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也是自然的一分子,发生都有着固有的规律。掌握其规律对预防发生是非常有益的,下文说的是害虫发生的预测与防治,各地物候期和品种不一,还请结合本地实际,本文仅供参考。 锈壁虱在高温晴好天气会爆发性的增长,发生期比较长。八月是锈壁虱发生期,疏忽防治后果很严重。 代森锰锌、丙森锌、丁硫克百威和大多数杀螨剂对锈壁虱效果不错,丁氟螨酯、联苯肼酯、噻螨酮、浏阳霉素、嘧螨酯效果略差,不宜选为主打药物。八月中下旬红蜘蛛慢慢进入高发期,是红蜘蛛防治的重点时期。 潜叶蛾八月将进入全年的最高峰。它在果园有成虫、卵、幼虫三种形态,药物难以同时对三种形态都有效,稍不注意就能造成重大损失。 建议在盛发期使用复配了内吸性药物的农药,优选生物农药、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持效期长的药物,优选持效期长剂型如微囊剂型。 蓟马第三次发生峰就在八月,这个是全年的最弱峰,但是干旱天气下其危害也不容小觑。 蓟马刮吸植株表面组织,叶子表面刮伤后无法正常生长,果皮花斑多有它的功劳,切不可因为它个体小就忽视防治。有效药物有噻虫嗪、有机磷、丁硫克百威、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唑虫酰胺、虫螨腈、吡丙醚等。 蚱蝉在本月已经进入强弩之末,如果发现被害枝条要及时剪去烧毁,以免枝条续发感染来年害虫基数太大。 蚱蝉出土前翻耕土壤效果较好,迁飞而来的蚱蝉可以在晚上用火诱杀,树冠喷布菊酯类农药对其效果好,尤其是甲氰菊酯。也可用噻虫啉,但是八月可能已经过了化学防治的适期,重点该放在农事修剪收拾残局了。 臭屁虫8月还有最后的疯狂。 氟虫腈禁用后比较有效的药物有顺式氯氰菊酯类、有机磷类敌百虫,被刺吸后的枝条可及时修剪重放梢。 铁将军本月将卷土重来。 象甲的防治还是以冬翻土壤最为经济,使用有机磷农药土壤封闭效果不错,喷功夫菊酯、噻虫啉杀灭效果好。 小实蝇在5月底、8月中旬有两个发生高峰,实蝇和树体接触面积很小,成虫也不吃树体组织,杀虫剂防效一般都比较差。冬季翻耕是最经济的杀灭手段,飞迁而来的小实蝇可用熏蒸、触杀性的杀虫剂或者以糖液、性诱剂诱杀或黄板粘杀 。 溃疡病“防易治难” 一、毫不松懈的预防 枝梢展叶到老熟前、幼果谢花后20天到有抗病力前都必须喷药保护,喷药间隔不宜超过12天。 二、打药细致周到 很多溃疡病药物没有内吸传导性,喷雾覆盖不全面就会给致病原可乘之机 三、严控害虫、合理施肥、适当修剪 据研究致病原通过气孔侵染最低浓度为10^5cfu/ml,而通过伤口感染只需上述浓度的千分之一,因此对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控工作是万万放松不得的。 溃疡病菌环境竞争力不强,环境腐生菌与其竞争1~2个月就可以灭了它,另据研究溃疡病菌对抗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力也不强,故而培肥种植园土壤、进行通风透光的修剪有助于溃疡病管理。 病害发作除光温水风等条件外,致病原的活力和数量也是重要因子。病斑处的细菌有很强的传染性且不断急剧增殖,叶背“火山”影响喷雾覆盖质量,因此溃疡病发病后较难以扑灭,发病越严重就越难逆转。 严重发病的果园甚至需要上年的时间才能拨乱反正。 (溃疡病初发状) (溃疡病重发状) 一、毫不松懈的预防 枝梢展叶到老熟前、幼果谢花后20天到有抗病力前都必须喷药保护,喷药间隔不宜超过12天。 二、打药细致周到 很多溃疡病药物没有内吸传导性,喷雾覆盖不全面就会给致病原可乘之机 三、严控害虫、合理施肥、适当修剪 据研究致病原通过气孔侵染最低浓度为10^5cfu/ml,而通过伤口感染只需上述浓度的千分之一,因此对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控工作是万万放松不得的。 