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鲁迅全集》----《集外集》

 史亦香 2017-09-26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上海《芒种》半月刊第一期。

原文节选: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这有什么可笑呢,儿童时代的天真,能留下来影像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就是文书也一样,谁也不是一出生都能成熟得如何如何的。写文章,儿童时代怎么了?写得天真幼稚,但它还贵在一个“真”字,没有了做作。

原文节选: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我更不喜欢徐志摩那样的诗,而他偏爱到各处投稿,《语丝》一出版,他也就来了,有人赞成他,登了出来,我就做了一篇杂感,和他开一通玩笑,使他不能来,他也果然不来了

先生不喜欢徐志摩的诗,但徐的诗却是在年轻人中流行甚广,特别是《再别康桥》,就连我根本没有读过他的诗的人,也从网络上常常看到这句子,看得多了,就记得是他写的《再别康桥》。只知道一两句,也不知道康桥为何桥,今天搜来看看,才知道孤陋寡闻得可以,康桥,乃是剑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1--《集外集》之《斯巴达之魂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六月十五日、十一月八日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五期、第九期,署名自树。

【斯巴达】古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黎河尼佗应希腊同盟军的请求,率军赶赴希腊北部的德尔摩比勒山隘,阻挡波斯军队的进攻,在众寡悬殊下激战两天,第三天因叛徒爱飞得引波斯军由山间小道偷袭后路,斯巴达军受到两面夹攻,全体阵亡。

斯巴达,好是让人费解。本来对文言文就不感冒。想从网上找篇译文来看,结果却是无果的。看来,这篇文章也没有让学生学习过,就连作者也在序言里说,而且文章又多么古怪,尤其是那一篇《斯巴达之魂》,现在看起来,自己也不免耳朵发热。为什么?因为我记得自己那时的化学和历史的程度并没有这样高,所以大概总是从什么地方偷来的,不过后来无论怎么记,也再也记不起它们的老家;而且我那时初学日文,文法并未了然,就急于看书,看书并不很懂,就急于翻译,所以那内容也就可疑得很。先生也是把这两篇删除掉了的,只是杨霁云为先生编这本《集外集》时,又把这两篇《说隋》与《斯巴达之魂》编上了,连先生都感到吃惊。

但网上斯巴达的解释倒是不少,但那是游戏。昨天晚上,想认真看看的,但是,真的很难。要说,研究者弄出来一篇论文,也能评职称时用得上,我费那劲就无用了。胡思乱想了半夜,决定还是不深思了,留着别人去看吧。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2--《集外集》之《说隋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十月十日《浙江潮》月刊第八期,署名自树。

这是一篇介绍化学原素镭的文章,但是题目却是说隋,不知道为何?隋的解释【suí一当朝代讲,二当姓讲,【duò 三当古代祭祀用的残肉和残食讲,四当“堕”,垂落讲。不知道“说”后面的隋当什么讲。

不过,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还是把这篇和上一篇读完了,囫囵半片,朦朦懂懂,稀里糊涂。

书本上的名字是《说》,看注释,,化学元素“镭”的旧译。那么,就是说,网络上的书名说隋是错误的了。所以说,网络上的东西也不是可以全信的。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3--《集外集》之《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北京《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原文: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白的梦

这就是《梦》的全文了。不做梦的人很少。借梦说事的人很多。《芈月传》的芈月,曾以做梦见先王为由,生下了义渠王的一个孩子,赵本山小品《奥运火炬手》里,宋丹丹也借梦见母亲吓了本山大叔一跳。文学作品中借梦说事的情节更是多得是。

 “人们都这么说,梦是心所想。我一直对此不解,直到今年九月九日我才真正体会到。”这是1977年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我的心飞向了毛主席纪念堂》的精彩开头。这从头考生借梦抒情,真的圆了人生之梦。可惜现在网上找不到这篇文章了。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4--《集外集》之《爱之神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原文: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

“小娃子先生,谢你胡乱栽培!但得告诉我:我应该爱谁?”

娃子着慌,摇头说,“唉!你是还有心胸的人,竟也说这宗话。你应该爱谁,我怎么知道。总之我的箭是放过了!

