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代住房,真的会是未来理想生活吗?

 昵称47796008 2017-09-25
2017-08-02想住 1评

当大家还正在从刚需迈向改善的路上前行时,一种新型住房形式已经悄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提出概念的人称它为“第四代住房”。其中,前三代分别是:茅草房、砖瓦房、电梯房。

在百度百科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其主要特征是: 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家庭院,可将车开到空中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是这些与当下住房状态、住房环境有差异且有进步的特征,吸引到了不少人的注意。

然而,群众却对这件事情有着两个极面的看法。

支持

1. 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希望快点实现吧。

2. 只能是买买买买买!!砸锅卖铁也要买!

3. 倒是真有可能,而且蛮让人期待的。

打击

1. 痴人说梦,真想要建起来,一大堆麻烦。

2. 即使修出来了,花园部位也被敲掉封起来当住房了

3. 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来的,最近又被拿出来炒,盖不起来的,要能盖早有了。

关于“第四代住房”,是纸上谈兵还是未来生活

在第四代住房的介绍中,其九个优点格外醒目:

1. 彻底改变目前鸟笼式的居住环境

每层楼内都有一条街巷和一座公共院落,房屋建在街巷两边或院落四周,如同四合院一般的居住环境。

2. 所有住房都有一座私家小院

建筑外墙不但全部长满植物,而且每家每户都有一座两层楼高的室外私家庭院,一块几十平米土地,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实现“家园”和“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3. 开启空中停车时代

车辆可通过小区外围道路及智能载车系统,一分钟内即可开到所去楼层的停车位上。行人则走小区内道路及载人电梯,实行人车分流,彻底告别空气污浊黑暗的地下停车时代,节省了24小时的地下停车照明和排风能源。

4. 不再建地下停车场

不再往下大开挖两三层建停车埸,可节省工程量,缩短工期。

5. 使房屋面积凭空增值15%以上

住户从载人电梯出来即在所去楼层的室外街巷里,从街巷直接进出自家大门,没有了传统的电梯厅及过道,使房屋公摊面积下降到10%以下。

6. 不增加占地和建筑成本

它可建设高层、中高层、多层等所有建筑和所有户型及大小面积,可采用框架、框剪、钢构等任何建筑形式;容积率可建到1.0一6.0,它建“空中街巷、空中停车及每层公共院落”的成本,与大开挖建“地下室停车场”的成本基本相当,甚至还略有减少。

7. 使投入与产出比发生质的变化

投入普通建筑的占地和建造成本,却得到比别墅更好的房子。

8. 具有非凡品质,却可造福亿万百姓

可建在城市中心任何地方,虽然具有比别墅更高的品质,但其建筑占地和建造成本却只与普通住房相当,销售价格也应亦相当。

9. 更适宜人类居住

第四代住房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拥有多项原创核心技术,其中任何一项都将颠覆传统的住房模式,因此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将彻底改变城市钢筋水泥林立的风貌,改变第三代住房鸟笼式的居家环境,使家变成家园,使城市变成森林,使人类居住与自然和谐共生。

阅读下来不难发现,其中虽有极其吸引人的描述,但是过于理想化,还存在一些观点重合的问题。

多角度切入,看“第四代住房”合理性

“第四代住房”倡导的核心内容就是宜居,私人独立小院、绿植覆盖、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这也是现当下被污浊的城市空气支配的都市人十分向往的生活环境。

可关于生活环境的畅想是美好的,居住是需要实际体会的。

l 大面积的绿植覆盖,是优良的生活环境还是困扰?

绿植大面积覆盖给住户带来的不只有清新空气、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还会带来:病虫菌群、植物易起火、庭院后的房间采光受到影响…

l 家门口的停车场,是便利还是忧患?

当地下停车厂不复存在,各家各户的车在各家各户门口来回穿行,噪音、尾气、灯光污染一个都不差的干扰着我们的生活…

空中停车场虽然实行人车分流,但高峰期的交通导流如何合理应对?难道每层都要配一个交警不成?

作为日常居住场所,质量安全是重中之重。在“第四代住房”的描述中,涉及到了空中停车场、悬挑式结构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l 空中停车场不得不担心的问题:高空行车。

“第四代住房”在介绍时,指出每条行车路巷外都有如同高架桥上的防护栏,但是毕竟是高空行车,比平地行车风险高出多倍。再加上车行道与住宅相邻,危险系数更是无法预知。

l 可种花、种菜、遛狗的全开放式独立小院,高空坠物成问题。

要说现在买房置业,大阳台、大落地窗是购房者们一直向往着的。可是全开放式的小院里,不可能只有高大的绿植,其他装点小院的装饰物必不可少,高空坠物的风险随之增加。且第四代住房均为高层住宅,不敢设想,当二、三十层楼上有大型物品坠落,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事儿…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是不是只能把全开放的小院封起来使用了呢?那全开放小院的意义又何在呢?

l 庭院部分多采用悬挑式结构,抵御地震能力弱。

说到商品住房,成本是购房者们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代住房”优点中提到其建筑占地和建造成本与普通住房相当,销售价格应亦相当。这么“高大上”的建筑,能与目前的普通住房持平?大面积、大公摊、大成本难道都不用折算到房价中吗?

假设房价两万一平米,建筑面积100平米,分你家两个车位和一个院子,分你家两个车位和一个院子,杂七杂八各种面积算下来怎么也得有个70平米,总价算下来接近400万,实际单平追4万了…

再从日常维护与物业费用来看,可以跑车的空中街巷、智能控制的车载电梯、大面积绿植覆盖这些无一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人工维护终究是会落实到费用上,每月的物业费…想都不敢想…

根据计算,“第四代住房”无论是从建筑成本还是从日常维护费用,都将远超现在普通商品住房,甚至高过别墅。

那花着购买别墅的钱,投入大量的日常维护成本,为什么不选择独栋宽敞的别墅呢?

在未来…

从目前的“第四代住房”规划来看,它的一切设想十分对当代都市人的胃口。

但以现有的眼光看,这个畅想还离我们比较远,因为以当下的社会资源及产业发展条件,无法“一步到位”的造就出完美的“第四代住房”,问题多多。

它更像是一个画大饼的行为,能不能落实、怎么落实都得依托资源条件的进步、发展,一步一步探索实现。

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要避免过多的吹捧与炒作,理性看待发展趋势,期待未来。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