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饼妈育儿流水账——我这样让孩子自己收拾“残局”

 哇卡小松 2017-09-27



本文讲述一个最近的生活实例(斜体小绿字),穿插饼妈的一些叨叨。


有一天,刚吃完午餐,我和2岁的饼饼两人在家,我要上厕所(捂脸),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客厅,就开着卫生间的门,张着耳朵听着动静,这种无奈恐怕自己带过娃的都懂的,就不表了。


过了一会儿,他拿了个宝宝酱油瓶来到卫生间门口,问:“妈妈,这是什么呢?”。

不好,酱油瓶没盖盖子,里面还有半瓶酱油!

(未完待续……)

此时内心的冲动

一把抢过酱油瓶:

这个你不能拿,

一会儿洒得满地都是,

快给我!”。


是不是好熟悉?

如果在平时,我或者家里其他大人有可能就这么做了,但眼下他们不在家,我又不方便。


所以,这是个美妙的偶然,给了我一点时间思考,打破常规的习惯性反应。


就按照内心的冲动来做,似乎也并没什么不好:

至少在眼下看来最省事,防止家里变得乱糟糟,而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并且避免了对“闯祸”的孩子发火的可能性。


这么做有什么坏处吗:

其实我也无法铿锵有力地说出什么明显的坏处,但我想,可能(我只是说有可能)孩子会感觉自己在妈妈眼里是无能的,只会坏事,因此不利于建立自尊;


也有可能,孩子因此发现了一个吸引妈妈注意、让妈妈慌张的好办法,举一反三地用在任何想要吸引大人注意的时候。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这方面都是天才,你对事情的反应告诉他怎么做能够引起你的关注(紧张、大惊失色、愤怒、开心、追着他跑等等)。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真的害怕爸爸妈妈吼叫,甚至也不怕受惩罚,最怕的是不被关注,尤其是感受关注不够的孩子。


时常有宝爸宝妈问我,孩子特别皮,不让干什么非干什么,让人特别头疼,该怎么办?经过深入的沟通,有时会发现,其实一开始孩子只是普通的探索或求知行为,因为大人对这些普通行为未经思考地做出无益的自动化反应,从而造就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例子继续

既然走不开,我只好在合理的反应时间内快速进行心理建设:

吃完饭没有把酱油瓶盖好,并且放在了他可以拿到的地方,这是我的疏忽,并不是他的错,既然已经疏忽了,就选择相信他吧,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洒半瓶酱油,比起上面提到的那些可能的坏处,我能接受这个。更何况,不洒个几次,怎么能拿得稳东西呢?


然后,真心放松地告诉他:“这是酱油,哎呀,妈妈忘了盖上盖子,你可以帮妈妈盖上吗?”

他大声说“好~”,就昂着小脑袋,光着脚丫子,趴嗒趴嗒地走开了。


没听见什么异动,过了一小会儿,只听他又趴嗒趴嗒地走了回来,手里举着盖上盖子的小酱油瓶站到卫生间门口:“妈妈,我盖好啦~”

(未完待续……)


见他出乎意料地盖好了,喜出望外,也难免得意刚刚做了正确的决策,此时顺理成章要鼓励一下。

如何鼓励呢?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

(是反例啦)

A.“你好棒,妈妈还以为你会弄洒呢,没想到你做得这么好”


B.“哇,宝贝你真是太棒了,太厉害了!我们宝宝是最棒的对不对!”