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

爱谁,便没命的去爱,这可以,但若不爱,则有什么理由没命的去自己死掉呢?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5--《集外集》之《桃花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原文: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

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

我说,“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

(没说,桃花不及李花白。)

桃花可是生了气,满面涨作“杨妃红”。

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气红了面孔。

我的话可并没得罪你,你怎的便涨红了面孔!

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

哎!作者有作者道理,我们又何尝懂呢?

我又没有说你,你吃的哪门子热?

天下有拣钱拣粪拣破烂的,还没有拣骂的。

你看我干什么?哪个看你了,你没有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了?

这些话,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6--《集外集》之《他们的花园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署名唐俟。

原文节选:小娃子,卷螺发,银黄面庞上还有微红,——看他意思是正要活。

走出破大门,望见邻家: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

用尽小心机,得了一朵百合;又白又光明,像才下的雪。

好生拿了回家,映着面庞,分外添出血色。

苍蝇绕花飞鸣,乱在一屋子里——“偏爱这不干净花,是胡涂孩子!”

忙看百合花,却已有几点蝇矢。

看不得;舍不得。

瞪眼望天空,他更无话可说。

说不出话,想起邻家:

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7--《集外集》之《人与时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署名唐俟。

原文: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

说现在不及从前的,也回不到从前去,比如复辟,说现在不及将来的,也不能跑步过去,因为你不是爱因斯坦。还是把握住现在才是正理。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8--《集外集》之《渡河与引路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通信”栏,署名唐俟。

原文节选:假如有人偏向别处走,再劝一番,固无不可;但若仍旧不信,便不必拚命去拉,各走自己的路。因为拉得打架,不独于他无益,连自己和同感的人,也都耽搁了工夫。

耶稣说,见车要翻了,扶他一下。尼采说,见车要翻了,推他一下。我自然是赞成耶稣的话;但以为倘若不愿你扶,便不必硬扶,听他罢了。此后能够不翻,固然很好;倘若终于翻倒,然后再来切切实实的帮他抬

劝人的事,都是这样子的。劝人不醒,不如一搡。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79--《集外集》之《“说不出”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期。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八日北京星星文学社《文学周刊》第十七号发表周灵均《删诗》一文,把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康白情《草儿》、俞平伯《冬夜》、徐玉诺《将来的花园》、朱自清、叶绍钧《雪朝》、汪静之《蕙的风》、陆志韦《渡河》八部新诗,都用“不佳”、“不是诗”、“未成熟的作品”等语加以否定。后来他在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晨报副刊》发表《寄语母亲》一诗,其中多是“写不出”一类语句:“我想写几句话,寄给我的母亲,刚拿起笔儿却又放下了,写不出爱,写不出母亲的爱呵。”“母亲呵,母亲的爱的心呵,我拿起笔儿却又写不出了。”本篇就是讽刺这种倾向的。

哈哈,眼高手低的模范呢。我也是醉了,说不出,写不出。

原文节选:太上老君的《道德》五千言,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其实也就是一个“说不出”,所以这三个字,也就替得五千言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0--《集外集》之《记“杨树达”君的袭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语丝》周刊第二期。

这好似一篇小说,是说一个叫杨鄂生的青年人冒充杨树达,装疯卖傻,侮辱和恫吓先生的事。

原文节选:“你不舒服罢?”杨树达君曾经这样问过我。

是的,我的确不舒服。我历来对于中国的情形,本来多已不舒服的了,但我还没有豫料到学界或文界对于他的敌手竟至于用了疯子来做武器,而这疯子又是假的,而装这假疯子的又是青年的学生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1--《集外集》之《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三期。

有人说,上篇中的杨鄂生的确有精神病,这才引来先生的辩证,由我造出来的酸酒,当然应该由我自己来喝干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2--《集外集》之《烽话五则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语丝》周刊第二期。烽即烽火。本文写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时候,所以题为“烽话”。

原文:父子们冲突着。但倘用神通将他们的年纪变成约略相同,便立刻可以像一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伶俐人叹“人心不古”时,大抵是他的巧计失败了;但老太爷叹“人心不古”时,则无非因为受了儿子或姨太太的气。

电报曰:天祸中国。天曰:委实冤枉!

