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久之心——【至简悟语】《达摩血脉论》显密禅解(二十九)

 莲馨妙方 2017-09-26

      

       你有没有这个信心来做这个事?


       如果禅修都不能持之以恒,那还有什么保证自己是 在资粮道上的呢?


       我们凭心做事。


【至简禅学】

决问题,离烦恼


(禅修中……)


师:

当我们保持这个姿势坐在这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见解?


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我们坐在这里禅修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有没有一个见解?


如果你没有见解,那你肯定是坐不下来的。


即使很多人看似在这禅修,也只是暂时的。

因为没有见解。


看着虚空,不要受环境影响。


这也就说明了,你的见解稳定不稳定。


如果你坐在这没有见解,那么你肯定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即使你是在社会上、在家里,面对亲朋好友,你没有一个见解,那么他们质疑你的时候,你的内心也会被动摇。


所以,你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你坐在这禅修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虽然讲过很多次,但我们每一位到这里来禅修的人,你有没有清醒的认识?


如果没有见解,我们就不会定下心来。


虽然坐在这禅修,但是如果你没有见解,你坐在这要么就会瞌睡,要么就会打着妄念。


所以,见解很重要。


这个见解不是你一时树立起来的,“啊,我要来禅修”。


而是,这个见解会把你稳稳妥妥地架在那个上面!

而不是你一不留神就又掉下去了!


所以,你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能不能让你保持做这个事情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开车的人不会一开车就开始瞌睡、要睡觉了。

因为你知道你做这个事情的规则是什么,禅修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坐在这很容易受念头、情绪的影响,那么——

你肯定就不是在做禅修的事情!


就像你在开车的时候,会因为你的念头和想法而影响你开车吗?

旁边人跟你讲话,用他的情绪影响你的时候,你会把持不住方向盘吗?

如果你很容易受这些影响,那么,你说你这个车能开好吗?


也就是,我们在做禅修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


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你虽然是坐在这禅修,但是你很容易被你的念头影响,就很容易困倦,为什么?


支撑你禅修的力量是什么?


有没有这个禅修的主观意识?


我们禅修看似不像开车。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你一走神、一受影响,肯定会有危险;

但,禅修呢?难道没有危险吗?


不仅有危险。

还取决于,你这件事情能否持久地做下去、延续下去。


你虽然坐在这禅修,你不仅会受自己念头的影响,也会受别人言语的影响。


当我坐在这禅修的时候,有没有效果?有没有作用?有没有进步?


当别人问你,你禅修有没有效果啊?你这样禅修给你带来了什么呢?


啊?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

你有没有一个见解呢?


(师反问道)


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能否理直气壮地跟他说呢?

还是别人一问你,你就哑语了,不知道怎么说?

或者是你虽然觉得这样很好,但是你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


这只能说明,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因为你自己都没有站住脚。


对于那些质疑者,你不要以为好像是我不愿意跟他说。

还是你根本就没有理由跟他说?

或者是,你这个理由,你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


我们都知道,我们到商场里买东西的时候,你把钱给他就把东西拿走了,为什么?

因为你知道,你给他的肯定是钱,不是假的。


这是一个最基本、最根本的逻辑。


至于他承认不承认,那是他的事。


因为我知道,这肯定是真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我有这个信心。


问题是,你禅修你有没有这个信心来做这个事?


当别人来问你的时候,你根本都回答不上来,那我也就怀疑了,你平时坐在这禅修,不一定是真的,你知道吗?


这个是我想要说的一句话。


就是,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见解?


有没有这个信心?


就像有的人,有家庭,过得也挺好,他这样禅修的时候,就有人问他,“你就不管家里的事了吗?”“你就坐在这禅修,给你带来了什么呢?”


你家里那么多事,你坐在这禅修,家里面人还在讲你。


你坐在那禅修,你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有没有一个见解啊?


当然,也有些人没家没口,这样就没人问吗?

也有人问。“哎~你不结婚成家吗?你不好好工作上班吗?”


当有人这样问的时候,你在这禅修,有没有一个见解啊?


如果你没有见解,那么你在这个世间,反而让别人觉得你是漂浮不定的。


那些世俗人认为你们修行人没有着落,为什么?