如今的爸妈都已经很重视鼓励孩子,可如何鼓励,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随便便张口就来的夸奖,真的能起到我们预想的作用吗?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表达:

A句不是真正的夸奖,带有侥幸的暗喜,实际上透露了对孩子的不信任

对于孩子来讲,能够被父母信任,是促进他产生成长动因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放养的孩子(被信任)反而比从小被爸妈事无巨细管着的孩子(不被信任)人格更完善。


还有许多厌烦父母唠叨的孩子,实际上也是对于不被信任感到气馁甚至无望,这样很难保全孩子的自尊,成长的动力很弱。


B句呢?这样的赞美好吗?关于鼓励和赞美,说来话长,要讲清楚估计得好好写一篇论文。

这里暂且搬一本书上关于赞美的观点吧:(书名见文末)


作者说:

“作为鼓励的一部分,赞美要谨慎使用。它可能有危险性。

如果孩子将赞美看成是给自己的奖赏,那么少了赞美就会让孩子觉得被贬低;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在每件事上得到赞美,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是为了得到赞美,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贡献和努力而心生满足。因此,这样的行为容易强化只有得到赞美才有价值的错误观念,导致挫败和气馁。”


作者所说的“赞美”,应该是指对于结果空洞的夸奖,这种赞美和物质奖励一样,刺激的是人的外在动力而不是内在动力,是风险较大的鼓励方式,这样的鼓励方式,有时比惩罚所起的反作用更大(因为这种奖励的撤消或减弱会迅速促使行为的消失)。


有一个关于物质奖励的经典小故事也许你听过:


有一位老人在郊区买下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最初几个星期很安静,不久,有3个年轻人每天在附近踢垃圾桶代足球,老人受不了他们的骚扰,他想到一计,出去与他们谈判,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情,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如果你们每天过来踢垃圾桶,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这3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很高兴,他们使劲地踢所有的垃圾桶。但是,过了几天,他们却不愿意踢垃圾桶了。  


过了数日,老人带着愁容去找他们:“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他说,“从现在起,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角钱了。”这几个制造噪音的人不大高兴了,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去踢垃圾桶。一个星期后,老人再找们:“瞧!”他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2角5分,行吗?”“区区2角5分?”一个年轻人大叫着:“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2角5分钱,来浪费我们的时间在这里踢垃圾桶?不成,我们不干了!”从此以后,老人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个例子说的是物质奖励,虽然看起来和赞美没什么关系,但他们对于行为的激励是同样的原理和效果。


饼妈想借这个故事说的是:

外在的奖励和空洞的赞美是无法让人真正满足的,单从行为的角度讲,也许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但要持续见效,强度必须越来越大,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眼中难掩的欣喜已经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落实到语言上,鼓励的原则是要激发他体会做事情本身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他的自尊,而不是让他以后为了得到夸奖等外在奖励而去表现良好。


因此,一般来讲,语言上的鼓励做到真诚、具体就好,尽量避免夸张而空洞的夸奖。


昨天晚上,我在房间工作,饼饼和爸爸在客厅玩剪纸,本来,两人一直玩得很专注,俩人的互动也很正常,于是我放心地工作去了。


突然,我听到爸爸对饼子的回应突然开始变得异常“浮夸”:“哇,饼饼好厉害啊~你怎么这么厉害...哇,你真的太棒啦...”


觉得不对劲的我出去一看,原来他一边嘴里夸着,一边手和眼睛都沉迷于自己的魔方(果然啊,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突然格外殷勤,一定是因为心里有所愧疚,哼)。


我正想提醒,这样不走心的话不说也罢,大可以安静地让他自己玩,这时只见饼子站起来,带着迷惑的眼神转身看了爸爸一眼,然后又蹲下,把自己的作品捧到爸爸面前,蹭着爸爸的膝盖,看着爸爸的眼睛说:“爸爸,你看,我剪的在这里”。


很显然,这样不走心的乱夸,他并不受用,他宁愿要爸爸一个真正看见的眼神。


其实,鼓励的范围很广,对于孩子来讲,除了由衷地赞赏,有益的鼓励还可以是:


一个闪光的眼神;

一次放心的“交付”;

一场全情的参与;

对孩子努力的细节真正地“看见”

......



