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野战军当年真的是靠刘邓的“分水珠”渡过淮河的吗?

 秦岭之尖 2017-09-27

淮河边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中原野战军被滔滔的淮河水阻住了去路。就在这个时候,中原野战军中一位名叫刘邓的高人拿出一颗分水珠施法,结果淮河水立刻被从中间分开,中野大军人脚不沾泥,马不湿蹄地就渡过了淮河。

这个传说当然不是真的,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传说反映了当年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在渡过淮河时的传奇经历。实际上刘邓大军渡过淮河的经历确实充满了传奇,甚至还有部分“老天爷”的因素,因此在百姓中才出现了神话传说。

1947年,刘邓大军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艰苦的行军作战,刘邓大军进抵淮河并迅速控制了两岸的渡口,淮河也成为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道天然障碍。此时国民党军的追兵已经迫近,刘邓大军如果不能快速渡过淮河,局势将非常危险。

当时中野只找到了少量的渡船和竹排,无法迅速渡河,因此刘伯承元帅向先头部队询问能否徒涉过河或者架桥。结果先头部队的回答是:根据当地老百姓的介绍,淮河此时洪峰多发、水位很高、河面又宽,无法架桥,徒涉更是不可能的。

但刘伯承元帅发现这些回答基本是经验之谈,并没有真正测量淮河的水深。刘伯承元帅亲自到淮河岸边测量水位,发现河水并不深,完全可以架桥,当即下令架桥渡河。而在部队正忙着架桥的时候,刘伯承元帅突然下令停止架桥,准备徒涉。

当时中野的一匹战马不知为何突然冲进了水里,饲养员也被这匹马给带到了水中。正当大家准备施救的时候,竟然发现饲养员和他的马没有被淮河水淹没,而是平安地到达了对岸。正在测量水位的刘伯承元帅相距不远,正好目睹了全过程。

于是刘伯承元帅便下令改架桥为徒涉,用最快的速度渡过淮河。中野渡河的先头部队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徒涉渡口,并在河面上留下了徒涉路线的标记。后续部队则沿着这些标记,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迅速渡过了淮河,胜利到达了大别山区。

有趣的是,在刘邓大军成功渡河并清除标记后不久,淮河的洪峰突然到来,导致水位骤然升高。追击而来的国军想跟刘邓大军一样徒涉,结果当场被河水淹没了不少人,只得望河兴叹。刘邓大军利用两次洪峰的间隙渡过淮河,此事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天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