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涂鸦吧 2017-09-25

我们在看历史类的影视剧时,经常听见一句话“八百里加急快递”,然后送信的人滚鞍下马,信呈递上去之后马上昏死过去,旁边的马也一头栽倒,口吐白沫。说明事件的紧急程度,简直就是刻不容缓。

那么这个所谓“八百里快递”到底有多快呢?今天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古代的交通工具陆地多为马,水路皆为船,官方传递文件的驿站间隔一般为20里路,当然每个朝代略有差别,按照文件的紧急程度分为每天300里、400里、600里,最高为800公里,当然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但是并非每个朝代都可以得到这个速度,唐朝的时候驿站设置每天最高是500里,所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的时候,在3000里之外华清宫的唐玄宗,也是到了第六天的时候才得到了消息,所以能够承载每天800公里的驿站很少,但是西汉时期的驿站就可以做到。

“日行八百里”的要求很高,送信人的身体素质、驿站的配置、马匹的优劣,送信人的吃喝拉撒全在马上,驿站具有高度的机动性,马匹必须速度快耐力好,这三者只有一项达不到,都将无法达到预定效果。

每朝每代对里程的换算都是有区别的,但是大体上1里路相当于450米,800里也就是今天的720里,每天12个时辰(现在的24小时),每个时辰60里路(每小时30里),也就是相当于电动车的速度,难就难在要24小时不停歇,很多驿丁耐力不够死于中途。

古时候在人员、马匹、驿站的管理上是十分严格的,驿丁抵达驿站必须换马,若不换马要杖责八十;在驿途种耽误行期,应该到达没有到达的杖责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责八十,晚到两天加倍,最高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驿站在传递文书时,一般都会派多路驿丁,以防被敌人截获,情报不能按时到达。古时候的绿林人士一般是不会碰驿丁的,他们主要目的是劫财,如果耽误了国家大事,可能就会有覆巢之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