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啦,太空资源战即将爆发!

 BBSBIAN 2017-09-26

本文由资本实验室(ID:coinsay)授权转载,作者:王进

高盛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太空采矿比想象中更为现实。

报告指出,随着SpaceX和Blue Origin等公司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方面的突破,太空探索的成本正在降低;与此同时,在小行星上采矿的成本对我们的金融和科技力量来说,那也“不叫事儿”。例如,一个小行星探矿器的成本可能只需要26亿美元,也就投入到Uber公司的资本的三分之一;而矿场的建造成本也不会太高。

与此同时,自2000年以来,全球太空科技创业公司已经吸收了超过130亿美元投资。作为空间科技的一个细分领域,小行星采矿公司也正在不断吸引投资者的兴趣。

小行星采矿的价值


在支持者的眼中,小行星采矿具有诸多好处,例如:

(1)小行星开采可带来环境效益。一些公司承诺通过开采小行星的贵金属和原材料,来减少地球自身自然资源的消耗。高盛的报告预测::一颗足球场大小的小行星可能包含价值250到500亿美元的铂矿。当然,小行星采矿也可能会完全改变贵金属大宗商品交易的现状。

(2)近地小行星可以为一系列的重工业或机器人控制的制造业提供一个基地没有了重力影响,机器和操作的成本相较于地球上的相同流程,将会大幅下降。

(3)小行星内存储的水可以为长途太空飞行提供补给,也可以成为银河“加油站”。

不易突破的障碍


然而,主要障碍仍然存在。尤其在所有极其复杂的技术细节上,围绕着国家和商业太空飞行的法规和国际法的问题从其初期就一直存在,到现在依旧问题重重。

例如,1967年的《外层空间条约》,现有107个缔约国。该条约禁止各国军事占领“天体”或占为己有,并要求各国监管私人公司遵守相似的规则。人们纷纷猜测这个条约是否能延及采矿业,或者如何执行这样一个条约。而就在此前,卢森堡最近通过立法,允许私人拥有在外层空间开采的资源——据称这符合《外层空间条约》的规定。

同时,太空开采支持者指出, 对太空“不动产”的担忧可能夸大了,因为离地球较远的小行星要比有些人设想的要大得多,已发现的最大的小行星直径可达几英里。

三家值得关注的创业公司


不管外界如何质疑,以及障碍如何之大,处于私人航天领域的尖端创业公司依旧雄心勃勃。从贵金属到通信,他们可能会在大量垂直领域掀起波澜。

目前,致力于小行星采矿的主要有三家公司:行星资源,深空工业和月球快车。

行星资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成立于2010年,是该行业的领头羊。截至目前,总计获得融资4900万美元,用于开采小行星资源的机器人技术开发。该公司拥有最多样化的投资者,包括天使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和传统风险投资公司。

深空工业公司(Deep Space Industries)成立于2013年,目前未对外披露其融资轮次及融资额。公司主要开发小型低成本太空探矿装备。2016年,公司披露了其2020年奔赴小行星的计划细节。如果该计划顺利进行,那么公司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对小行星进行商业探矿任务的私人公司。

紧跟其后的是月球快车(Moon Express)。公司成立于2010年,目前正在竞逐谷歌的“月球X大奖”。公司已经募集近4800万美元资本,用于开发可收集自然资源和数据的月球机器人。

月球快车的融资包含可转换债券、政府资助和风险投资,最近的B轮融资总计25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Autodesk,Collaborative Fund和Founders Fu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