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穷观念,毁掉了你的下一代

 半梦书斋 2017-09-27

小猫导读:

生活穷穷一时,心志穷穷三代。常常被长辈教导要节约的孩子,以后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恶性循环。连花上一分钱都带有一种负罪感,即便哪天一步登天,也会变成童话里的守财奴

贫穷是很可怕,但可怕的并不是仅是没有钱

而是沾上穷就应该花钱负罪的毛病

我们从小到大,肯定听过这些话:

“孩子,我们家要买房子,别买这么贵…买了能干嘛,又不能吃”

“咱家也不富裕,不能跟其他人比较,能够吃饱喝饱就行了”

….

在某档综艺节目中,有一个观众说:

我是个读大二的女孩儿,在这个新鲜的校园里,形形色色的人中,我想注重一下自己的外表。所以,在条件合理的情况下给自己添置了一些靓丽的衣物。虽然谈不上高档奢华,但也是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牌子。

但是,父母却不这么认为。学生,就应该穿着朴素,鞋子还是好就能穿,衣服没破就凑合。

贫穷观念,毁掉了你的下一代

最后,她委屈的说:我只是想在最美的年华里,展示最美的自己。

1

有的父母认为,灌输这种穷则节约的观念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节约

我们容易把穷和节俭混为一谈,但是:节俭是美德,而穷是一种观念

父母往往与子女秉持着不同的消费观念,这很正常

上周,因为自己买了一双新鞋与父母发生争执。小李说:

“以前总以为父母穷,是因为没钱,现在发现穷,完全是因为习惯。”

在父母眼中,鞋子衣服没破就能继续穿,出门不打车,平时吃饭家里吃饱就ok。

不可否认,这样的消费观念并没有错

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省钱高这种做法是否太过迂腐。

贫穷观念,毁掉了你的下一代

节约本是美德,可凡是要讲求一个度。不然,节约变成一味的抠门

孩子不给零花钱,买东西斤斤计较,孩子在心理上不能得到该有需求

当孩子长大一后,继承了这种思想,总觉得一省再生就能给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一切的节省,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价值。做个体检不愿意,买个保险还生气。

自找苦吃从来不是美德。

斤斤计较,爱贪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襟博大的孩子。

常常被长辈教导要节约的孩子,以后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恶性循环。连花上一分钱都带有一种负罪感,即便哪天一步登天,也会变成童话里的守财奴。

2

朋友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所以她妈妈过得很节俭

每次买菜都会要求别个多送点,难得买一次水果,也因几毛钱跟摊主争执

有时候,带着姐妹俩去公园玩耍,也会想着办法进行逃票。某年六一儿童节,朋友想再去公园坐一次碰碰车,也是骂骂咧咧去的,当然只买了一个人的票。

结果,那天正好遇见同学,妈妈认出之后,一直跟同学抱怨:才来没两天,今天又来。

那个时候,我相信她肯定很尴尬和委屈。但,却不敢开口。

贫穷观念,毁掉了你的下一代

成年之后,妈妈过来跟她一起生活。

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妈妈的思维却一直无法改变。

每次带孩子出去吃饭,玩耍,她妈妈都会说浪费,掉在地上的水果也拿起来吃。

虽然,经过很多次的沟通。但是并没有什么用。

终于,有一天朋友自己的孩子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园。本来已经买好的三张票,在她妈妈的一再要求下退掉了两张,就这样带着孩子从人群中混了进去。

尴尬和羞耻,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

回到家,朋友终于爆发了:

妈,现在我们已经有钱了,不需要在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偷偷摸摸,我们需要的是自尊!

有太多的父母,如朋友的妈妈一般,即使贫困的状况已经改善,贫困的思维却无法改变。

但正如网友说得那般:“在同一个地方吃同一种苦,其实是种愚蠢。”

3

《鹦鹉螺》杂志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 Why PovertyIsLike a Disease )的文章来分析贫困心理。

表面上看来很成功的人,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虽然家庭和睦,事业成功…却常常产生质疑,焦虑,讨厌小孩。总觉得钱还没有攒够。

《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指出:长期处在贫困之中的人,会对生活中的困难反应过度,无法考虑长远打算,特别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

同样,《今日心理学》也有一篇文章表达了这一观点---穷孩子难翻身

为什么?

穷孩子因为贫困,不仅仅缺少金钱,更缺少了家庭的认可和支持。

处在聚居的环境下,难免出现攀比的心里。但,没能给还是树立好正确的认知,这种贫困只能给孩子带来无尽的阴影。

还记得之前火爆的《人民的名义》?赵德汉贪污整整的一面墙,却一分也不敢花。在事败之后,他说: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贫穷观念,毁掉了你的下一代

穷怕了,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成长?

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总会有一种匮乏感,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稀缺心态”,即“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

因此,从小接受”缺钱“的观念,物极必反,孩子以后很可能行程”盲目的拜金“,最终走上一条不归的道路。在社会中,迷失正确的放向。

生活穷穷一时,心志穷穷三代。

4

当然,花钱并不是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得根据自己的条件而定,用物质优化自己的生活。

就好比:十五块钱的衣服和一百五十的衣服,一千五百的衣服….

太过于节俭的人,想到的并不是款式,质量,而是价格为先,我穷,我还是穿差一点。即便是喜欢贵一点,也不敢出手,买了是一种奢侈的浪费。

当然,我不是苛责父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省钱,是为了孩子。他们想给孩子买房子压力小一点,生孩子的压力小一点,为了孩子情愿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

但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生活是,适度消费,才更有乐趣。

5

比省钱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财商教育。

穷人不是在受穷,就是在怕穷。有了钱也不敢花、不会花,并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下一代。

我亲眼看到一个开诊所的爸爸,在商场大声对孩子说,这个玩具我们买不起。孩子哭了,赖在那里不走。

他虽然有钱,但拒绝做任何事情的理由都是不划算、买不起。

我建议他跟孩子说明一下理由,比如这个玩具还不适合现在的年纪或者买其他的;假如确实有点贵,可以让孩子用劳动,成绩,表现等方式来鼓励孩子来获得。更或者,用几次的购买机会换取这一次。

“付出劳动,必须获得回报”,犹太人建立起“有偿回报机制”,让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来换取零花钱。

所以,我们总告诉孩子我们买不起,我们家里条件不好,他就会产生“穷“的思维,甚至一辈子的自卑”。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在一个故事中说,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这里的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还包括生活中的压力感和自卑心

穷养本身并不是问题,怎么穷养,才是问题。

真正的穷养,是让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就得付出,即使生活不富足也不要丧失勇气;而不是跟孩子哭穷,让他过早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辛酸,为了金钱抹杀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应当教会他如何“给予”和付出,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自食其力,自信而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