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挡与手动挡的驾驶差异

 勤奋好学好青年 2017-09-25

很多人都认为自动挡的汽车驾驶起来很方便,没有手动挡汽车开起来的繁琐操作,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机械装置来负担的。甚至不少人把开自动挡的汽车看成是“低智慧、低智能”的活动, 放松了应有的戒备,使自动挡车本该有的安全又都丧失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马力越来越大,车速越来越快,要求车主的驾驶技术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反应能力要更强。如果是手动挡的汽车,换挡时机、油离配合、空挡滑行等等驾驭之道很多人都不陌生,或许还是实践的高手。但是要说到自动挡汽车的我要购车,恐怕就会感到无话可说,不就是放到D挡踩油门吗。那么,自动挡汽车的驾驶到底和手动挡的汽车有什么区别呢?

以一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而言,其发动机的大致转速在怠速700rpm到最高转速7000rpm之间,是正常的使用范围。但在从静止、起步到最高车速之间,车辆必须应付多种不同的行驶条件。有驾驶手动挡汽车经验的人都知道,起步松离合、低速、中速、高速不断换挡,都要拿捏好油门和离合器的分寸,适度收放,才能达到有效且舒适的加速过程。因司机驾驶熟练程度、路况判断准确性、遇事反应的灵敏度等差异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手动挡汽车的性能若要发挥出来,完全依赖我要购车,如果遇上特殊路况,如陡坡上起步或是塞车,生手常常会手忙脚乱,频频熄火。即便是老手,也会被塞车等频繁的换挡、踩踏操作搞得身心疲惫。

自动挡的汽车就是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的,它的诞生使驾驶者可处在更轻松、舒适、安全的操控环境。在超车、变换车道、转弯的同时,能够不必理会什么离合器、挡把,集中精力应付复杂的路况即可。但是,有时往往事与愿违,近年来自动挡汽车的事故率并不比手动挡车低,推究其原因,人为疏忽占了绝大部分,步入了“方便导致随便”的恶圈。这里有必要提醒自排挡车主,自动挡的车更需要有安全驾驶观念。

·自动挡汽车的优点

自动挡汽车有很诱人的优点,首先是不用操作离合器。手动挡汽车要想开好,最重要的技巧在于油离配合,弄不好抖动、熄火是小,造成机械损耗,缩短车子寿命,使车子很难驾驭是大。而自动挡的车,只要把排挡杆拨入D挡,从起步到极速,统统交给变速箱来操控,驾驶者只要细心操作油门和刹车即可。无论是大角度的急转弯、超车急加速等动作都可以放心让自动变速箱负责。当然,如果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还可以用手动换挡来达到更快提速的目的。特别是堵车时,只需右脚操 作刹车和油门,大大简化了操作强度。

再有的好处是上坡起步不会失误。坡起一向是新手的难关,油门、离合、刹车三个踏板同时顾及,或是手刹、离合、油门相互配合,常常让人手忙脚乱。如果学会了半脚离合,就会轻松不少。但新手又很少敢用,特别是后面有车的时候,心理负担大,就更会慌乱不堪。自动挡车就方便得很了,踩住刹车等待,松开后不用给油,车也会向前蠕动,根本不必担心会溜车。特别陡的坡,松开刹车马上跟油也绝不会有什么危险。

·自动挡汽车的缺点

自动挡车也有它不可克服的缺点,最明显的是动力传输效率欠佳。因为自动变速箱是运用扭力转换器来传递动能,动力转换媒介是自动变速箱油,因其是液体,且发动机启动后便不停流动,当然要造成动力损失,一般在10%左右。动力传至轮胎,动能已经降低了一成。加上自动变速箱本身较重,不知不觉间驾驶者就易将油门加大,间接地造成油耗的增加。

还有一个缺点是无法产生发动机刹车的效果。车辆除了加速性能受人重视外,停车性能的好坏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比车开得快更重要。除了脚踩刹车之外,发动机本身也有刹车效果。对手动挡车子来说,一旦驾驶者将右脚从油门踏板离开,就可立即产生发动机刹车,自动让车速减缓。此时若把排挡换入低挡,则刹车效果更明显。但是,一部自动挡的车子,即便是在发动机刹车时,实际效果也很有限。

自动挡车还有一点也不好,无法推车启动。车子再好也难保永远不出事,抛锚是在所难免的。人为造成的燃料耗尽、电瓶缺电是较为常见的一些抛锚原因。如果是电瓶没电,手动挡汽车可以用推车的方式起动发动机,而自动挡的车子, 除了把车推到路边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几乎无法可想。

由于自动挡车不像手动挡汽车,车轮转动的动能能够直接传达到变速箱齿轮,所以不管你多用力推车,动能只是被动力转换器吸收。自动挡的汽车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也容易有误操作,混淆油门、刹车,排错挡位等,同样是很危险的。更为可怕的是,简单的操作让人放松了开车应有的警惕,在千变万化的路况中,反而增加 了出错的危险。

手动挡有驾驶的乐趣,自动挡有轻松的享受,但是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车主自己努力才能使手中的车子物尽其用,发挥良好的性能,又快捷又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