有家的,觉得你家也不管;

没有家的,觉得你为什么不成家。


所以,作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有的时候,见解都抵不过世俗人的眼光。

被世俗人的念头很容易轻易地就拨来拨去的。


所以,反而让那些世俗人觉得,他现在过得还不错,而你们坐在这傻乎乎的每天不晓得在干什么。


所以,自己有没有见解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有了见解,你即使不坐在这禅修,你在世间做任何一件事情,你的心,都会安定。


那个时候我们就讲,“定解”。


如果你没有“见解”,你是不可能有“定解”的。


所以,前面的见解是很重要的,取决于我们做这个事情能不能持之以恒。


你能持之以恒,那么你,就在这个道上;

如果你不能持之以恒,那么你随时会被轮回淹没。


那么,我们在这个轮回中,你有情绪、烦恼、有想不通的事,是正常的。

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被轮回给淹没了——有各种情绪、念头,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没有理由、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跟别人去交谈,或者是你在这个世间活着都没有自信心。


因为你忘记了,我们禅修是在做一个超越的事情,是在做一个瞬间超越轮回的事情!


而那些所谓的“修行者”平时,在生活中,往往是被亲朋好友压着、被轮回中的各种名和利压着、被这个世俗社会给压着。

还好,我们在座的还不是很出名,不然就会被舆论给压着,呵呵。


所以,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自己有没有信心?


当别人问你为什么禅修的时候,你有没有信心跟别人解释啊?


是你不愿意跟别人解释,还是你没有理由跟别人解释?还是你根本就没有信心跟别人解释呢?


你当然可以说,我是不愿意跟别人解释。


但,你的身、心、眼神,有没有透出你的见解、你的定解来?


还是唯唯诺诺的,自己的眼神都飘忽不定的?


作为一个要跳出轮回的修行人,你不要被轮回中的无明众生给压下去啦!或者是被他们给打下去啦!


这个“打”不是动手打。

而是一个形容。


作为修行的你——当然,这“修行”二字可能要加上双引号——可能家里人讲你两句你就开始坐在那调整自我的情绪了。

因为你受这些话语的影响了。

你这叫禅修吗?


这种调整自我情绪世俗人也能做到,不是吗?


我们都知道,小孩不听话,大人骂他几句,他自己躲在房间里嘀嘀咕咕的也能调整下情绪。

你和他有区别吗?


你修到现在了,自称自己是禅修的、跳出轮回的,但是——


修行到现在了,还很容易受世间琐事的影响,还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有的时候呢,你们坐在那不是在调整自我的情绪,就是在调整别人给你带来的情绪,每天就在忙这个事情,你这个叫修行吗?


当然咯,你也可以说你这也是一种修行。

在我这,这是要打上双引号的“修行”。

这就是你自己没有修上去的原因。


或者是,虽然你也会反问自己,现在修得怎么样?能不能修上去?有没有证悟?我什么时候开悟啊?


如果我刚才讲的这些,你没有听明白,或者你根本没有想过,你说你可能开悟吗?不用说证悟了。


也就是说,你还不能保证自己在不在这个道上。


我们讲,“五道十地”,资粮道、加行道,你至少要在资粮道上吧?

你资粮道都没有在,怎么可能进入加行道呢?


也就是说,你能持之以恒做这个禅修的事,世间的任何事情、轮回中的任何事情,都影响不了你在这个道上面的时候,你能一直保持在这个道上面,你才能“五道十地功德圆满”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动作,你自己一个情绪,是不是一下就会偏离了你的这个“道”


如果禅修都不能持之以恒,那还有什么能保证自己是在资粮道上的呢?


如斯恶人,只缘业障重故,

所以不能发信心者,不自由它也。


如果我们的这个信心,不能持之以恒,那也只能说明,我们可能也是属于业障重的。


所以,你也不要看达摩祖师所说的是专门指那些恶人业障重,所以不能发信心。


自己是不是也是属于业障重的?


因为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别人一讲你两句你就开始有情绪了;

甚至是别人没讲你,你自己坐在那想到什么事情就开始有情绪了,然后自己还郁闷好几天。


若见自心是佛,

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

若不见性,

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所以,禅修不是在于你坐在这能保持多长时间,而是——


你为什么要坐在这?


你坐在这禅修的时候,有没有见解?


你坐在这的时候,你的心,有没有定?


所以,你坐在这的时候,你有了见解,你的心能安定,那么,你就不会“见他过”,你就是“见自心是佛”,你能定定心心地坐在那儿。


你有了这么一个见解来禅修,不管你表面上是什么,是个俗人、还是把头发剃了要出家,那么你就是在做一个成佛的事。


“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我们先不讲这么高的“见性”吧,我们就讲,你有没有一个见解,你的心,定不定。


如果自己的心都不定,那你还算什么修行的人呢?


