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榴盆景的制作过程中,常常因为树桩缺枝或出枝点不好,达不到理想的设计要求,而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为了解决无芽头可用的矛盾,提升盆景桩材的品质,就要用特殊的方法——逼芽来处理。 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介绍几种逼芽方法,意在抛砖引玉。 敲击逼芽法 最佳操作时间是惊蛰后至立夏前,这时出的芽经过初次做弯后放养,到入秋时已经木质化,利于越冬。 在树干缺枝部位用铁锤用力敲击,深至木质部。 用泥浆将锤子敲击的伤口涂上。因为土是植物最好的杀菌剂,这样也能防止病虫入侵,利于产生愈伤组织,促使其分化成芽点,切忌涂树木愈合剂,否则不易分化成芽点, 10天左右伤口部位逐渐分化成芽点。 20天左右分化成的芽点逐步长成嫩芽,有的分化出几个或十几个嫩芽,这时要及时抹芽,只保留一个健壮的芽头继续培养。 凿槽逼芽法 最佳操作时间在惊蛰以后至立夏前。 选用弧形凿,凿口宽约2厘米 将凿的弧口朝下,用锤子轻轻敲击凿柄,深至木质部开槽,使槽宽约0.5厘米。 凿口涂上泥浆,防止病虫侵入(不能用愈合剂,理由同上) 一段时间后,在凿口下方会形成愈合组织,并分化成芽点。 截面部位逼芽法 截面部位逼芽法的时间要求较严格,以大寒以后、惊蛰以前为最好。这时天气逐渐转暖,树液开始流动,截面周边愈合力强,芽头分化率高且健康。 对桩材断面周围的棱角用锯呈30度角锯成坡面,这样长出的枝条比较牢固。 再用嫁接刀将锯面削平,利于分化出芽头。 在断面中心部位涂愈合剂,防止水分蒸发,注意不要涂在树皮和形成层上,否则不易分化成芽点。 用地膜将断面罩上包紧,既防止病虫侵入,又防止树体水分蒸发。 如图所示,30天左右断面周围分化出许多芽点,可根据需要抹芽。 树虫儿,帮你照顾小树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