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不等于成功

 东东东gd 2017-09-26

聪明不等于成功

聪明不等于成功

  本期登场:《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长江文艺出版社) (台)洪兰 著 尹建莉 主编

  “三分天注定”,强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为后天发挥教育的功用提供了平台和基础,每个孩子的个性必须得到尊重。

  “七分在教育”,说明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家长把握好这七分,教育就大有作为。

  本书从脑神经发育规律角度出发,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解答和建议。

  孩子学习的好坏固然跟大脑有关,但是大脑的因素只占50%而已。

  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报告已经结集成书出版了。这是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探讨一出生便被两个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生子,在他们成年后,人格、性向、嗜好、成就上的表现有何不同。

  这个研究让我们知道了先天基因与后天教育的影响大约各占50%。也就是说,基因是个建筑的蓝图,它决定孩子大脑的结构;而后天的经验决定脑中神经回路的连接,决定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就像一栋公寓每户都是三室两厅,但是只有走进去看到不同的装饰,才会知道它是张三的家还是李四的家。

  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但都是能利用别人长处的人,也就是能靠领袖魅力创造出一番事业的人。相信很多人看《三国演义》时都会觉得刘备很窝囊,他的天下是“哭”出来的,但是他的领袖魅力使关公、张飞愿为他卖命打天下。他能知人善任,用诸葛亮为他治蜀,终于使他成为三分天下的一霸。再看曹操,他的聪明才智远不及杨修,连曹操自己都曾说过“吾智不及汝,乃觉三十里”,但是杨修最后还是死于曹操之手。所以聪明不等于成功。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质是其他成功的人士所共有的。例如毅力,领袖能力,等等。所以父母不要迷信智力开发,应该把孩子读各种补习班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去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想象力及创造力。

  我曾看过一个小男孩光是玩六颗报废的电池就玩了一个下午,而且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是火车过山洞,一会儿是飞机丢炸弹,想象力丰富极了。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中国人过去“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观念要改一改,因为背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1世纪的资源是脑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21世纪的竞争在创造力而不在记忆力!计算机的内存取代了人脑的记忆功能,把人脑的资源释放出来,去做更高层次的整合、创新。

  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这些例子,就知道孩子的大脑不需要花大钱去开发。爱因斯坦的妈妈并没有买这些昂贵的魔术方块给他玩,他也拿到了诺贝尔奖。

  有的孩子记忆力似乎很差,这确实很影响功课。

  很多父母迷信外面的训练班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有的家长甚至还去买保健药给孩子进补。父母想给孩子补脑的原因之一是觉得孩子看了记不住:别人的孩子一目十行,我的孩子十目一行,那一定是智力有问题。其实完全没有给孩子补脑的必要,孩子只要饮食均衡即可。如果买的是来路不明的药物,很可能有危害人体的重金属成分或化学物质,吃了反而有害。

  我个人也不赞成送孩子去培训班学记忆术。

  记忆,最简单地说,就是熟悉度。当一个东西看得很熟悉之后,自然就能脱口而出;能说得出,自然就记住了。

  没有命定的天才,只有教出来的人才

  4

  洪兰、尹建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