精神文明人作飞机论曰:较之灵魂之自在游行,一钱不值矣。写完,遂率家眷移入东交民巷使馆界。

倘诗人睡在烽火旁边,听得烘烘地响时,则烽火就是听觉。但此说近于味觉,因为太无味。然而无为即无不为,则无味自然就是至味了。对不对

那个电报“曰”的,真的没有“曰”的好。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3--《集外集》之《“音乐”?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语丝》周刊第五期。

注释里说,徐志摩的神秘谈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三期刊登了徐志摩译的法国波德莱尔《恶之华》诗集中《死尸》一诗,诗前有徐志摩的长篇议论,宣扬“诗的真妙处不在他的字义里,却在他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他刺戟着也不是你的皮肤(那本来就太粗太厚!)却是你自己一样不可捉摸的魂灵”等神秘主义的文艺论。徐志摩在译诗前的议论中说:“我深信宇宙的底质,人生的底质,一切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思想的底质——只是音乐,绝妙的音乐。天上的星,水里泅的乳白鸭,树林里冒的烟,朋友的信,战场上的炮,坟堆里的鬼,巷口那只石子,我昨夜的梦,……无一不是音乐。你就把我送进疯人院去,我还是咬定牙龈认账的。是的,都是音乐——庄周说的天籁地籁人籁;全是的。你听不着就该怨你自己的耳轮太笨,或是皮粗,别怨我。”

原文节选:夜里睡不着,又计画着明天吃辣子鸡,又怕和前回吃过的那一碟做得不一样,愈加睡不着了。坐起来点灯看《语丝》,不幸就看见了徐志摩先生的神秘谈

不幸看见的徐志摩先生的关于的音乐的神秘谈,但是,也看下去了,虽然很是讽刺了一番。音乐、美术、文章等,有简洁明了的,一看一听就能明白个大概,但是,也有别说一看一听,就是十看十听NN听,也找不出个牌儿明的。这除了看者听者的道行深浅外,也与作者有关。

2017.9.20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4--《集外集》之《我来说“持中”的真相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语丝》周刊第五期。

原文节选:风闻有我的老同学玄同其人者,往往背地里褒贬我,褒固无妨,而又有贬,则岂不可气呢?今天寻出漏洞,虽然与我无干,但也就来回敬一箭罢:报仇雪恨,《春秋》之义也

有个段子,说我这人从不记仇,因为我当场就报了。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5--《集外集》之《咬嚼之余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二日北京《京报副刊》。

《华盖集》中有《咬文嚼字》的文章,都是以翻译外国文学为咬嚼对象的。咬文嚼字,本身也没有什么错,认真嘛。但是,对于已经约定俗成的“错”字或“错”意,则咬与不咬嚼与嚼意义不大,如果非要认为有意义,那么,就全民动员打一场咬文嚼字的战争吧。

七月流火,本不是说热天,但民众认为是热天。

始作蛹者,本不是说第一人为者,但民众认为是的。

昨日黄花本是明日黄花之误,但民众认为是昨日黄花。

……..

这战争,你打得过来吗?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6--《集外集》之《咬嚼未始“乏味”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十日《京报副刊》。

对潜源先生的话再答几句:答了六句,句句如针。文人相轻,深之又深。且看第六句的回答:

原文节选:六、原文云:我比起三苏,是因为“三”字凑巧,不愿意,“不舒服”,马上可以去掉。答曰:很感谢。我其实还有一个兄弟,早死了。否则也要防因为“四”字“凑巧”,比起“四凶”,更加使人着急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7--《集外集》之《杂语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北京《莽原》周刊第一期。

原文节选:新的创作家要站出来么?您最好是在发表过一篇作品之后,另造一个名字,写点文章去恭维:倘有人攻击了,就去辩护。

只要允许用笔名,那就可能会出现自己恭维自己,自己替自己反击别人的文章,如果,发表文章也要实名制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就如银行里的实名制存款一样。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8--《集外集》之《编完写起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五日《莽原》周刊第四期。发表时共有四段,总题《编完写起》。后来作者将第一、二两段合为一篇,改题《导师》,末段改题为《长城》,编入《华盖集》,本篇是其中的第三段。

