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名师讲堂】第92讲“中国画品鉴及东方美学”精彩回顾

 男得糊涂888 2017-09-27



九州书院国学名师讲堂历时八年有余,今至已举办92讲。本次讲座于2017年9月24日下午圆满结束。在这里我们要再次感谢当代美术家李钢教授在百忙之中,莅临九州书院行者思享会--国学名师讲堂。


李教授从“儒、释、道”三家之根的“心性涵养”角度出发,讲解了宋代山水画的特有意境。讲座现场还进行了笔墨演示,通过宋人山水的画树方法,直观解析了宋人的用笔和用墨法。同学们不仅在讲座中收获了关于东方美学的理论知识,还通过欣赏展示在讲堂的历代名家名作,直观了解到中国两宋山水绘画的独特魅力。并观摩了老师关于“宋人山水的画树方法的笔墨演示,学习到了宋人的用笔和用墨法,满载而归。




主讲
嘉宾



李钢 教授


李钢,美术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科负责人,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所所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国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出版有《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文脉与设计体用》、《一心不乱》、《林泉之心》、《李成、郭熙、王诜》、《写意山水画法》、《中国历代山水画技法评析》、《设计素描》、《速写过关三大诀窍》等论著。在《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科技与出版》、《编辑学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曾多次荣获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等奖项,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材一等奖、专著最高奖、烛光奖、东森科研奖等。



讲座
内容



李钢教授首先梳理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并通过实体画作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设计之美。从秦代的“四渎五岳列国图”画法,到汉代的“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的人物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老庄玄学的影响,人们对宇宙人生价值的重新设定,带动了对文化艺术的重新认识。汉末魏晋的佛学东渐,使佛家的心性思辨引导了山水绘画的发展。晋代山水画理论渐趋成熟,并且在绘画上极力表达出由自性而发的宇宙气化天机之动。


     

李老师着重强调了三家文化之根的“心性学说”与绘画,特别是山水绘画之间微妙的“体、用”表达和“理、事”关系。心性内涵成为了文学艺术精神的中心命题,并一直伴随着山水艺术的发展。


他举了著名画家顾恺之和戴逵父子的例子,说明晋人对三家心性融合后的思想体验,以及在山水意境大美上具体化反映的“涤除玄鉴”、“坐忘”、“反求诸己”等具体心性修为下的宇宙谐和气化的思维和时空观。



接下来,李教授细致地讲解了“灵动飞扬之线型与宇宙谐和气化的体用表达”、“书写线型、物形气化与宇宙谐和气化的体用表达”、“平铺式构图与循环往复的时空观的体用表达”、“转粗犷为谨细的画风与晋人心性的体用表达”、“晋人清淡的设色审美与晋人心性的体用表达”等主题。



中国绘画之美在于意象造型。李教授以李唐《万壑松风》、郭熙《早春图》、展子虔《游春图》、李思训《江帆楼阁》等历代名家名作为蓝本,向我们讲解了中国文人画的“道生于技”、“象外生境”、“三远法构图”等,并传授给学员如何欣赏历代名画的相关知识。



山水绘画是由“心念”而发,颐养出天地大心大我,通于宇宙气化谐和的生命意识,从而绘就出人、我的共性与共识下的宇宙人生的终极追求。是凡夫从心性上不断修为,借助绘画这一艺术形态终达明心见性的修为过程。


历代山水同样在艺术精神与图式上本质传承了前人心性思想,以及上古山水中的心性表现与技法图式本质。艺术家在平时不断的“心性”颐养下,通过学习前人技法图式→借助“自然之形”→找到“自性”→由“自性”体证而自然外显于绘画→促进自性境界的提升的循环往复的“心性合一”的过程。




李教授认为,“心性概念”发展集中在两宋时期,这是儒家的心性理论全面展开讨论的时期。融合后的心性内涵,也是两宋文化思潮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与中国绘画如同“母体”与“子用”的体用关系,文化精神内涵时刻反映在绘画之中,而绘画又敏感地反映着文化内涵在不同时期的微妙转换。


“林泉之心”是回归了的原初本性,是人、我精神的共识与共需。由上古发展而来的心性体系,使得中国山水绘画从一开始就带有这种由“心性”自发地表达宇宙天地谐和气化的“法尔如是”特征,并始终贯穿着山水绘画的发展。“林泉之心”与“心性内涵”的源流关系,正是三家“心性”内涵具体在“李、郭、王”绘画上的折射与指代。



培养“林泉之心”,以意生象,气韵生动。李老师还现场临摹范本,从笔墨纸砚到骨法用笔,讲求虚实相生,抑扬顿挫。最后强调作画首先要临摹大家之作,之后方可随心所欲。此环节使同学们得以直观观摩老师作画,对以上讲座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山长
总结



最后,李钢教授将现场画作赠与九州书院,山长谭耀华先生做了总结发言。谭先生首先感谢李钢老师的到来及精彩讲座,并对此次讲座中丰富多样的讲解形式给予高度赞扬。同学们不仅在讲座中收获了关于东方美学的理论知识,还通过欣赏展示在讲堂的历代名家名作,直观了解到中国两宋山水绘画的独特魅力。并观摩了老师关于“宋人山水的画树方法的笔墨演示,学习到了宋人的用笔和用墨法,满载而归。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谭耀华山长与李钢教授合影留念



九州书院国学名师讲堂,每月一讲,礼请国内顶级名师、百家讲坛嘉宾、著名学府学者教授、硕儒居士莅临,内容汇聚“文、史、儒、道、法、易、兵、禅、医、乐、艺术”精华,百家哲学之思、做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妙、子女教育及国学艺术的涵养与鉴赏,包括艺术鉴赏,音乐,戏曲,养生调理,禅修,祭祀等文化体验活动。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诚邀您加入行者思享会--国学名师讲堂,与我们一起走在修行的路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