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线总缠绕,你的姿势对吗?

 网络藏书库 2017-09-25

  钓鱼中,饵料和线组对渔获的影响是最大的。就线组来说子线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好的子线可以用的很细,可以降低鱼的警惕性;细的子线软,鱼吸饵更容易入口;好的子线不容易弯曲,信号传递更为直接,浮漂动作更清析明了。

  

  线的质量固然重要,然而操作者的操作水平也至关重要。子线需要保护,一样的子线到熟练的竞技钓手手里可以半天不用换,到了新手手里3竿两杆就废掉了。

  前段时间,查了一下关于子线缠绕的解决办法,也在论坛里问了大家关于八字环的问题,学到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在这里先感谢各位对我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总结一下子线缠绕的有关问题,希望可以给同样有这样问题的新手一点帮助。

  一、子线缠绕分两块

  子线缠绕我觉得应该分两块来看,一块是“硬件”,就是我们所采用的线组以及线组上的一些配件,其中和子线缠绕有关的有子线、八字环、太空豆、铅皮、钩型等。

  

  (1)子线

  有些钓线由于容易产生静电,在绑好双钩后由于静电的原因就会自然缠绕在一起;还有一些子线本身抗弯曲性较差,也容易缠绕在一起;子线越细越容易弯曲;所以我们选用子线要选择好一点的子线,而且还要适合鱼的大小,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我们绑钩子的时候不能过分的拉子线,否则也容易导致子线卷曲。

  (2)八字环

  八字环是主线和子线之间的连接器,我们在抛竿、抬杆以及饵料入水下降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子线旋转的情况,而八字环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抵消双子线旋转产生的缠绕,所以我们要选择旋转灵活高转速的八字环。

  (3)太空豆

  可能太空豆对子线缠绕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如果选用的太空豆的同心度不好的话,也容易在抬杆的时候产生一定的旋转加重子线缠绕。

  (4)铅皮

  铅皮如果卷的不均匀,或者我们在调漂的时候往里加的小铅皮过大,导致铅皮卷一边鼓起,这样抬杆的时候铅皮卷快速旋转会导致子线缠绕。

  (5)钩型

  厂家为了迎合容易中鱼和中鱼后不易脱钩的情况,而生产了一种钩尖弯曲的鱼钩,一种是钩尖内倾的钩,它对子线缠绕几乎无关,作用是中鱼后不易脱钩!如:伊始尼型。而影响缠绕最大的一种是钩尖往一侧方偏向的鱼钩,它在扬竿时产生的高速偏向旋转就会使子线缠绕,如:伊豆。还有如果鱼钩在钓的时间长了之后也要检查一下是否钩尖已经向侧方偏向,如果有,就要及时更换。

  二、还有一块就是“软件”

  也就是我们平时抛竿、提竿、上饵等一些手法。

  (1)抛竿的手法

  上饵以后不是随便扔进去就可以了,饵抛出去杆子应该有个下点回荡的动作,让铅坠和饵团落水的时候做到:饵在前,坠在后。这样可以避免铅坠下沉中和子线搅在一起。缠在一起了,子线就容易废掉。

  抬竿刺鱼也不用太狠了,无倒刺的小钩轻轻抖腕就刺进去了。抬竿听见线响了基本就说明你有点狠了。经常有钓友说抬竿以后直接就是钩子不见了。

  (2)提竿

  抬竿的时候不能过分用力,如果未中鱼,鱼线在惯性及鱼竿的弹性作用下向上弹起,容易造成子线缠绕及打结。

  (3)上饵手法

  a.挫饵:一手抓住子线的上部,如果发现子线缠绕可以用手指来回轻轻的辗动几下,这样缠绕的子线一般都会自动打开。

  b.拉饵:拉饵的时候抓线要注意不要抓住八字环,最好抓在铅皮座的位置,然后把双钩吸在拉饵盘的磁铁上(要注意双钩不要吸在一起,要有一小段距离)。这时如果发现子线缠绕,可以拉动几下主线,利用8字环可随意旋转的功能解决之 。

  

  (4)卸鱼的手法

  不要用一根钓线代替挡针。不要用太硬的挡针。稍微大点的鱼在挣扎的时候不要卸鱼,很容易断线。应该抓住鱼安静的瞬间迅速卸鱼。不要把子线搭在挡针上拉钩子卸鱼,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把钩子卡在挡针上卸鱼。

  以上是我最近学到的关于子线缠绕的一些总结,相信这些细节问题如果都能注意到了,子线缠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