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qyphhh 2017-09-26

排便

猫咪因为喝水量不多,且直肠会进一步将粪便中的水分吸收掉,使得粪便较硬、较短,像羊大便一颗一颗的,以人的角度思考,会觉得猫咪很像便秘,但也有猫咪的粪便是呈条状。另外,有些猫咪会因为食物改变,造成粪便的状态也跟着改变,有可能是软便或者是拉肚子。因此,排便状况是猫咪健康的指标,每日观察其颜色、形状、性质,便可知道猫咪是不是生病了。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正常的大便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成型的软便

尤其严重的水痢便、血便及呕吐时,会造成猫咪严重脱水,精神食欲变差,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猫泛白血球减少症感染、痛症等,严重会危机猫咪生命,因此最好是先到到医院做检查。

水样或冰激凌状的下痢

大多是急性胃肠炎,或是传染病。但患有肠道的癌症时,也可能会有这样的下痢便。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有少量血液或像鼻涕样的黏液

大便末端带有一些血液和黏液的东西混合时,可能是大肠的疾病。

大便中有蛔虫

大便可能是正常或者下痢,但上面有面条状或米粒大小的虫,这些寄生虫可能是绦虫。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带血的水样下痢便

幼猫有病毒性肠炎时,可能会发生血样下痢便。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灰白色的粪便

如果猫咪同时有呕吐、精神食欲变差的症状,就可能是肝病或胰腺炎。

黑色焦油状的下痢便

有可能是胃和小肠的疾病。

喝水量异常增加

当主人发现猫咪突然喝很多水时,可能需要特别注意了!猫咪原本就不是会喝很多水的动物,再加上平日如果是饲喂罐头,猫咪喝水的次数会更少。

所以,一旦发现每日水盆的水量有明显减少,或是猫咪蹲在水盆前的时间变长时,就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泌尿道疾病的发生。除了喝水量增加外,相对地也会增加排尿量,因为饲养在家的猫咪都是用猫砂,所以大都只能凭借清理猫砂的粮,来判断猫咪的尿量是否有增加。

猫咪突然增加喝水量,可能代表的疾病:

① 慢性肾功能不全:猫咪是沙漠出生的动物,为了抑制水分流失,将体内的废物由浓缩的尿液中排出。虽然浓缩能力很好,但相反的也是在增加肾脏的负担。过滤体内废物的肾脏功能衰退时,水分无法重新吸收让身体利用,因此尿量也就变多了;而排尿量增加,也使得猫咪的喝水量增加。

② 糖尿病:肥胖的猫咪比较容患上糖尿病。血液中的糖分过高,会造成细胞脱水,进而增加尿液的排泄;而血液浓度变得浓稠,也会让猫咪的喝水量增加很多。

③ 子宫蓄脓:子宫内蓄积了农杨分泌物,会造成猫咪发烧,而且细菌内毒素的作用会造成多饮、多尿的症状。

④ 其他:内分泌疾病,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也可能造成多饮多尿。

异常进食

食欲下降或是不吃,在很多的疾病中都会发生,猫咪只要生病了,都会变得不想吃饭;但是有些疾病,反而会让猫咪吃的非常多!

在正常提供食物及正常运动的情况下,猫咪每天的进食量大都是固定的,如果发现猫咪突然开始一直有讨食的动作,或是一直处在饥饿的状态下时,就必须特别注意了。

例如,猫咪吃完原本给予的饲料时,会一直坐在食盆前等着,或是会一直对着你喵喵叫,知道给食物后才停止,这些进食行为的异常都可能是疾病前兆。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上厕所困难

当发现猫咪一直往猫砂盆跑,但是清理猫砂时,却都没发现有任何的大便或猫砂尿块,可能就要注意猫咪的如厕状况了。

猫咪在上厕所时,如果感觉很用力、困难,甚至蹲的时间很久,却都没看到排尿或是排便时,可能有泌尿道或是肠道方面的疾病。

此外,有些猫咪会在用力上厕所之后出现呕吐的症状,这可能是因为过度用力所造成的。

上厕所困难可能代表的疾病:

1、排尿用力:有下泌尿道症候群或尿毒症等疾病时,猫咪蹲猫砂的时间就会拉长,但猫砂盆里可能只有几小滴猫砂块。有些猫咪甚至会到处乱尿尿,这是因为排尿疼痛的关系。

2、排便用力:可能是便秘、巨结肠症、肠炎、寄生虫感染或下痢等疾病。猫咪会因为大便打不出来而一直蹲在猫砂盆里,肛门周围可能还会沾附一些粪水。如果没仔细观察,会误以为是尿不出来的问题。另外,有些猫咪会因为大便打不出来而食欲和精神变差。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猫咪上厕所时,会出现用力排尿的动作

异常舔毛

正常的猫咪,一天之中会花1/3的时间理毛,比如吃饭,以及上完厕所后都会有理毛行为。但是如果猫咪花更多的时间在舔毛,甚至有轻微拔毛的症状,那就不属于正常范围了。一般猫咪在焦虑及不安的情况下,会有过度舔某处被毛的动作,而造成该区域脱毛;另外,疼痛、手上或是有瘙痒感时,也可能会造成猫咪过度舔毛。因此,若发现猫咪异常舔毛,可能是有过敏性皮肤炎、心理性过度舔毛等问题。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瘙痒