这是为了编周建人的《答〈一夫多妻的新护符〉》和章锡琛的《驳陈百年教授〈一夫多妻的新护符〉》的文章而写的。而陈百年的《一夫多妻的新护符》又是针对着周建人的《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和章锡琛的《新性道德是什么》两篇文章而作的。抛开观点不说,文人之间的“相轻”又可见一斑。

在《集外集拾遗》里,还附有一条案语《我才知道》,却也是很有意思的。真是随手掂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原文:时常看见些讣文,死的不是“清封什么大夫”便是“清封什么人”。我才知道中华民国国民一经死掉,就又去降了清朝了
  时常看见些某封翁某太夫人几十岁的征诗启,儿子总是阔人或留学生。我才知道一有这样的儿子,自己就像“中秋无月”“花下独酌大醉”一样,变成做诗的题目了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89--《集外集》之《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五日《语丝》周刊第三十一期,是应《阿Q正传》俄译者王希礼之请而写的。其中《<阿Q正传>序》译成俄文后,收入一九二九年列宁格勒激浪出版社出版的《阿Q正传》(俄文版鲁迅短篇小说选集)一书。

【魂灵】即灵魂。又指精神或意念。

原文节选: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别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3〕,说是高下各不相同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0--《集外集》之《田园思想(通讯)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二日《莽原》周刊第八期。

原文:我们憎恶的所谓“导师”,是自以为有正路,有捷径,而其实却是劝人不走的人。倘有领人向前者,只要自己愿意,自然也不妨追踪而往;但这样的前锋,怕中国现在还找不到罢。

所以我想,与其找胡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工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至于我那“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这些话,不过是比方,犹言可以用自力克服一切困难,并非真劝人都到山里去

这是回答白波先生的信。是关于青年人要找导师的事儿。

导师,现在很多,特别是博导,听说,我就是听说,有些博导,就是不想让学生准时毕业,为了就是让学生多替自己作些实验。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1--《集外集》之《流言和谎话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七日《莽原》周刊第十六期。

原文节选:这一回编辑《莽原》时,看见论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投稿里,还有用“某校”字样和几个方匡子的,颇使我觉得中国实在还很有存心忠厚的君子,国事大有可为。但其实,报章上早已明明白白地登载过许多次了

用“某”字代表某某某,这事不新鲜。就是现在,对犯罪嫌疑人还是用某字代替呢。其实,除了保密规定不能公布的以外,为什么“某”字代替可能人尽皆知的的“某某某”呢。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2--《集外集》之《通信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九月四日《莽原》周刊第二十期。

这是回霉江先生的信。大意是对《语丝》上的某篇文章,动了真情,“所以竟这样愤慨,而且推爱及我,代我发愁,我实在不胜感谢。”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3--《集外集》之《<痴华粑>题记

本篇最初印入王品青校点的《痴华粑》一书,该书一九二六年六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原文: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明徐元太辑《喻林》,颇加搜录,然卷帙繁重,不易得之。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惟《百喻经》最有条贯。其书具名《百句譬喻经》;《出三藏记集》云,天竺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钞出譬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为新学者,撰说此经。萧齐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以譬喻说法者,本经云,“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也。王君品青爱其设喻之妙,因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又缘经末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粑》竟”语,即据以回复原名,仍印为两卷。尝称百喻,而实缺二者,疑举成数,或并以卷首之引,卷末之偈为二事也。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今则已无阿伽陀药,更何得有药裹,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说正义而已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十二日,鲁迅。

书本上的题目是《痴华》,这里的题目是《痴华粑》,到底是哪个,这与那一篇《说隋》还是《说》不一样,那个毕竟可以从中找出依据来,这个就不行了。这是不是一本古印度的经书呢?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想当初,那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不就是受其影响吗?

