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饰的历史 I 秦朝男人的耳饰一部分挂在腰间,一部分跑到头顶

 自华居 2017-09-25

上次我们说了原始社会耳饰的由来,接下来聊聊先秦时期的耳饰。

先秦的耳饰可分为四种:耳环、耳坠、玦和瑱。其中,耳环、耳坠主用于女性,而玦、瑱,主用于男性。

七彩琉璃玉瑱

耳环

先秦时期的耳环分为三类,圆环形、椭圆形、扁喇叭形。且工艺简单,制作材料大多为铜和金。

圆环形耳环

椭圆形耳环

扁喇叭形耳环

耳坠

先秦时期的耳坠制作相对精良,且大多为金质,以镶嵌绿松石为主。

金穿绿松石耳坠

原始社会的玦以耳饰居多。进入商周先秦以后,玦的用途发生了改变:

有少量依旧作为耳饰,戴在耳朵上,

龙纹柱形玉珏

绝大多数向配饰、财富及礼器转变,类似现在的玉佩,佩戴在腰身。

符文玉珏

瑱有很多种叫法,玉制的叫“珥”“充耳”;绵制的称为“纩”或者“充纩”。

玉制的瑱用于充塞耳孔(耳棍),棉制的瑱则是用来提醒别人“非礼勿听”的。

玉瑱(充耳)

玉瑱(充耳)

除此之外,瑱还是一种礼仪用品,是地位等级的标志。一般用于冕冠(就是君臣的帽子)顶部。

根据人们佩戴瑱的质地,可以分辨其不同的社会地位。

比如:皇帝一般用黄玉瑱,朝臣则是用青玉瑱。

男性冕冠用的瑱

瑱还是达官显贵的陪葬品。

古人认为,玉拥有终生不腐的能力,将死者身上和棺内放置玉器能使尸身不腐。

琉璃玉瑱

据以上可看出,先秦时期的男性并不流行穿戴耳饰,本来以耳饰为主的玦和瑱也都慢慢演变成了配饰,或挂在腰间,或跑到头顶。

但耳饰却越来越受到女性的喜爱,随着冶金技术的成熟,之前以玉为主的耳饰,也渐渐被金属耳饰所代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