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这三位英年早逝的诗人

 吴有书馆0827 2017-09-26

无诗不成唐。

在唐代这个诗国里,有一些诗人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刘希夷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中,他的名声也许并不十分响亮。

但他的那首《代悲白头翁》,却被人熟知,其中的那句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惊艳了多少人

就连后世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创作的葬花词中就有多句模仿此诗。足可见其诗魅力。

只可惜,因被奸人(他的舅舅宋之问)所害,年仅29岁。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少有才名,被时人称为神童。

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被唐高宗赞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唐代这三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作品那是一个比一个牛逼

只可惜,676年的春夏,王勃归家途中,不幸溺水,惊悸而死。时年26岁。

李贺,这位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被称为"诗鬼"的他,这位“细瘦、通眉、长指爪”得过脊髓灰质炎的才子,同样也是英年早逝。

李贺乃唐室宗亲后裔,只是到他这一代家族已没落,和王勃一样,李贺在年少时就展露了他出众的才华。

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被称为鬼才。

唐代这三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作品那是一个比一个牛逼

等到李贺 18岁时,更是了不得,一首《雁门太守行》奠定了他“诗鬼”的称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古至今,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都很少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对诗人来说,战场,是庄严肃穆,黑白分明的。

但在李贺的这首句《雁门太守行》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战场。

唐代这三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作品那是一个比一个牛逼

各种鲜艳的颜色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李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抛却了以往大家用的不爱用的白描手法,另辟蹊径,用上了色彩浓烈的油画。

风云变幻的战场上,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战争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他借助他的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甚至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

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唐代这三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作品那是一个比一个牛逼

奇诡而又妥帖,这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

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我们不知道当时18岁的李贺是如何能写出如此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的诗,我们只知道,从这以后,他名声大噪。

但是,正当李贺准备大显身手高中进士,报效祖国时,那些暗戳戳嫉妒他的小人不乐意了,有人说他要避父讳。

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晋、进同音,不能举进士,虽然李贺有赏识他的韩愈替他说话,但李贺还是始终不得登第。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体弱多病,家庭贫穷,丧妻、丧父再加上李贺痴迷诗歌,呕心创作。

短短几年,他就郁郁而亡,年仅27岁。

回顾李贺的这一身,坎坷多病,英年早逝,惹人唏嘘。

但好在,与刘希夷、王勃一样,他们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让我们这些后人得以仰其风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