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丹亭》的女粉们——冯小青与“三妇传奇”

 红窗残影 2017-09-26

《牡丹亭》的女粉们——冯小青与“三妇传奇”

《红楼梦》写到,林黛玉在悠扬的笛韵中偶然听见几句昆曲,忽而“感慨缠绵”,忽而“点头自叹”,忽而“心动神摇”,忽而“如痴如醉”。引起林妹妹感叹神驰的,就是《牡丹亭》中描写杜丽娘伤春的名句。

明代名噪西湖的才女冯小青,也曾是《牡丹亭》的痴心粉丝。她正当青春妙龄,就含恨死去,在她的遗稿中发现有一首读《牡丹亭》的绝句: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四百多年前的1589年,戏剧大师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传奇一经初版刊行问世,就立刻获得成功,“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引起一系列的社会“轰动效应”,在青年女子中更是风靡一时,并由阅读《牡丹亭》而获得异常的慰藉。

进入美国学者高彦颐视野中的冯小青,正是这样一个在浪漫作品中寻求心灵安慰的女粉。为小青所钟爱的《牡丹亭》,正是当年的流行读物,读者多是中产之家的少女少妇,于闺中捧读此书,读到凄婉处,常常泪洒鲛绡。从上面这首《怨题》诗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一个孤独的女子在四顾悄然冷雨敲窗的深夜,百无聊赖中挑灯捧读《牡丹亭》时以泪洗面的伤心沉醉模样。

除冯小青之外,最典型的《牡丹亭》痴心女粉,要算是被高彦颐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出版的女性文学批评著作”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作者“吴吴山三妇”了。

  “三妇传奇”之一的陈同(约1650—1665),生活在黄山。像同时代的其他年轻女子一样,陈同也迷恋着由《牡丹亭》所唤起的爱情世界,成了此剧的一个戏迷。她几小时几小时地校对、改正江南书商承印的《牡丹亭》不同版本。一天,陈同从她嫂子手中得到了一个权威版本,它是由属于剧作家汤显祖本人所有的书坊发行的。她便开始在页边草写充满禅式顿悟的评语。

  陈同在罹病后仍熬夜读书。母亲担心她的健康,夺走并烧毁了她所有的书籍,包括她的珍藏本《牡丹亭》的第二卷。但陈同的乳母救回了陈同枕函的第一卷。她竟死于其婚礼行将举行之时。陈同死后,她的乳母将这部书带到了其未婚夫吴人的家中,并卖给了他。

  吴人是一位有些名望的诗人,居住在景色优美的杭州郊区古荡西溪,与著名剧作家洪升、杭州诗社成员毛先舒属同一社交圈中。吴人本身也是一个戏迷,他很喜欢陈同留在《牡丹亭》页边的那些评论,对第二部分消失在炉火中感到非常惋惜。

吴人很快迎娶了另一位清溪才女谈则(约1655—1675),她也像陈同当年那样喜欢这部剧作。谈则牢记了陈同的评注,并以陈同的精神完成了第二部分,她将自己和陈同的评注手抄在一个原版《牡丹亭》的页边。谈则将这个本子借给了她的侄女看,但她很低调,假称这些评论都是他的丈夫所作。侄女让其塾师看了这个本子,很快,杭州的文学圈都在谈论吴人对《牡丹亭》的评论,但吴人本人却非常坦白地承认了真正的作者为谁。

在婚后的第三年,即1675年,谈则也死了。十多年后,倒运的吴人第三次结婚,新娘又是一位古荡才女,名为钱宜。她也是通宵阅读《牡丹亭》及两位“姐姐”所写的评注。钱宜非常渴望保存这本女性手稿,她对丈夫说:“宜昔闻小青旨,有《牡丹亭》评跋,后人不得见,见冷雨幽窗诗,凄其欲绝。今陈阿姊已逸其半,谈阿姊续之,以夫子故,掩其名久矣。苟不表而传之,夜台有知,得无秋水燕泥之感,宜愿卖金钏为锲板资。”钱宜设法说服丈夫,在三妇的名义下,重新发行有她们评论的《牡丹亭》,甚至不惜变卖她的珠宝以资助刻版和印刷。结果,终于在1694年出版了《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洪升的女儿和蕉园七子所作的序、跋,为此书增色不少。

如同高彦颐所说,《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的中心即是对“情”的深信,这种情包含了浪漫之情和性欲之情,情是给人类生活以意义的崇高感情。陈同从开始时就为这一主题定下了基调。《牡丹亭》中有这样的台词:“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对此句,陈同的眉批写道:“情不独儿女也,惟儿女之情最难告人,故千古忘情人必于此处看破,然看破而至于相负,则又不及情矣。”钱宜又补充道:“儿女英雄同一情也,项羽帐中之饮,两唤奈何,正是难诉处。”这些女性肯定“情”是一个支配着所有人类关系的中心准则。

 

    像小青以及“三妇”一样的“情迷”女粉的确不乏其人,其痴迷的程度真是到了断肠的地步。

    扬州女子金凤钿,对《牡丹亭》“读而成痴”,日夜展卷,吟诵不辍。据记载,她给汤显祖写了一封满含深情的书信,大胆地表露“愿为才子妇”的心迹。此信辗转耽搁,等汤显祖收到情书赶往扬州时,金凤钿已经辞别人世了。她在弥留之际曾留下一个遗愿,要求用《牡丹亭》一书来殉葬。汤显祖感动之余,特意停留在扬州为她料理后事,达一月之久。