猫咪出现过度瘙痒的状态时,大部分都是与皮肤和耳朵的疾病有关。当发现猫咪有此动作时,必须要先确认抓痒的部位有没有脱毛、伤口、湿疹或是结痂,如果有这些症状出现,建议还是先带到医院检查。

若猫咪因过度瘙痒出现脱毛和皮屑,可能原因如下:

1、皮屑过多:营养不良或年龄老化,都可能会在成皮屑过多或是皮肤干燥。

2、器官的疾病:如果没有发现外伤,可能是营养不良或内分泌异常问题所造成的。

当猫咪剧烈瘙痒,则可能的疾病如下:

1、耳螨以及外耳炎:如果猫咪的耳朵每天都有大量黑色耳垢产生,可能是耳螨感染,或是有慢性外耳炎。

2、疥癣:疥螨主要寄生在头部,造成头部及耳朵边缘的皮肤结痂变厚,但也会扩展到脚及全身。

3、过敏性皮肤炎:眼睛上方和嘴巴周围、头部、颈部、后脚和腰背部等部位,都可以发现溃疡和轻微的血水渗出。此外,跳蚤叮咬皮肤时,唾液由此进入体内,造成过敏性皮肤炎。跳蚤叮咬所造成的过敏性皮肤炎,大多会在头部、背中和下腹部。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甩头

猫咪在正常情况下,只会偶尔地甩头几次,不过在耳朵有状况时,例如有异物跑到耳朵里,或是猫咪的耳朵有疾病,甩头的次数可能会明显增加,必须特别注意!可以翻开猫咪的耳朵检查,若有发现大量黑褐色的耳垢时,可能是耳朵发炎或是耳螨的感染,此外,耳朵内的出血,从外观是看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所以最好还是带到医院接受详细的检查。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若猫咪频繁甩头,可能的疾病如下:

1.有干燥的黑色耳垢,或是潮湿的褐色耳垢:耳螨感染或是真菌性感染而引起的外耳炎,都会造成猫咪耳朵有大量黑褐色耳垢产生,耳壳或是耳朵内测会被猫咪抓到红肿或是掉毛。

2.耳朵内有黄绿色的农杨分泌物:耳朵外侧发现脓性且湿湿的耳垢分泌物,甚至会有恶臭出现,严重的外耳炎或是中耳炎,及外伤引起的化脓,都可能会有脓性的耳垢分泌。

3.耳垢不多,但会一直甩头:有可能是内耳发炎或是有出血的情形。

跛行

猫咪走路时的样子与平常不同时,可先观察猫咪是哪一只脚有状况,同时也可以先用手机将猫咪走路的样子拍摄下来,因为猫咪在医院时,可能会因为紧张而不愿走动。

接着,确认是不是有外伤,如伤口、皮下淤血,或是之家是否有断裂等。当猫咪步行困难时,大多数会伴有疼痛反应,所以在检查或是触摸时,动作一定要轻,以免造成猫咪不悦。

再如果猫咪非常不愿意被触碰到脚,就要直接带到医院检查。

当猫咪跛行时,可能的疾病如下:

1、脚上有伤口:猫咪因为打架而造成咬伤或是抓伤时,皮肤表面会愈合,但皮下却会开始发炎化脓、造成肿胀,严重的伤口甚至会溃烂。

2、指甲断裂:有些猫咪容易紧张,因此在洗澡或是让Ta感到不安时,会因过度挣扎而造成指甲断裂,如果没有马上发现,断裂的指甲会发炎,甚至化脓及出现恶臭。

3、骨折:猫咪大多是因为意外(如由高处往下跳或是车祸),而造成骨折。骨折所造成的疼痛,使得脚无法着地,甚至骨折处会肿大。

4、膝盖骨异位:膝盖骨异位会造成猫咪走路一跛一跛的,而关节炎也会造成猫咪走路不自然。

用肛门磨地面

当猫咪出现坐着,后脚向前伸直,用肛门摩擦地面的动作时,有可能是因为寄生虫感染或者肛门腺发炎,而造成猫咪有这样子怪异的行为。

如果肛门腺无法正常排放,会导致肛门腺发炎,而发炎带来的疼痛和痒感,便会使得猫咪用肛门摩擦地面。

此外,若有持续性的水样下痢时,肛门周围发炎和红肿,造成痒感,猫咪也会有摩擦地面的动作。

当猫咪磨屁股时,可能的疾病如下:

肛门腺发炎、寄生虫(如绦虫)、肛门周围皮肤炎、下痢等。

睡觉

当猫身体不舒服时,睡觉的时间会变长,连睡觉的姿势也会有改变。虽然正常的猫咪睡眠时间本来就很长,但如果猫咪是在令它放心的地方时,睡觉的姿势通常呈现放松的状态,例如慵懒的侧睡姿,或是露肚子的大字型睡姿;且也会睡在平常看得到的地方。但当猫咪不舒服时,通常会躲在角落或暗处,不愿意出来,且休息的姿势大多数是“母鸡蹲坐姿”。

除此之外,若连平常爱吃的罐头、零食都会变得不爱吃,甚至连闻都不闻,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猫咪可能真的生病了。

猫咪生病时的警讯(三)

当猫咪不舒服时,会呈现母鸡蹲坐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