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绘画大师弗兰克·奥尔巴赫

 子子mr 2017-09-25



来源:妖艳左轮 作者:李宗衡

Frank Auerbach by Lucien Freud(卢西安·弗洛伊德画的弗兰克·奥尔巴赫)


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 Auerbach)1931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他8岁逃亡英国,不久希特勒让他成为孤儿。从1940年到1945年二战前,奥尔巴赫和一大群欧洲难民一起转移到英国乡间的一所慈善学校,在英 国农村的绿油油的远乡僻壤长大成人。在这里,锅炉房的后勤是德国戏剧天才马克·沃尔德,一个四处碰壁的完美主义者,他试图把校剧 锻打成职业作品。他发现了奥尔巴赫的模仿才能——他装扮的文化名 流至今让人忍俊不禁——奥尔巴赫第一次经历了艰苦的反复演习、着 魔般地投入艺术的训练,他现在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那时熟记的大量 诗歌。从那时起,他成为爱德华时代的笑星们的票友——他为这些老 派行家不厌其烦地演练而心驰神往。他们一点点驯服他们媒介的阻力 的锲而不舍将成为他自己的看家本领。而且,在充满风险、气常氛微妙的老式剧院,他一开始就讨厌那几十年后将摧毁西方艺术的“为人民的艺术”的谬论。“人民要的恰恰是伟大的艺术!”这些靠着自己的千锤百炼,赤手空拳让观众不战自降的笑星们,是艺术中冒险、勇气和自主的典范,这些人让正直为艺的理想品德有了活生生的榜样——这在年轻的奥尔巴赫头脑中正缓缓地成长定型。

 1948年奥尔巴赫从中学毕业后成为巴洛夫工艺专科学校的临时学 生。从此走入了大卫·邦勃格(1890—1957)的门下。他是一战前爱德华 时代伦敦艺坛的少年天才,瑟克特的学生, 萨金特曾将他网于翼下, 但在一战中精神崩溃,并且对脚开枪自残。他战后的风格巨变被当成他绘画那根神经的败坏并且这名声跟了他一辈子。奥尔巴赫面对的是57岁的失败者、一只离群孤雁。这将载入史册的师承不是源于特权, 而是偶然和画家认家的本能。邦勃格对现代主义的离经叛道不是精神迷失,而是自觉的有魄力的行为。他不可能回到战前那天真乐观的机器人般的立体主义和未来派对钢铁和进步的讴歌了,那写在堆满腐尸的弹坑泥塘中的才是人和机器的真理。邦勃格也拒绝当时大多数英国 人物画的平淡乏味的流俗,这使他失去了在前卫中的立足之地,在他 晚年的14年里,没有画廊愿意碰他的画参考:他靠在巴洛夫工艺专科学校教一门人体素描课为生。

..............................................................................................................................


【李宗衡的心水大师随感——弗兰克·奥尔巴赫】


   最近几年,电影胶片即将被数字彻底取代的新闻和争论没完没了,一茬接一茬,愈演愈烈,甚至还出现了昆汀、诺兰等好莱坞大导为挽救柯达公司而与制片厂达成的每年从柯达公司购置一定数量的电影胶片的有趣协议。老美(或说白人)就是有意思(这个“有意思”与“无趣”对应),他们的“意思”在于,在真理面前,他们不会轻易妥协,哪怕让别人看来是多余的,甚至是天真的、愚蠢的。

