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阿斌辽宁 2017-09-25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马路对面有一旧車库,顶上悬垂下大片绿藤,开满喇叭状的凌霄花,远望星星点点,煞是好看;忽一日,捧茶店前,好奇于强烈的光照下,这些紫红色的花儿们,竟迎日而上,毫不蔫然;盛放的花朵婷婷婀娜,娇艳欲滴,似罩上透明的光晕,观之直欲近处一睹芳容。

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和声誉。宋贾昌期赞:“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清人李笠翁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不是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须准备好奇石古木,否则它无所依附就不会长,即使能长也长不高。

宋人杨绘有诗:“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赞美凌霄花敢与太阳比鲜妍,是血性之花。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因此,凌霄花在西方博得“声誉”之花语。

不过,对凌霄花的品格象征历来颇具争议。女诗人舒婷20年前一首《致像树》里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时间让凌霄花成为攀附高枝的代名词。

唐代白居易也有贬低之诗《咏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劝说世上之人切勿学凌霄,自己没有本事,却背靠大树好乘凉。树有多高,藤有多高;树倒藤也倒……

前人,后人喜好不同,观点各自不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口舌之争,不误其功;那一抹盛放在山间树林,屋前街角的亮丽风景,欣赏总是没有错的……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秋雨过 告别那盛放的凌霄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