    娄江(江苏太仓)女子俞二娘,酷爱《牡丹亭》,“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她赞美《牡丹亭》说:“书以达意,古来作者,多不尽意而止,如'生不可死,死不可生,皆非情之至’,斯真达意之作矣!”而俞二娘也是以梦为真的,她说:“吾每喜睡,睡必有梦,梦则耳目未经涉者皆能及之。杜女固先我著鞭耶!”她十七岁就“怨愤而终”。有人把俞二娘夹批过的《牡丹亭》送给汤显祖。汤显祖读后感慨万端,写下了两首五言绝句:  

 

    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

    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

 

    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

    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杭州女艺人商小玲,以色艺著名当时,尤其擅长演《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据说,她因为不能与意中人结合而郁郁成病。每次上演《牡丹亭》“寻梦”、“闹殇”几出戏,她都如同身临其境,格外触景生情,缠绵凄婉,泪痕满面。在一天演“寻梦”,当唱到期“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时,她竟随声扑倒台上。春香的扮演者上来一看,商小玲已经断气了。

    “岂独伤心是小青!”这种社会的及文学的现象,颇值得玩味。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被封建主义严厉的“闺禁”憋得喘不过气来的妇女们,从反叛封建礼教的《牡丹亭》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牡丹亭》的全部力量,尽在一个“情”字之中。杜丽娘就是一个殉情的典型。“小青”一类的“情迷”女粉们追随着杜丽娘,同样为情而死。

    联系冯小青的身世,就不难明白,她究竟为什么对这一传奇名作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小青名玄玄,扬州人氏,母亲是一位女塾师,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她天资聪慧,能诗善画,妙解音律。十六岁时卖给武林士人冯千秋为妾。正室夫人心怀妒恨,时加凌辱折磨。她被迫安置在孤山别墅独居。当时,有一位叫杨淇园的进士同冯家沾亲带故。杨夫人对小青的处境极表同情,时常借书给她阅读,并想为她设法,让她远走高飞。但小青相信“命如一叶”,命该如此,执意不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一个弱女子,又怎能冲破封建礼教重重罗网而投奔自由的前程呢!后来,杨夫人随丈夫北上。小青孑然一身,更显得凄凉寂寞,以致抑郁成疾,年仅十八岁就辞别了人世。

她在奄奄一息中,尚在病榻上吟诗数首。在一首《自题》诗是这样写的:

 

    稽首慈云大士前,不生西土不望天。

    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小青的悲惨遭遇,只不过是成千上万受封建礼教禁锢戕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她的酸楚的诗歌,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声,反映了明代妇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作者难以名状的心境是多么沉痛,情感又是何等纯真啊!

    冯小青生前的作品当不在少数,但死后尽为粗悍的大妇所焚。然而,有包杂物,却遗留在老妪小婢那里,其中保存了一部分诗作。她的残稿被题名为《焚余草》,包括古诗和词各一首,绝句十首,《与杨夫人书》一篇。她的绝句特别受人称赏,后人评它“轻茜清新,离绝作家蹊径,出自慧心女郎无疑……”

    说是“无疑”,是因为“有疑”。对小青的作品是不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甚至有没有这么一个才女,也是大有怀疑的。

    从一开始,对小青的真实性就有过激烈争论,以致小青的身份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据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考证,小青的丈夫是冯云将的儿子。名妓柳如曾在1638—1640年间于西湖旅行时,造访过冯云将。当冯云将86岁时,柳如是的丈夫、诗人和学者钱谦益(1582—1664),称他是一位五十年的老友。冯云将与小说家李渔(1611—1680)也是朋友,李渔曾与他探讨过诗歌。小青的娘家姓冯氏,恰与其夫家之姓相同。

    甚至,连冯云将的朋友们也认为小青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比如钱谦益就写道,小青的传记和诗作是某位谭姓学者为消遣而编造出来的。他还说,小青的名字是基于“情”字的两部分创造出来的。这就促使学者施愚山(1618—1683)决定展开调查。施愚山有一位朋友住在杭州,并认识冯云将的父亲,他证实这个故事确是真的。即便是调查者施愚山,也流露出了小青作品可能被男性作家润色过的想法。他在文章中说:“客问小青固能诗,恐不免文人润色。”他的一位杭州朋友则笑着回答:“西湖上正少此捉刀人。”

    到了十九世纪,冯小青墓的再建者、杭州诗人陈文述认为,钱谦益是出于重视来自冯云将妻子家庭的请求,才窜改了这些记载的。陈寅恪更指出,按《礼记》,纳一位同姓之妾是犯忌的,但冯云将确实这样做了。陈寅恪认为,钱谦益是为了包庇他的朋友对礼教的僭违。

    正如学者所说,不论小青是真是假,明末清初时对钱谦益理论的迅速接受,显现出了男性中普遍存在的对女性文学造诣的不信任。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也同样遭遇到了不信任。它最初是出于谈则的谦逊,而在其丈夫吴人的名义下于私人间流传的。重新在“三妇”名下发行,便遭人嘲笑和质疑。吴人为三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辩护,但也承认拿不出书面证据。他解释说,在两次不同的偶然事件中,陈同和谈则的手稿都毁之一炬。

    因为厌烦了对三妇文字真实性做无止无休的辩解,他便只好采取了“信不信由你”的态度。“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他不想再为此多费口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