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摇摆在适当与不适当间的“自恋文化” 06

 舍得斋主 2017-09-26




  ■吕穹

  副作用及消极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力比多兴奋的状态。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他就无法和他人建立有效和融洽的亲密关系,而且还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感觉自己是其理想化的自我。
  在弗洛尹德的观点中,自恋应是孩童的专属。幼儿爱自己的身体,把自己当做生活和世界的中心,乐于接受人们给予自己无尽的爱,却难以回报。但人若把这种“自恋”的特殊时期延续到成人生活,就很麻烦,他们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自傲的人。当自恋达到极点,他们竟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爱上别人,只想得到他人的爱和赞赏,并希望长期掌控这一局面。
  针对这种现象,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提出了“我生为优越者”的“病态自负”的概念,即自恋者期待别人无条件地爱他,不能容忍他人的质疑,却可以任意践踏他人。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长期研究自恋型人格,并提出独到见解:自恋其实就是力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自恋是一种借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海因茨·科胡特认为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是允许适度自恋的,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自恋许可的范围才是不健康的。
  美国心理学家简·M.腾格和W.基斯·坎贝尔曾在共同合著的 《自恋时代》 一书中指出:自我欣赏听起来很棒,并且是现代美国文化的一条核心原则。但是,过度的自我欣赏却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消极行为。
  他们认为,“自恋绝非仅仅是一种自信的态度,或者对于自我价值的健康感受,自恋者所表现出来的是自负,而不只是自信,并且与绝大多数自尊心较强的人不同,自恋者对于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一点儿也不在乎。”
  所谓健康适度的自恋,是建立在有充分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上,既爱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也能接纳别人,爱他人和关心他人。在展示自己的小自恋时,比如玩自拍、各种秀的时候,做到有节制,对他人不同的评价不在意,更不会被激怒甚至破坏性地报复。
  不健康自恋属于过度自恋,若任其长期发展,可能会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属病态型自恋。按照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为:
  1.对批评的反应强烈,常表现为愤怒、羞愧或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损人利己。总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被人特别关注;
  4.人际关系不稳定,过分理想化或过度贬低他人;
  5.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理想或爱情有非分的无限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冷漠无情;
  9.有强烈的嫉妒心和报复心。

  其实是种自卑吗

  回到我们身边来看,你会发现稍稍有点自恋的人无处不在。他们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动态大都是美颜夸张的“自拍照”,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晒图”,这些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交时代的主要“交流沟通”方式——给你们看“我的精彩丰富生活”。
  自恋的人渴望成功,往往在“做自己、爱自己”的虚幻中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他们在实际社交过程中需要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肯定来进行自我满足,但是他们并不能客观地接受批评和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近年来,家暴事件、校园霸凌事件等一些令人咂舌的新闻常有出现。在分析这类事件时,自我意识的膨胀是常被提到的一个因素。“自恋的人”一旦越过“安全范围”,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竟如此可怕。
  然而,他们不会责备自己,只会将一切错误归因于其他人和事。即无法进行“自我满足”时,过分的自恋又会产生激烈的愤怒情绪和报复冲动,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不”或者“拒绝”,都有可能激发“自恋者”的攻击性。
  自恋的人其实很自卑?许多人认为自恋者实际上不仅缺乏安全感,而且“在内心深处是恨自己的”。按这个说法来看,自恋者的妄自尊大仅仅是为了掩盖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怀疑。
  这种“掩盖不安全感”的自恋模式,在我们的文化中确实不少见。但《自恋时代》一书对“自恋者内心其实是自卑的”这一说法做出了大胆的推翻。
  简·M.腾格和W.基斯·坎贝尔博士表示,许多有关自恋的研究都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它们都建立在认为“自恋者自尊心很低”的基础之上。其实,真正的自恋者他们喜欢自己,甚至比一般人更喜欢自己,并且会十分笃定地认为:“没错,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比大多数人都更有价值!我身上有很多优良品质,不止一点儿!”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了一项自尊心指数测验,要求测试者将“我”和“不是我”的按键与积极或消极的词语配对。得出的研究结果是:自尊心较强的人,很容易将自己与“好”“很棒”之类的积极词语联系在一起,但是,将自己与“糟糕的”“错误的”等词语配对时,反应则会缓慢得多。所以,真正的自恋者在内心深处会认为他们自己很棒,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就是优秀的,比别人要好,“我应该享受特权的待遇,满足我心中所想”。

  自恋是如何养成的

  人的自恋是如何养成的?
  社会学理论认为自恋这种心理障碍,是由于父母时常“过度”表扬、夸大孩子的才能,从而导致其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
  曾有学者提出“靛蓝儿童”这一新名词——“一降生就有着一种皇室的荣耀感”,这和我们中国社会常说的“小皇帝”“公主病”相似。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两位心理博士认为,这种所谓的“靛蓝儿童”,似乎更像是过度宠爱的现代养育子女方式的产物——“培养子女的皇权感”。
  大多数父母在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特性和自尊心时,一开始都是出于好意,然而,很多情况下,由于父母对孩子“良好自我感觉”的过度重视,不知不觉逐渐转化为“过度纵容”,甚至衍生出“孩子为大”、“将自己的孩子偶像化”等不恰当的教育理念。而那些得到太多关注与物质的孩子,则可能变得越来越有特权感、骄纵、自我为中心。
  正如波利·扬-艾森卓在 《跨越自尊陷阱》一书中这样写道:将孩子当做“特别之人”来对待,会使年轻人变得自负,同时却在艰苦工作和负面反馈面前不堪一击,尽管他们觉得自己配得上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却会因为没有立即获得成功,而很快变得意志消沉,“内心自卑”。
  今天的社会鼓励个人价值的实现,一些人欲彰显“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傲人霸气,再加上移动互联、智能手机、圈子文化、自媒体等推波助澜,让“自恋文化”有了更为深厚和肥沃的土壤。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晰的一点是:“爱自己”和“自恋症”是完全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正当的自信和健康的自恋,是对自己的一个有用认知,但若是超出了“适当”的程度,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转化为“恶性自恋文化”,那么,就是百害而无一利。
  正如《自恋时代》中所写的一样:“只要我们继续热切期望得到虚假的反馈、沉浸于虚幻的亲密关系、更喜欢表面的光鲜而非本质,只要在人生这场游戏中虚化可以胜过现实,那么自恋之风将会继续繁荣下去,我们就有可能看到一种越来越建立在夸大自我的认知、肤浅的人际关系、毫无羞耻的自我推销,以及过度寻求关注等虚假基础之上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