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什么?两个月之前我才在社区医院进行了体检,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癌症晚期,这结果实在是令我无法接受”,一位65岁的老妇人,充满质疑的苛责道!的确,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难以承受,现代所有人关于癌症晚期脑中的概念似乎还停留在它的“漫长”。因此而让这些资深的“潜水员”—肿瘤,顺利的避过人们的眼线,慢慢的滋生壮大。 在现如今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似乎一切都跟“快”这个字挂钩,无论是生活节奏的“快”,还是说疾病“成长”的“快”,这都是现实生活的“快”所导致的必然性结果,因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而你却还始终抱有对疾病“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念头,这或许是导致之一结果出现的最为主观的因素。 为什么有时候体检显示一切正常,而过一段时间却是癌症晚期?是仪器的问题?医生的能力问题?还是他们故意隐瞒?这种猜忌与揣测迅速占据了癌症患者的脑中,而他们揣测的结果就是导致不明情况的围观群众对于医者的痛恨与谴责,同时还有各大新闻媒体的“借势蹿红”! 其实,你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医患本为一体,如果一位医者带给其患者的只有猜疑,那他还能在他今后的医疗道路上走多远?在此,我要纠正一下你们对于体检的误区,放下你们对于常规体检的满满的期待吧!如果你觉得常规体检是预防癌症发生的最为直观的“保护伞”的话,那你是真的“大错特错”了。 常规体检,为什么不能成为癌症的“照妖镜”?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公司、组织或是社区,其为大家提供的体检都是雷同的体检套餐,其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一些常见病,比如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相对应的比较容易检测出来的指标,但是针对肿瘤的体检却较之明显复杂许多。 尽管癌症现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并且日后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都有20%的概率罹患癌症,因此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至于许多体检套餐都增加了针对肿瘤的检查项目,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甚嚣尘上”,但就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肿瘤标志物能够100%的揪出肿瘤患者。 并且,体检仍然不可能做到全身性的器官探测,其总有疏漏,一些发病率不高的疾病,更不可能动辄就上CT、MRI、PET等等,要使用容易操作且经济实惠的仪器检查,例如超声,但是超声所能检查的器官有限,对于位置比较深的器官,如胰腺,超声是很难发现的。 况且,很多检查,其创伤性比较大,例如肠镜,不可能人人都做,每年都做。当然了,也不乏有“土豪”能够承包下“豪华型”的体检套餐,PET、电子胃镜、肠镜等一应俱全,你所能想到的他都愿意埋单,然而,可惜的是,抛开广大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讲,就目前而言,所谓的“检查项目越多,防癌的概率越大”,这种说法,只是人凭空的臆想,根本站不住脚跟。综合多种因素而言,才有了“防癌体检”的出现。其实,我讲这么多,只是为了将你从过度依赖常规体检的“泥沼”中,拼命的拉出来。 癌症为什么一经发现就直接过渡到了晚期?这还有早期之说吗? 的确,癌症的治疗,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下,确实为一疑难杂症,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癌症早期症状很轻微,甚至并没有征兆,几乎有80%的患者在发现之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当然了,癌症早期的形成,并不会给你任何的异常症状与疼痛感。就算是有症状,其极有可能充当一次“南郭先生”潜藏在感冒这些常规的小病中来个“浑水摸鱼”,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来无影”,当然了并不是“去无踪”,很多癌症的治疗还是挺“轰轰烈烈”和“刻骨铭心”的。 “我是个有肿瘤家族史”的人,也早就跨入老年人的行列了,经历过“80”后的时代,按理来说,现在已经可以被定义为“肿瘤高发人群”了。不过为何至今肿瘤还是没有入侵成功?而且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即使是真出现了问题,我也能将肿瘤扼杀于“襁褓”之中,通过早期的积极治疗,那也是不怕的。我就是这么的自信,就是对于我脑中所拥有的防癌知识,我不仅仅是知道,我还能做到身体力行。 (图片仅为参考) 目前来讲,关于科普健康类的信息的获知并不算难,随便找个非医务人员询问,他也能说出一些防癌知识。这就是奇怪所在,按道理来说,对于防癌的了解已经成为“大众文化”,可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还是在不断的攀升,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只是将防癌“挂在嘴皮上”,而没有行动力,其执行力可谓是差了一大截。要想战胜“肿瘤君”,就是在于预防,“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为上上策! 因此总体而言,就如一位肿瘤院士所言,癌症之所以“潜水”如此之深,全在这三点: 1、病人“讳疾忌医”的心理,多数人不愿意去信医,更不用说去“看医”。 