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订单汇总,拣货总路径大幅度缩短,提高拣货效率,订单品项重合度越高,分货复核的效率也有相应的提升。 2.相对于其他现代化的仓储拣选设备,波次出库所需设备的性价比更高,灵活性更大。 3.波次出库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难度,减少了出错的几率。 4.大大提高仓库作业面积的利用率,相对于订单别拣货,减少50%的作业场地。
波次生成:按一定的规则或者要求将一批待出库订单汇总在一起生成波次单,常见的规则有: ·订单前置期基本相同 ·按相同的货主、承运商、路线等。 ·根据当前拣货及分货进度,作业人员的作业状态来控制波次单的订单数及品项数,波次单中的订单量越大,拣货次数越少,但分货成本越大,故需要考虑其平衡性。 ·将波次单不适合进行波次的订单明细单独分出进行普通的订单别拣货(某些不规则,贵重性质的货品,箱级/托级出库的货品) 分配工位(分拣线):主要用于先拣后分(边拣边分情况下,作业人员自有选择拣货笼车即可) ·目的:为了确定拣完货的货品的目标地及订单与工位上的播种位绑定 ·原则: 品项数量越多的订单尽可能的在优先顺序高的播种位,以便提高分货人员的作业效率 达到一定重合率的品项,可以考虑采用“货动订单不动”的分货方式,以便减少拣货次数,中低重合率的品项,尽可能采用工位分货的方式,以便提高分货效率
波次拣货:作业人员根据波次单上品项数量汇总后的信息进行实际拣货作业,一般常见信息如下: ·仓位:品项所在库区的位置(如果品项以容器的方式存储,则还具有容器号) ·货品信息:编码/名称/规格/批次(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格外信息,比如服装行业有颜色/尺寸等) ·数量:待拣的汇总数量 ·单位: 待拣品项单位
常见拣货方式:纸张/PDA/电子标签拣货 分区拣货:常用于大仓库大订单的情况,在先拣后分的模式中,各作业区拣货人员对波次单并行拣货,并将拣完后的周转箱搬运至分货作业区即可,但需考虑分货的协调与同步的问题。 并单拣货:同时拣多个波次单的货品,为保证拣货人员将货品放置到正确的周转箱中,一般采用PDA扫描确认周转箱号的方式,可以认为是边拣边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常在C类库区拣货使用。 拣货异常处理: ·先拣后分:当遇到无法拣到拣货任务指示的货品/批次/数量时,为保证拣货人员连续作业,一般只需要拣货人员标记此项异常,再由管理人员统一处理后对异常拣货进行作业即可。 ·边拣边分:需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异常处理后再继续拣货。

拣货目的地: ·先拣后分:拣货人员可以根据指示将已拣货的周转箱搬运至分货区对应的工位进行拣货。也可以只需将周转箱搬运到拣货暂存区,由专门的搬运人员进行搬运。如果仓库配备了自动化流水线,则直接扫描周转箱号上线即可。 ·边拣边分:拣货人员完成拣货后将笼车推至复核台复核。 PDA订单波次出库 预拣货 ·作业人员选择待拣波次单 ·多波次单并行拣货 ·拣货绑定容器号
·作业人员根据拣货列表指引进行拣货作业 ·货品、货位、容器号等条码扫描及确认 ·在RF上进行反拣及撤销作业操作。 ·在RF进行作业异常操作 预分货 ·作业人员选择工位及波次单进行分货 ·容器号扫描自动绑定工位及波次单。 分货 ·作业人员在工位上进行分货作业 ·作业人员从周转箱中拿货品扫描 ·PDA显示各播种位要货数量信息 ·作业人员将正确数量的货品放置到订单箱中. ·无条码的货品,需手工输入编码,或者扫描周转箱号由系统自动判断 ·播种位满箱后换箱操作
订单波次出库PDA拣货实例 波次拣货大大提高了拣货路径重合率,从而使作业人员在更短的行走路径内拣更多的货。 从处理一批订单转换为一张波次单,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处理单证的时间,减小了拣错订单的可能性。 PDA拣货:1 无纸化拣货 2 条码拣货及确认,大大提高拣货准确性,为分货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异常情况可及时反馈 4 精确化统计与绩效考核 波次分货(先拣后分) 波次分货:作业人员在分货作业区将已拣品项分货到各订单箱中,并进行封箱及归位作业。 分货方式:纸张/PDA/电子标签 订单波次出库电子标签分货 容器拣货及分货,将复杂的流程简单化,标识化,降低作业衔接的出错率。 多批次货品分步分货,避免分货时批次混淆。 订单波次出库PDA+电子标签分货实例 采用条形码扫描的方式主动获取分货品项。 电子标签根本扫描的品项通知要货订单对应的播种位电子标签点亮数量。 分货人员将货品数量放置到对应的播种位订单箱中。 分货人员拍灭电子标签完成分货。 品项汇总数量分货到各播种位数量复核,更准确和自然。 同一品项多次分货,从而降低了分货人员的出现短拣情况下的处理时间。
根据波次单状态可以知道波次单的总体进度(拣货,分货,发货等) 各拣货/分货等作业数量状态,为管理人员提供作业明细的可视化。 图形化显示拣货/分货完成率。 拣货/分货异常列表,为管理人员发现及解决异常作业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