附照片:粑还是鬘?但是搜了书面封皮后,可以知道,是鬘而不是粑了。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4--《集外集》之《<穷人>小引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六月十四日《语丝》周刊第八十三期,为韦丛芜所译《穷人》而作。

原文节选: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俄国人姓名之长,常使中国的读者觉得烦难,现在就在此略加解释。那姓名全写起来,是总有三个字的:首先是名,其次是父名,第三是姓。例如这书中的解屋斯金,是姓;人却称他马加尔亚列舍维奇,意思就是亚列舍的儿子马加尔,是客气的称呼;亲昵的人就只称名,声音还有变化。倘是女的,便叫她“某之女某”。例如瓦尔瓦拉亚列舍夫那,意思就是亚列舍的女儿瓦尔瓦拉;有时叫她瓦兰加,则是瓦尔瓦拉的音变,也就是亲昵的称呼

《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发表于一八四六年。韦丛芜的译本一九二六年六月由未名社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5--《集外集》之《通信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二期。

这是回复未名的信,未名说《莽原》是谈社会主义的。

【心上有杞天之虑】这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掉弄成语“杞人忧天”而成的不通的文句。见她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日《晨报》的《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看来,大学校长也有把成语解读成不伦不类的时候的。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6--《集外集》之《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在暨南大学讲演

本篇记录稿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上海《新闻报·学海》第一八二、一八三期,署周鲁迅讲,刘率真记。

原文节选:政治家最不喜欢人家反抗他的意见,最不喜欢人家要想,要开口。而从前的社会也的确没有人想过什么,又没有人开过口。

挪威有一文学家,他描写肚子饿,写了一本书,这是依他所经验的写的。对于人生的经验,别的且不说,“肚子饿”这件事,要是欢喜,便可以试试看,只要两天不吃饭,饭的香味便会是一个特别的诱惑;要是走过街上饭铺子门口,更会觉得这个香味一阵阵冲到鼻子来。我们有钱的时候,用几个钱不算什么;直到没有钱,一个钱都有它的意味。那本描写肚子饿的书里,它说起那人饿得久了,看见路人个个是仇人,即是穿一件单褂子的,在他眼里也见得那是骄傲。我记起我自己曾经写过这样一个人,他身边什么都光了,时常抽开抽屉看看,看角上边上可以找到什么;路上一处一处去找,看有什么可以找得到;这个情形,我自己是体验过来的

文艺不为政治服务,那是一定不会长久的,一定非禁不可的。如果,政治统治不了的时候,那文艺则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会让统治者崩溃得快一些。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7--《集外集》之《关于<关于红笑>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语丝》周刊第五卷第八期,后印入梅川所译《红的笑》一书,最后一节是印入该书时所加。

 《红笑》,即《红的笑》,俄国安德烈夫的中篇小说。梅川的译本于一九三○年七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篇关于《红笑》是谁翻译是谁抄袭的口水战。

翻译,也可以抄袭,但是,它于自己创作不同,如果两人的外语水平基本一样,对同一本外语书的翻译,想必也应该不会差别太大吧。且不说文学类,如果是科学类的,张三翻译一个样,李四翻译又一个样,那么,谁的更“科学”一点呢,或许说,谁的更真实一点呢?所以,翻译的作品应该是大差不差的。

2017.9.2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8--《集外集》之《通讯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七月二十日《奔流》月刊第二卷第三期。

这是回复张逢汉的信。关于孙用译的几首诗,张逢汉有不同意见,重新译过,寄于鲁迅先生。这是正常的交流。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99--《集外集》之《<淑姿的信>

本篇最初以手迹制版印入金淑姿的《信》一书。

金淑姿死后,丈夫整理其遗书出版,并托人请鲁迅写序。

这又是一篇文言文。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0--《集外集》之《选本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北平《文学季刊》创刊号,署名唐俟。

原文节选: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看来选本就是选不同人的文章,选集就是选某一个人文章。看选本还是看选集,那要看看书的人想干什么,想看什么,想了解某个人,就看某个人的选集,想看个时代的文章,就看选本,反正选本就是准备编辑“选本”的那个人所在的时代及其以前的时代的文章,他的爱好,就选择了若干文章,作为选本。

要说,现在也有可以出选本的文章,但是,好像没有鲁迅先生那个时代出书的风气那么正,现在出书,就是出自己的书,哪怕这“书”实在称不上什么“书”,如果让他自己出钱为某种类型的文章出专集,等着去吧,猴年马月的事。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1--《集外集》之《哭范爱农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绍兴《民兴日报》,署名黄棘。这是《哀范君三章》的最后一首。其中第三联因作者忘却,于本书编集时补作,故与原发表时稍有出入。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及《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

