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是世界避孕日,真的太孤陋寡闻了!

 此用户不可见 2017-09-27

生育是人类的本能,其乐无穷的啪啪啪所带来的,是无比崇高的繁衍后代、延续种族,为毛要避孕?

波叔摆出严肃脸:因为无休止的生育给女性带来痛苦,这一点看波叔之前写的无痛分娩就知道;避孕这件事,是女性对自己身体支配权的体现。

当然了,避孕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你们都懂的。

有人说:既然意义那么大,那就只剩下实际操作的技术性问题了,波叔教教我——怎么避孕?

咳咳,波叔是通古晓今的人,首先要捋捋这件事古代是怎么干的。

古人有避孕意识吗?

他们是怎么避孕的?

宫斗剧里藏红花之类的滑胎堕胎药物靠谱吗?

现在流行的避孕套又是谁发明的?

……

其实,古人跟我们一样,也是有避孕意识的。

现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决定什么时候生、生多少、怎么生,就说TT吧,杜蕾斯、杰士邦、冈本……都耳熟能详(波叔是不是无意中透露了什么?)。

但是在古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其实古人和我们想得差不多,采取的方式也是“御敌于外”,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战场设置在女性体内。

在古埃及,女性会把合欢树叶捣碎,混上纤维和蜂蜜,塞在阴道里……以阻碍精子进入。

遥远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方式:用丝质油纸、破布团等塞入女性体内作为屏障。

古代犹太人用的则是新鲜柠檬,他们把柠檬掏空,做成一个“子宫帽”,不仅因为柠檬能阻挡精子,他们还认为,酸酸的柠檬汁可以杀死精子。

这就像打仗,设置工事,让敌军难以前进。

呃……先不说这种方式管不管用,但是女同胞不舒服,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到后来,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逐渐被人们抛弃了。可能是效果不佳,人们开始转换思路,向男同胞“动手”。

这就是现代TT的雏形。

鱼鳔、羊肠、油性丝绸……这些材料,都被用来做避孕套,阻止精子的排出。

这下子是舒服多了,但是有一个大毛病——

贵啊!

这种套,做一个得花几天时间。想想也是,总得先把鱼鳔洗干净、晾干、等鱼腥味消了吧。

成本这么高,谁舍得用完就扔呢?都是重复利用,洗完再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用到破。

所以能用上这种奢侈品的,基本上都是王公贵族。这是隐秘的身份象征。

但他们都是悄悄用,不敢声张。一来这是床笫私事,二来欧洲笼罩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下,教会是反对避孕的。

直到16世纪,天主教会没落了,避孕禁令才有所松懈。这对社会是一个进步,因为即使是这么初级的避孕套得到普遍使用,也可以有效预防在欧洲肆虐的梅毒等性病的传播。

需求增大,自然有人站出来改善产品。

意大利解剖学家加布里勒·法洛比亚(Gabriele Falloppio)把化学溶液浸泡过的亚麻布覆盖在阴茎上,并且用丝带系紧——嘿,度身定做的TT,高级。

这种布料TT,有个非常霸气的名字:

亚麻布制成的剑鞘

TT进化史上,英国王室可是要记上一笔。

17世纪的英王查理二世,风流成性,为了能尽情放纵,他就让自己的御医Condom,发明一些方便使用、舒适度高的保护套。

噔噔噔噔,Condom医生就用了小羊的盲肠做了一批,献给国王。其中最薄的只有0.038毫米,哇,丝般的质感,又轻又薄。

查理二世高兴坏了,就给Condom医生封了爵。

喏,你知道为什么避孕套的英文是condom了吧?

虽然用动物内脏来做TT,听起来有点奇怪。

但是!

就在去年,一个在200年前用羊肠制成的避孕套在欧洲某拍卖网站上,以472英镑(约合4300元人民币)的价格被拍走,成了史上最贵TT。

来欣赏一下本尊:

竟然还有人收藏这玩意?

英国《镜报》就说了,这枚避孕套相当稀有,非常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一枚用羊肠做成的古代避孕套是有标志性意义的,它给我们研究人类进化历史提供了更广的视角。

所以你用过的那些TT,放到200年后,波叔相信也具有同样的价值。

你习惯用的那种橡胶避孕套,真正的出现还得在橡胶硫化技术出现之后。

1839年,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发明了硫化橡胶的方法。这可是革命性的进步:橡胶薄,安全性高,制作工艺简单,可以大批量生产,总算把TT的成本降了下来。

从那时候开始,避孕套更加普及,它也从一件非常私人的物品,变成了一种大众消费品。

各种质量、各种尺寸的TT,在酒吧、理发店、露天市场和剧院里出售,遍及整个欧洲。

20世纪以来,用蓬勃两个字来形容TT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点没毛病。

1919年,天然乳胶避孕套以及配套的自动生产线出现,更薄、更结实,同时还没有了刺鼻的橡胶味,大受欢迎;

30年代,乳胶最终取代橡胶,成了避孕套的制作原料,避孕套的批量生产时代由此开始;

从80年代开始,避孕套成了防范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90年代,女性避孕套在欧洲上市;

还有各种各样的彩色TT、果味TT,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令人眼花缭乱。

你用过哪些很特别的TT?敢留言告诉波叔吗?

