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花小鼠 2017-09-25

当年的宫斗大剧《甄嬛传》热播后,曾引出一片叫好声,尤其是有文章盛赞该剧“五大靠谱”,即“剧情靠谱、表演靠谱、道具靠谱、服装靠谱、音乐靠谱。”在相关报道中,导演郑晓龙更是“特别强调礼仪、吃、穿等细节甚至包含领月例银子的情形,因为‘细节的真实决定情节的真实’。”作为一部以清雍正朝内廷为时空背景的电视剧,戏里面的妃嫔虽然按照清朝内廷的名号等级排位,但是说到“细节的真实”,则还差的很远。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例如,家宴中帝后在同一排并坐,亲王也出现在有妃嫔的家宴场景中……,这些“礼仪”就不符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而单就“道具”中的瓷器一项而言,也离“靠谱”很远,我们不妨多看几张剧照,这是一张帝后的“宴桌”照。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另一次宴会上帝后的“宴桌”照。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再来一张更清晰的帝后“宴桌”照。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现在上一张妃嫔“宴桌”照。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敦亲王与福晋的“宴桌”照。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大臣的“宴桌”照。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照片贴完了,我们只须看上一眼,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帝后的桌上,还是妃嫔的桌上,或者王大臣的桌上,他们主要用的就是两种瓷器,一种是“黄地绿龙”的瓷器,另一种是“五彩红龙”的瓷器。那问题就来了,首先一个就是,帝后使用的瓷器是这种级别的吗?其次,清代等级森严,绝不可以越雷池一步,如果帝后用这类瓷器,那么,其他人必然没有资格用,否则就是僭越;如果是其他等级的人用的,则帝后肯定不会去用,否则就混淆了贵贱之分,上下之别。像《甄嬛传》中这般一锅烩的情形,绝没有在历史中出现的可能,由此可见,“道具”是多么的不靠谱。

由于《甄嬛传》主要围绕着后宫的女人们展开,我们就来看看,在真实的历史中,“甄嬛”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瓷器才能符合其身份地位!

先说皇太后,清制,皇帝即位后尊前代皇后为皇太后,皇帝如果是庶出(也就是先帝的妃嫔所生),其生母亦同时尊为皇太后。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铺宫”这个词?所谓“铺宫”就是指后妃们在宫内所用不同等级、品种、数量的金属器皿、瓷器、漆器等,这些器物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我们这里单说瓷器一项,从皇太后到答应,除“各色瓷盘、各色瓷碟、各色瓷碗”等为每一级别的主位均有外,还单独有符合其身份地位的“专属瓷器”。皇太后所用最典型的瓷器为外壁有暗龙纹的黄釉器,器类包括盘、碟、碗、盅等。清代这种内外均施黄釉的瓷器只有皇帝、太后和皇后才能使用。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黄釉暗龙纹瓷碗)

皇后,是皇帝的嫡妻,居中宫,主内治,母仪天下,地位无比尊崇。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皇后所用的瓷器与皇太后相同,也为外壁有暗龙纹的黄釉器;与皇太后的分别,只在彼此的数量上不同。比如,皇太后的黄瓷盘有250件,而皇后只有220件;皇太后的黄瓷碟有45件,而皇后的只有40件,均比太后低了一等。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黄釉暗龙纹瓷碗)

皇贵妃这一封号始于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追封大他十七岁的宠妃万贵妃为皇贵妃,此后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佐内治。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到了皇贵妃这一等级,所用的典型瓷器虽然也为黄釉器,但不再是里外皆黄,而是内白外黄又无暗纹的黄釉器,且数量大大的减少。比如,皇后拥有黄瓷碗100件,皇贵妃只能拥有4件,仅仅为皇后的1/25。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外黄釉内白釉撇口瓷碗)

贵妃,始设于南朝宋武帝刘裕,《宋书·后妃传序》记载“世祖孝建三年,……置贵妃,位比相国”。唐宋二朝时,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爵位正一品;到了清代贵妃设二位,但降了一等,排在皇贵妃之下,但仍是其他妃嫔等级中最高的封号。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贵妃所用的瓷器,我们看着应该很眼熟了,正是电视剧中屡屡出现的“黄地绿龙”器,器形同样为盘、碟、碗、盅等。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黄地绿彩云龙纹瓷碗)

妃,在上古时期用来称呼君主之正室,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载“嫘祖为黄帝正妃”,在“后”字用于称呼君主正室后,妃的使用等级下降,成为了皇帝妾室的称呼。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妃的地位次于贵妃,设四位。妃所用彰显身份的瓷器与贵妃同,均为“黄地绿龙”器,差别亦在数量,比如,贵妃可用黄地绿龙瓷盘4件,而妃只能用2件。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黄地绿彩云龙纹瓷碗)

嫔,是一个很古老的封号,早在《周礼》中就有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作为皇帝的妾,嫔在清代设六位,地位次于妃。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嫔所用的瓷器,相比于贵妃和妃的“黄地绿龙”器,则底色变为蓝色,龙纹变为黄色,黄色所占的面积明显变小。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蓝地黄彩云龙纹瓷碗)

贵人,是东汉光武帝时期始置的妃嫔封号之一,等级仅次于皇后,地位相当高,但是到了清代则下降很多,仅高于常在和答应而已。不仅如此,清制妃嫔自皇贵妃至嫔皆有定数,贵人则无定数。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贵人所用的标明自身等级的瓷器为“绿地紫龙”器,到了这一等级,一点黄色就都见不到了。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绿地紫彩龙纹瓷盘)

常在,为清宫妃嫔制度中的低阶称谓之一,在贵人之下,答应之上,亦无定数。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常在使用什么瓷器呢?“五彩红龙”器,哈,前面的剧照中总见面,也算是老熟人啦!常在这一等级使用的瓷器,居然堂而皇之的跑到了皇帝、皇后和其他妃嫔的桌子上,不是非常好笑嘛?!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清代五彩龙凤纹瓷碗)

最后我们来看答应,答应是清代皇帝位次最低的侍妾,同样无定额。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作为最低等级的答应,只能使用普通的各色瓷器,而不像其他位分高的妃嫔能够拥有表示身份的“专属瓷器”。

通过上面的实物照片,很容易看出清代后宫用瓷,从高到低依次为:黄釉瓷器,色地龙纹瓷器(黄地、蓝地、绿地)、五彩红龙瓷器,其等级通过瓷器上黄色釉的多寡与纹饰来体现。

清代每逢节日,内廷的庆贺礼以及家宴(陪宴者仅限内廷后妃、公主等女眷)、宗亲宴(陪宴者仅限王贝勒阿哥等男性),大都设于乾清宫(从来没有众多嫔妃与各位王贝勒同处一个宴会的情况)。下图所示,为研究人员按照清帝在乾清宫家宴的记载所摆设的场景:

甄嬛传:清宫瓷器等级制度的反面教材


在“正大光明”匾下,宝座台上设皇帝宴桌。在宝座台下,分东西两侧摆陪宴桌。东边头桌为皇后宴桌,设宝座,皇贵妃以下不设座位;皇后独自一桌,其余二人一桌;每桌根据各自主人的身份地位之高低而摆设与之相配套的瓷器。

注:

1、文中《甄嬛传》剧照、乾清宫家宴照均来自网络

2、文中单件瓷器照片皆为作者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