原文: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

幽谷无穷夜,新宫自在春。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在《朝花夕拾》的《范爱农》里,鲁迅说: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但真正当爱农逝去,则又写诗悼念,且哭了起来。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2--《集外集》之《送O.E.君携兰归国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与《无题》、《湘灵歌》同在《鲁迅氏的悲愤——以旧诗寄怀》的短讯中刊出。

O.E.即小原荣次郎日语读音的罗马字拼音(Obara Eijiro)的缩写。

原文: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3--《集外集》之《无题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

原文: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爸爸。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注释里说,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本诗是书赠日本友人片山松藻(内山嘉吉夫人)的。如果没有注释,如果没有《鲁迅日记》,那么,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写什么的,我们知道吗?一定不知道。并且,并且,并且,我真的看不出什么。网上诗里有“爸爸”二字,不论这字应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单论韵,好像就不是太可能,看看书本,果然,书本上是“愔愔”二字,但这又是五笔不能输进去的。只是想,这个字,为什么五笔不能输呢,那一定不是常用字了。

查了字典,才知道,这个字是yīn

愔愔a.形容安静和悦;b.形容静寂,深沉。看来是yīn愔愔才对,爸爸就只能去一边了。

  附:何来的爸爸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4--《集外集》之《赠日本歌人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本诗是书赠日本剧评家升屋治三郎的。

原文: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5--《集外集》之《湘灵歌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本诗是书赠日本友人松元三郎的。

原文: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6--《集外集》之《自嘲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诗中“破帽”作“旧帽”,“漏船”作“破船”。

原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自嘲》确是相当有名的,或许,就是这首诗多次选入课本的缘故,也或许多人引用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能让人记住这首。但引用也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了缘故,如果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引用,就不一定起到预想的效果来。并且,这也知道,是为柳亚子先生写的,柳亚子先生的诗,多次与毛泽东相和,颇有名气的。下面是两首较为有名的。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先生原诗: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柳亚子先生原诗: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上面的诗全是复制粘贴,不是自己记忆的,还要以正版原文为准。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7--《集外集》之《无题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诗是书赠郁达夫的;诗中“木落”作“浩荡”,“猩红”作“心红”,“吟不得”作“吟亦险”。

 原文: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损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这是写给郁达夫的。对郁达夫的印象,还是从上学时看《沉沦》时知道的,真正他的文章并不是读太多。《沉沦》,当时描写的尺度稍微大些,可能印象就深些,如果放在现在,他尺度也就不算什么了,所以,或许现在的学生读《沉沦》时,未必能记得起郁达夫来。

2017.9.2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8--《集外集》之《二十二年元旦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又戏为邬其山生书一笺……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诗中“到底”作“依旧”。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静农,即台静农。按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为夏历癸酉年元旦。

 原文: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什么时候都一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按诗文解释,是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富人家的酒肉都放臭了,也不会救济路边快要饿死的穷人呀。

2017.9.23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09--《集外集》之《题<彷徨>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三月二日,本诗为日本山县初男索取《彷徨》并要求题诗而作;诗中“独”作“尚”。

 原文: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这个,比起题初男雅正之要强多了。

2017.9.23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10--《集外集》之《题三义塔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为西村真琴博士书一横卷……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诗中“”作“焰”

原文:奔霆飞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最为出名的就最后两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爱过,恨过;得到,失去;多年后,面对现实,也只能一笑而过了……,这个只能,多少也有无奈的味道,不然,还能怎么样?已经度尽劫波了,还不认兄弟,能咋的。

2017.9.23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11--《集外集》之《悼丁君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三十日《涛声》周刊第二卷第三十八期。丁君:指丁玲,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中篇小说《水》等。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四日在上海被捕,六月间盛传她在南京遇害,鲁迅因作本诗。

原文: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本诗是书赠陶轩的;诗中“夜气”作“遥夜”,“压”作“拥”,“瑶”作“湘”。

但是,陶轩先生是哪个,却是不得而知,搜也搜不到的。

图:丁玲两幅。

2017.9.23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12--《集外集》之《赠人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本诗是书赠日本森本清八的;原诗中“理”作“弄”,“但”作“独”。后来作者有所改动。

原文:其一
明眸越女罢晨装,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其二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2017.9.23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13--《集外集》之《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的;诗中“假”作“遐”,“风波”作“风沙”。