说了那么多TT的事,别忘了还有别的避孕方法。

最彻底的,就是结扎:通过手术,男性把输精管扎起来,女性在体内安装节育器。结扎可不是阉割,人们不会丧失第二性征,也就是说,男人不会不长胡子,照样可以避孕。

除了物理避孕,药物避孕也逐渐成熟。

在古代,为了避免怀上孩子,人类也是操碎了心,甚至不惜拿命拼——

喝藏红花、喝含铅的打铁水、喝小剂量的剧毒水银、吃泡在酒里的海狸睾丸、吃大象的臭臭……

别说是打掉孩子,这种吃法,分分钟搞到小命都没有。

之前人们知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就会导致怀孕。到了1827年,科学家才发现卵细胞的存在,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常说的安全期避孕法

其实,避孕药的出现,要比避孕套晚得多。一直到1955年,世界上第一种口服避孕药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亮相,两年之后才被批准在市场上销售。

当时这种药是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的,1960年才正式被批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

甚至在1972年以前,美国未婚女性私自服用避孕药物,是一种违法行为。

都知道,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如何合理地控制人口,从古到今都是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

中国妇女近百年的避孕史,实际上也是整个时代的反映。

有些特荒诞的,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比如50年代流行吃生蝌蚪:

大约是五几年吧,反正是才解放那会儿,俺生了三男二女。那一年夏天,有人说生吃蝌蚪能避孕,人传人,报纸上都登了。俺不认字,是个睁眼瞎子,不相信,俺村的村长在会上念了,俺就信了。俺寻思,这白纸黑字的,还能诳人?俺村的几个妇女去那儿捞蝌蚪吃,边捞边吃,还说笑话。俺也去了,用竹篮子捞,一篮子能捞上百个。起初俺不敢吃,恶心,后来看人家都吃,再寻思他爹夜间的样子,就狠狠心吃下去。

结果没用,还是怀孕了,丈夫还问“咋回事儿?那蝌蚪你是不是没吃够数?”,她没好气地说,全村的妇女,数我吃得最多了。

70年代呢,有人把居委派来的避孕套煮来喝:

打那时起,娃他爹想要俺的时候俺就把那套套煮一个喝。过了一个月,俺没见红,又过两个月,俺肚子鼓起来了,怀上了。妇女主任找上门来,责备俺说:“给你的避孕套,你没用是咋的?”俺说:“一个没浪费。”妇女主任一听俺用的方法,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说:“你这个用法,恐怕全中国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现在随便进一家便利店就能买到TT的你们,是不是像听神话一样?

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王小波在《白银时代》中描述过一种国产TT的状态,很是令人沮丧:

“这些日子他们都用国产工具凑合。那种东西是再生橡胶制的,像半截浇花的管子,有人叫它皮靴,这是指其厚,但是当鞋穿稍嫌薄了点。又有人叫它穿甲弹,这是指其硬,打坦克又嫌稍软。用之前要煮半小时,但是年轻人未必能等。假如他们不堪忍受,什么都不用,就会怀孕……”

波叔以前读的时候,以为这是编的段子。直到后来工作了,有一次单位在三八节发过节用品,不论男女员工,人手一盒。三八节为什么发这个过节,本身就挺费解。更令人发指的是,波叔一细看生产厂——本地轮胎厂出品。后来波叔就离开了那个单位。

这样的TT,你们用过吗?

到了今天,人们生育的观念在不断发展,之前的多子多福一说,已经不流行了。即使放开二胎政策,很多父母也没有选择继续生育。

避孕,这个看起来非常私人的话题,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孩子的多少,往往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形态;

人口的多少,往往能影响整个地球的形态。

戴套、吃药、动刀,人类在控制生育这条路上,不断探索,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更重要的,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类利用智慧对抗生理局限的漫漫长路。

也是人类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的漫漫长路。

走在这条路上,有痛苦,也有快乐。

在这条路上跋涉多时的你,有什么私人故事吗?有胆量的,留言告诉波叔。

今日心情 优生优育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