2、癌症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规类的疾病极为相似,最容易被“一视同仁”而被忽略。 3、忽视对于肿瘤的预防,只是将防癌概念“倒背如流”,并无实践!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癌症早期的症状,我自觉可用“血、块、痛、烧、减”这五字来概括: 1、血 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的出血,并且迁延不愈,其都有可能是癌症早期的报警信号。比如,排除掉外伤、外力作用、天气干燥或是高血压所造成的一次性鼻出血,其极有可能是鼻咽癌和血液病等。 2、块 所谓“块”即是异常性的肿块。身体的钱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是短时间之内迅速增大的肿块,要格外重视,因为癌肿往往是不规则的肿块,并且有瘙痒、溃烂和渗出等等。 3、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极有可能是癌症早期传递的信号,例如头痛进行性的加剧、伴有恶心、喷射状呕吐、视物不清等,这可能是脑瘤的表现,也有可能是肺癌肿瘤向脑部转移造成的。 4、烧 持续性的发烧,谨记,尤其是低热状态,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人要警惕肝癌以及肾癌等肿瘤的可能。 5、减 即体重不明原因的减轻,并且呈现进行性的下降(排除糖尿病、甲亢),则有可能是肿瘤;倘若体重减轻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则是要积极的检查,以此来排除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要想远离“肿瘤君”,不妨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1、能不气,就不气 家庭的、工作的压力都会导致人的情绪不稳定,最后积攒在一起,人就会被压垮,就会致病。 2、不要用营养品防癌 “我坚决反对用营养品防癌”,一位肿瘤科的院士曾经这样表示到,“至今还没有一个营养品、保健品能够真正的通过循证医学的对照研究证明,能够确实的在人身上起到防癌”。 3、坚持回家吃饭 饮食不规律、饭局上的烟、酒以及不知不觉的过度饮食,这会使得我们的肠胃始终处于受损的状态,倘若此时加上体重超标,长期以往,癌症就会诱发。所以远离癌症,从回家吃晚饭做起。 4、坚决不吃油炸食品 要想做到防癌,一定要避免吃过多的高油脂、高盐度、高糖的食物。长期吃油炸食品会诱发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 5、远离剩菜与剩饭 这好像与现在所提倡的“光盘行动”背道而驰,当然了,这里的剩菜与剩饭指的是隔夜菜或是霉变腐烂的食物,因为其内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较高,若是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就会在人的体内日积月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消化道癌就会随之而来。 6、能瘦就别胖了 越瘦的人患上癌症的可能性明显小很多,这是全球的21位科学家基于对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在历经5年的研究之后所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议中的“首条”! 7、远离不良习惯 过多的高脂饮食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数增多会导致许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而性生活混乱,感染HPV则会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的增高。 8、要学会“没心没肺” 有一个有趣的研究发现,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得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会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使得癌细胞有机可乘。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关于“肿瘤君”的十大早期征兆,你清楚吗?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肤、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以触及的硬结或是不消的肿块; 2、疣或者是黑痣有明显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发、溃烂或是出血等改变; 3、持续性的消化不良; 4、吞咽粗硬物之时有哽咽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是食道有异物感; 5、耳鸣、鼻塞、头痛、重听、咽部有分泌物带血,颈部肿块; 6、持续性声嘶,干咳或是痰中有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出血,无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经不调,大出血,月经期或是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9、久治不愈的溃疡;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是低热。 总体来说,在不明原因的持续较长的时间后,就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 特别提醒:出现以上症状不一定为“恶性肿瘤”,但应当及早的就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