原文: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其它的想不起来了,就是我《自忖》http://z4mdz4md.blog.163.com/blog/static/208414011201762443814317/一下时,想到我也曾经想不起来“遐”怎么写,就“假”起来了的糗事儿。只是,我那是真“假”,而先生这是假“假”。

2017.9.23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714--《集外集》之《<奔流>编校后记

《奔流》,文艺月刊,鲁迅、郁达夫编辑。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在上海创刊,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出至第二卷第五期停刊。

这十二篇后记,都陆续发表在《奔流》杂志上。但书本上却是十一篇。

原文节选:一切事物,虽说以独创为贵,但中国既然是世界上的一国,则受点别国的影响,即自然难免,似乎倒也无须如此娇嫩,因而脸红。单就文艺而言,我们实在还知道得太少,吸收得太少。

若在中国,则一派握定政权以后,谁还来明白地唠叨自己的不满。

这是《编校后记》,其实就是记下当时的怎么编、编什么的杂事儿,很多很多文章都出现这里,下面是文章中所出现的文章名或杂志名,如《Hamlet und Don Quichotte》《A Shepherd’s Life》一类的,多了去了,就不复制,只弄中文,显得“爱国”。这些名字,要么是被编的,要么被编的文章所在杂志的,要么是当时先生就想到与这些有关的,反正都是先生用过的。记下来,一点用也没有,只是以此可以看到编辑工作也很辛苦,单单这些文章或杂志,还只是为了编《奔流》,如果再加上其他,累死人了也说不准。

《魔侠传》、《大旱的消失》、《海外文学新选》、《跋司珂牧歌调》、《波艇》、《苏俄的文艺论战》、《苏俄的文艺政策》、《那巴斯图》、《苏俄的文艺论战》、《文学与艺术》、《赤色新地》、《作为生活认识的艺术》、《作为生活组织的艺术》、《现代俄国的批评文学》、《新俄的演剧和跳舞》、《最近的Gorky》、《将胡适漩在中心的文学革命》、《新青年》、《易卜生号》、《易卜生主义》、《娜拉》、《国民之敌》、《小爱友夫》、《易卜生传》、《时事新报》、《梅孽》、《群鬼》、《终身大事》、《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小说月报》、《卢勃克和伊里纳的后来》、《文艺政策》、《著作集》、《叛逆者》、《奔流》、《新露西亚美术大观》、《女工》、《她的故乡》、《大旱之消失》、《编校后记》、《蔷薇》、《北新》、《语丝》、《跳蚤》、《禽虫吟》、《法国新的书籍图饰》、《动物诗集》、《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研究》、《回忆杂记》、《最新露西亚文学研究》、《人类不平等起原论》、《创造月刊》、《我们》、《马克斯主义者之所见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自己的事情》、《托尔斯泰论》、《托尔斯泰全集》、《无轨列车》、《日露艺术》、《伦敦麦考莱》、《黑暗的势力》、《教育之果》、《纽约时报》、《书报评论》、《忏悔》、《俄国小说论》、《托尔斯泰传》、《文学周报》、《文化战线》、《小鬼》、《炸弹和征鸟》、《叛逆者》、《文艺政策》、《我们的时代的英雄》、《俄皇伊凡·华西里维支之歌》、《托尔斯泰回忆杂记》、《魔鬼》、《爱尔兰文学之回顾》、《红楼梦》、《水浒传》、《摩罗诗力说》、《坟》、《青春的赞颂》、《现代欧洲的艺术》、《艺术及文学的诸流派》、《美育》、《朝花旬刊》、《子见南子》、《炸弹与征鸟》、《彼得斐行状》、《裴彖飞诗论》、《河南》、《沉钟》、《勇敢的约翰》、《爱》、《草原》、《谷间》、《熊》《蠢货》、《契诃夫戏曲全集》、《未名丛刊》、《对胜利者无裁判》、《域外小说集》、《先驱者》、《人生图录》、《阿河的艺术》、《鹰之歌》、《黄花集》、《醒狮》、《竖琴》、《新兴文学全集》、《文学的俄国》、《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苏维埃国家与艺术》、《关于科学底文艺批评之任务的提要》、《文化,文学和党》

2017.9.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