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抱石 | 百年巨匠 印坛石痴

 我心中的太阳在 2017-09-26




      他曾言:“取法雅正,终有所归”,这是他的篆刻理念,也是他的人生态度。傅抱石,人如其名,一生抱定了这块印石,以理以情,以精以魂,以全身心的沉浸,赋予了它骨血和生命。于是这小小一方印中,有大千世界,蕴蓄奥妙无穷;有百态人生,自成美妙风景。


10月30日,在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忆梅庵长物”专场中,最为稀见的拍品当属一方“傅抱石微刻方章”(0.7×0.7×4cm),这也是傅抱石微刻方章首次现身拍场,受到藏家热烈追捧,从32万起拍后,经过63轮激烈竞价,最终以估价8倍的价格281.75万高价成交。此方章为1935年日本东京傅抱石书画篆刻作品展的原件。在这方高4厘米,边宽仅为7毫米的印章上,傅抱石先生用神鬼之笔刊刻了二百多字的“百花诗”,堪称绝妙。 【见下图】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江西新谕(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大画家、大学者,但他首先是位大篆刻家。篆刻伴随了他一生,篆刻开启了他心灵的艺术之门,篆刻引他进入了画境。


抱石的艺术生涯以篆刻为开端,并贯穿他的一生。他由自己最初的兴趣爱好到遍师古法,广泛汲取各方营养,一生治印数千方,同时,他还勤于钻研,在印学理论上成就辉煌,逐步形成自己的印学理论体系与“雅正”的印学思想,并运用于其篆刻实践,使其篆刻艺术表现出一种端庄典雅,文气充溢,书意浓厚的风格特征。


 抱石的篆刻艺术为其画名所掩,是一位被忽视了的重要篆刻家,他是一位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文人艺术家,他的篆刻作品将书法的笔意、刀法的雕刻味及印材的质感高度结合,达到非凡的美学境界。

傅抱石刻 熊式辉自用寿山石松鼠籁瓜钮印“天翼启事”

抱石不仅在绘画领域有着非凡的造诣,在书法篆刻上亦有深邃的修养。傅抱石认为篆刻不仅是一门技术和艺术形式,而且更有着思想观念、思想情感的真切表现。


抱石的篆刻初取汉印的长处,对明清以来皖派、浙派的技法均加以融会贯通,晚年则进一步打破了浙、皖、金文、汉印的界限,自创宗风。


故此,傅抱石的篆刻作品真率自然、端凝浑穆、宽博峻拔、茂密疏朗、雄秀古雅、敛放自如,在篆刻艺术中创造出自成一体的精神风貌和风格特色。


这是文化巨匠的定位,非傅抱石这样的大手笔不成。他写过六百万字的美术史著作,论功夫,他可以在方寸大的石头上刻一部《离骚》,那小画上题的小字类似微雕,我不戴花镜都看不清晰。像白石草虫,精致得夺造化天工。张大千学唐人,于非厂学宋人,傅抱石呢?


他学晋人,学顾恺之,人物山水皆精,每张画都像古人画的。而古人是活不到这一时空中的,连明清人也画不到这么古雅、空明、夺人心。真是超时空的遗迹。那知识结构和智慧悟性只可用“天才”二字作解。


要说把中国古典揪人心肺的画魂儿弄明白的人,连齐白石、徐悲鸿也赶不上这位爷。艺术中的总体悲剧感、神秘感、都是前后五百年没有的。对艺术的理解就是到不了这......这是禅意的,是画符中国古人关于绘画的传奇不管多少,都可以用抱石先生的画作当作图解。


抱石晚年治印独取心源,与其绘画、书法日益结合,达到书、画、印三者的完美统一。

      1958年《傅抱石畫集》出版,郭沫若在序中提出“我國繪畫,南北有二石。北石為齊白石,南石即傅抱石”。郭沫若還手書“南石齋”贈予傅抱石。而這本畫集的出版,也使傅抱石在中國畫壇上奠定了地位。給傅抱石帶來更大聲望的則是為人民大會堂繪製了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

徐悲鸿【傅抱石刻】

      傅抱石不僅在繪畫領域有著非凡的造詣,在書法篆刻上亦有深邃的修養。他認為篆刻不僅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形式,而且更有著思想觀念、思想情感的真切表現。

      傅抱石積極參與了恢復西泠印社的各項活動,並以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藝術創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被推選為西泠印社第三任副社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