我们先不讲“定解”,我们就先讲你平时做事情的时候,你这个心能不能保持安定。


如果不能保持安定,那么,肯定就会很浮躁。


“若见自心是佛”——你有没有看见啊?有没有看见这条路?


有的人笑了,他可能看见了。

还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见,很无奈地笑了呢?


这句话不是让我们挂在嘴边上说的,不是空中楼阁!

 

是什么理由让我们来做这件事情的?

这个论点是如何成立的?

我们自己有没有把它推断一下?


“若见自心是佛”,这句话是不是假设的?它能不能成立啊?


学生:成立。


师:成立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众生皆有佛性。


另一学生:本来就是佛。


师:你和这个佛性,和本来就是佛,差距在哪里?


学生:没有见性。


师:等于没讲。那你坐在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要见性。


师:差距呢?还是没有见性;目的呢?还是要见性。

(众笑)


那你其实就进入了自我的死循环,所以,你做这个事情……

跟这句话可以说没有关系。


找出一个关系的理由来?


对吧?我想你们也都做过几何推理题,你怎么推论出来的?有各种定理。


不然你坐在这,他是他,你,还是你。你们之间没有关联。


所以,你坐在这,佛还是佛,众生还是众生。众生和佛之间,你自己都没有找出一个关联的理由出来。


也许,你越是禅修,可能还越是觉得自己跟佛越远,越禅修越觉得自己业障深重,觉得成佛是不可能的。


到最后,哎,我还是念念阿弥陀佛算了。


那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佛与众生之间的联系,有没有建立起来过?


你坐在这的时候,反而每天信心的火焰在“咔咔咔”往下降你知道吗?!


学生:众生与佛在见性上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这个关联就是众生与佛就是无二无别的,不是在于见不见性的问题。


师:我想有人可能还能记得他们学的几何的一些论证。

你做这个事情,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你怎么来证明的?

怎么来证明你的可行性?


就像众生和佛之间,也就是你做这件事情的理由是什么?


这个理由能不能让你站住脚?


还是别人一推、一晃,甚至是还没推你,你又自己跳下去了?


就像人家跟你讲,你禅修有没有用啊?


然后你就“好好好,你说没用就没用吧,反正我就做这个事。”


如果你觉得有用,你难道讲不出理由吗?


如果你连自己禅修的理由都讲不出,那我就不好说你禅修到现在有没有作用了。


你拿着钱去商场买东西,别人说你这个钱是假的,你就“好好好,那我不买了。”我不买总没有事吧?不会被人说吧?

呵呵,你能不能这一辈子都不买东西呢?

是什么意思能听明白吗?


当一个人、两个人这样跟你说的时候,你说我不吱声,我就这样,可以。


当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然后你就开始抬不起头来了,开始睡不着觉了,然后你坐在那看似禅修,实际上昏昏沉沉,然后算了,我还是睡觉吧;无聊了怎么办?算了,看看电视吧、逛逛商店吧……


就被这个轮回无情地打压下去了。


禅修,那只是曾经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想法是不是?


呵呵!


但,现在想想看,哎,可能念阿弥陀佛的力气都没有了。


看着别人信心满满,又是禅修、又是学佛、又是放生……自己呢?躲在房间里沉思、烦恼、流泪。


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情绪啊?


可能那个时候就觉得,天底下最孤独的人就是自己啦!

呵呵!


所以,你坐在这禅修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你能坐在这禅修?


你自己有没有见解?


休息一下……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我们就吃吃东西休息一下吧……


大家先回去理一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不然你这个事情就不能持之以恒,也就不能长久地去做了。


我也不是让你们给一个承诺。

就算你现在给了承诺,但是你并没有一个见解,那么你日后还是会敷衍、马虎、不认真。


所以,你做这件事情,你自己有没有一个见解,很重要。


这不像是一种誓言,啊我答应你的,我必须要这样做。


我曾经也说过,在轮回中,我们有过无数次的海誓山盟。

但是,你现在能忆起的,有哪一件呢?


所以,我们凭心做事。

我也不会用藏传佛法里面传统的那种誓言来吓唬大家,啊我们这个有誓言的。


当然,我们现在谈论的也是誓言。


这个誓言是什么?


前佛后佛,谈论的都是这个誓言。


呵呵。


过去无量劫的佛、未来无量劫的佛、现在无量劫的佛,谈论的都是这个誓言……


(未完待续……)


>>内容选自多杰师《至简禅学》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