   之所以谈到奥尔巴赫先谈起了电影胶片,是因为奥尔巴赫的作品让我重新思考“物质感”这个概念。有人说,电影胶片的“颗粒感”用数字技术完全可以做的一模一样。这个人绝对没有画过画,或者他没有把画弄清楚过。画过画的人都知道,纸张、画布和颜料,甚至不同材质的画笔,对一张画面的表面质感都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有一款众所周知的软件叫“Painter”,一款绘画软件,特点便是能够高仿绘画的效果。但懂画的人都知道,Painter出来的画,顶多是在表层模仿了一下绘画的肌理,但是纯粹的物质感、绘画的微妙手感力道、颜料的自然生熟掺杂,软件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好比一块真实的画布与一张画布照片之间的区别,都是“画布”,都有相同深浅的纹理,但是,它们就是不一样,因为后者多了一层“照片”或数字、屏幕的质感,少了实实在在的真实物质触感。有朋友问我对电影胶片消亡的看法,我说我觉得数字技术会最终从数量上替代胶片,但胶片不会真的消亡,就像绘画永远不会消亡一样(艺术界对于“绘画死亡”的说法不知要比“胶片死亡”早上几十年上百年呢,最终,绘画不会死亡的,只有人会不断的死亡),而且,数字技术也永远不会从纯粹意义上“替代”胶片,这就像一张画布的照片永远不会真正替代一块真正的画布。马丁·斯科塞斯说了类似的观点,他说,不能说电脑软件出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画家就彻底消失了,因为,还是有许多人会更乐于用真正的绘画工具来作画。

   没错,人终究是人,纯粹物质化的——人,除非我们真的有一天全都彻底变成了像素。数字和胶片,Painter和油画工具,终究只是不断多出的选择。

   弗兰克·奥尔巴赫是我在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年知道的一位大画家,我瞬间迷恋上了他的绘画质感和画面结构,还一字一句看完了罗伯特·休斯那本有关奥尔巴赫的传记。根据休斯的论断,除了奥尔巴赫和德库宁,其他当代画家都不会画画,包括弗洛伊德、培根、大卫·霍克尼、基弗和贾科梅蒂。我一向喜欢休斯的文笔,当然有时也会被他的武断、偏执弄得哈哈大笑。艺术家与艺术家,到了一定阶段,其实全无可比性,就好像没法硬性比较狮子和鲨鱼哪个更生猛一样。环境不同,面对的问题也全然不同。艺术家也一样。但无论怎样,奥尔巴赫一流的绘画感和绘画张力,在战后的艺术家中的确屈指可数。他的风景画非常迷人,结构严谨大气,色彩浓烈;人体画独树一帜,浓厚饱满,生动泼辣;人物画(包括大量素描)跋扈肆意又沉稳老辣,感人至深。我甚至还模仿过他一阵子,画了一些风景和人物作品,至今非常难忘。

   我记得最早看见弗洛伊德的油画,一下子被狠狠冲击眼球的那一幅,后来才知道,就是他给奥尔巴赫画的肖像(本文第一幅画)。那幅画也是我初次见识到战后绘画的威力(另一个就是基弗的风景),现在回想,他们的绘画给我的最初感受,就好像一群战后的老爷爷老奶奶狠狠地用绘画对着后现代、当代艺术以及整个世界出着恶气,解恨一样。非常美好的回忆。而看多了各种历史就知道了,许多大人物和大人物都是好哥们,确是物以类聚。又想起,第一次看到弗洛伊德给英国女王画的那幅小肖像,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弗洛伊德没好好画,后来看书才知道,英国女王是弗洛伊德的粉丝,约了好几次,弗洛伊德才答应给她画一张油画。所以我在开头说,白人们不会“轻易”妥协,我没说他们“从不”妥协。但是艺术是没法骗人的。对比着看看弗洛伊德画的女王和他画的奥尔巴赫,一下子便可肯定,他跟奥尔巴赫确是好基友。那幅头像,多么强悍有力啊!就像奥尔巴赫自己的画一样!艺术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看得极端入骨,但得是真的艺术家。

   还会有人问么,有一天iPad或者Painter会彻底替代油画和画家么?你找机会见见伦勃朗或奥尔巴赫的原作就全都明白了。


                                    2014年8月22日 李宗衡

..............................................................................................................................


向弗兰克·奥尔巴赫先生致敬! 点击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