关系到画面的生动与否。
第一步:中浓墨上扬式出枝,用笔要肯定、舒展,以长线中锋运笔。


第二步:浓淡墨并举,顺着枝条的方向笔画叶。叶子要有聚有散,成串成片。


第三步:中淡墨并用勾花头成左右顾盼状,浓墨勾叶筋,收拾画面。题款、钤印完成。


先出梗后添叶式画法举要(二)
构图时可将出枝看作空间分割。它的交叉疏密、上仰下垂、花叶重叠、姿态层次空间都在枝梗的穿插中呈现。
第一步:右出左发上扬式浓墨出枝。


第二步:浓淡墨并用画叶,成上密下疏状分布。


第三步:中淡墨添一大一小两个花头向右开,与枝条势态成圆弧状构成。题款、钤印完成。


先布叶后出梗式画法举要(一)
此法最适宜线性构成的临场发挥。先浓淡墨叶,菊叶画法大致如写“心”字,故其叶向后包卷好似握拳,点叶排列成S形。
第一步:中间浓、两头淡,中间密、两头疏,浓淡墨并用笔画叶。


第二步:中浓墨自上而下穿枝,浓墨勾叶筋。


第三步:中墨勾花朵、花苞。下垂式出枝后,花朵要考虑画成上仰之态,否则下垂的枝条就成了泻势,就没有了回眸的余韵了。画面左上角上仰的花头边钤闲章,也是为了助这个势。


先布叶后出梗式画法举要(二)
第一步:浓淡墨并举笔画叶。叶时如果有三组叶构成,一般是先画三组的中间一组,然后画中间上面的一组,最后画中间下面的一组。这样,笔着纸后笔上墨的浓淡就因此法顺序的先后自然地分出了层次。


第二步:中浓墨穿枝成右出式上升。


第三步:中淡墨勾花头成两大一小、两聚一散状构成。浓墨勾叶筋,勾叶筋时不必全勾,一般视叶形、墨韵生成的状态而定。此幅画中下端的叶片结构、墨色俱佳,又处于下方,不勾叶筋反而与上方的勾筋叶片有了区别和变化,画面物色不多,但由于变化多而生动起来。


先勾花头后叶式画法举要(一)
勾花须先熟悉花的结构,多写生是好办法。花瓣形状式样繁多,一般是先从花心勾起,逐步外延展开,致满意为止。
第一步:浓淡墨并用,勾出前浓后淡两个花朵。


第二步:抱拳状“心”字结构笔添叶。


第三步:浓墨勾叶筋,中墨右出左发上扬式穿枝完成。勾藤式穿枝用线是艺术的表现,符合艺术规律,可以破菊枝多直立的生态构成和由此产生的呆板。


先勾花头后叶式画法举要(二)
第一步:一上一下、下(前)浓上(后)淡勾花头。


第二步:与花头用墨方法相反,笔上浓下淡画叶与花头用墨成反衬,使画面简单中求变化。


第三步:前景淡墨叶片上勾叶筋,中墨枯笔穿枝梗,与淡墨的叶片形成枯湿对比。最后,题款、钤印完成。

本平台所有教程均为免费分享,请尊重作者的奉献与编辑的劳动,不喜勿喷,谢谢!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