扯远了,回到酱油瓶的例子

真诚地、欣喜地说:“谢谢你!饼饼,你盖好了瓶盖,真是太好啦~等一下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的,现在可以先把酱油瓶放好吗?”“好,放哪里呢?”“放到吃饭的桌子上,谢谢你”


然而这一次,他转身的脚步没有那么轻快,听到他到了客厅以后,很快又折返回来,回到卫生间门口,这一次他也没有喊妈妈,只见小小的身影默默地拿了扫帚往客厅的方向走去,我没有反应过来,以为他只是突然兴起想要帮忙打扫。

我带着好奇走出卫生间,看到了下面这一幕(还有一大滩没拍到):

以及空空的酱油瓶放在他的小饭桌上


不得不说人生的大起大落来得有点快……


但是虽然是出现了我预料中“最坏”的情况,我的内心是按捺不住的愉快,并且庆幸刚才没有说出A句那样的话(妈妈还以为你会弄洒,没想到你做得这么好)。


此时正在收拾“残局”的孩子脸上,丝毫没有害怕妈妈责备的惊慌,只是一心想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好的专注。

(完)


我还没有刻意教过他自己弄乱要自己收拾,我相信,他会这样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感受到了我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于是就自然生出了平等的责任感,从而自然地像大人一样承担起自己行为的后果。


所以此时,我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责备他,也无需责备他,我相信他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做得更好,不需要我语言上多余的“教导”;我也没有告诉他,这样的时候不应该用扫帚,而是等他尽力扫完以后,再一起去探索怎么样可以彻底弄干净。


我们都希望孩子“乖”,但我一直以来都不希望孩子的乖是慑于大人的“淫威”,而是希望他形成完整的自尊、独立的人格,在这种前提下,“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附带结果。


虽然实际操作很难,我们需要坚持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断鼓励自己,但我想这是值得的。


单看这一次主动收拾“残局”行为,它的出现有几个必要的前提:


表达发自内心的信任

表达适当的鼓励

避免冲动无益的责备

孩子在主动承担责任时,避免多余的挑剔和“指导”。


以上是主观前提,当然还有客观前提:其他大人不在家帮忙,以及事发时我在上厕所……(再次捂脸)


有人可能会说,当个爹妈好难,说句话还要思前想后,在家都不能做自己,憋屈死我算了。


是啊,谁说做父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再说了,如果言行随心所欲,难道真的能轻松到底吗?只怕日后会有更多的麻烦。


值得欣慰的是,当我们坚持,慢慢将这些思考和改变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就不再会觉得累,还能常常收获惊喜,并且这种惊喜不仅仅只是表现在一次两次的行为上,而是累积地体现在他不断定型的人格里。


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越来越“乖”(再强调一次,不是慑于大人淫威的那种哦),有的孩子越来越“顽劣”,就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而且,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做父母的快乐以及自己的成长啊,不是吗?

已经入坑做了爹妈,索性戴着镣铐把舞跳得优美些。


当然啦,我自己也不是理想型的妈妈,并不是什么都做得轻松及正确,即使是专家,在育儿的实践中,也要不断地经历成长,何况我等凡人。


我说了,这一次,也许只是个美妙的偶然,但是我可以不要脸地说,我善于总结啊,善于自我勉励啊,所以我相信自己能巩固这个胜利的果实,嗯,一定会的。





最后,

文中提到的书是《孩子,挑战》


虽然书名看起来并不算高大上,但我认为这是本好书,可读性也较强。作者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是他将阿德勒的理论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孕育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系统


美中不足是个人感觉翻译得不算很完美,有些文字不太顺滑。好在书中实例非常多,都非常贴近生活,从许多例子都能看到自己或身边家庭的影子,可以很好地帮助理解。


最后,分享一些书中的话共勉:

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not working   for perfection but only for improvement)

留心那些小小的进步,就能放松下来,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

所有科学育儿的理念和实践都需要时间,不是一夜之间能做到的。

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在向前迈进。每一次向前迈进,又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