溃疡病菌环境竞争力不强,环境腐生菌与其竞争1~2个月就可以灭了它,另据研究溃疡病菌对抗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力也不强,故而培肥种植园土壤、进行通风透光的修剪有助于溃疡病管理。 无机铜 优点:铜含量高效果确切,对人低毒,无抗性 缺点:高温、复配容易药害, 会刺激红蜘蛛发生 市场现状:外国品牌市场占有率高 注意事项:使用时不得配含金属离子的其它药物或者叶面肥,最好把其它药液的ph值调整到6以上,无机铜没有内吸性,枝梢生长后覆盖度下降会影响防效,对叶片内部的致病菌无效,使用后要注意防控红蜘蛛 . (可杀得复配叶面肥药害) 有机铜 优点:有内吸性, 复配性安全性比较好,对红蜘蛛发生的刺激也轻 缺点:有时效果不够给力 市场现状:市场上大都是国内品牌,各品种、各品牌药效差距比较大 注意事项:各有机铜的使用禁忌不尽相同,请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抗生素 优点:具内吸性可杀灭植株体内的致病菌 缺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市场现状:生产厂家比较多,质量良莠不齐 注意事项:乙蒜素酸性比较大,混配时要注意稀释后混匀,能进行ph值缓冲更好。 为减少农业抗生素对环境的影响,今年6月14日起最常用的农用链霉素已被取消登记。一些没有农药生产资质的企业也生产销售杀菌剂,内含物大多数是各种抗生素,虽可能对溃疡病有效,但盲目使用抗生素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建议选购正规登记的产品,按正规倍数使用。 真菌药物 优点:真菌有效,复配内吸性溃疡病药物增效明显,不容易起抗性 克菌丹、百菌清、福美双、丙森锌、代森锰锌、代森锌、代森联的作用方式是在植株表面成膜多点位触杀,对象本是真菌,但使用后可以影响好氧的溃疡病菌的活力,复配内吸性的溃疡病药物有明显增效作用。溃疡病菌对铜敏感的同时对锌也敏感,因此一些含锌量高的品种单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噻霉酮对灰霉病效果好,溴菌腈对炭疽病效果好,这两个药物对溃疡病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结合真菌病害管理使用;吡唑醚菌酯是内吸性真菌药物,但是地头实践中发现早期配用它确实能减轻溃疡病发病程度,目前机理不明 缺点:单用对溃疡病效果差甚至无效,复配成本比较高 市场现状:国内外都有优质产品 注意事项:含金属离子的真菌药不得复配无机铜制剂 消毒剂 优点:使用成本不高。一般属于灭生药物,能杀灭真菌细菌病毒,一些消毒剂有腐蚀性能把菌脓溶化病斑烧穿,对治疗溃疡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缺点:持效期短 ,不一定好复配 市场现状:没正式登记在溃疡病上 注意事项:注意劳动保护;使用前要摸索一下经验,不宜盲目铺开 其它细菌药 叶枯唑、噻唑锌有内吸性,安全性、复配性好。都正式登记在柑橘溃疡病上,但在溃疡病压力大的情况下单打效果不够理想。 溃疡病管理无外乎勤打药,溃疡病压力不大时喷啥药都行,发病后单打效果差,新手就手足无措了,现将一些溃疡病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一、溃疡病药物的混配 1、无机铜+内吸性药物混配明显增效 2、内吸性药物+保护性真菌药物增效 3、内吸性药物+内吸性药物增效 避免铜制剂+铜制剂、无机铜+其它金属离子农药,不要长期单调使用无机铜制剂,以免叠加药害。 二、剪除病部,带出果园烧毁 病部细菌数量大传染性强,为降低溃疡病压力宜尽早将感病组织剪除烧毁。需要注意 1、操作前必须喷过药 2、选晴好干燥天气进行 3、夏天要注意留叶防日灼 4、修剪后尽快打药防止剪口成为新的感染点。 三、雨前喷无机铜制剂 柑橘溃疡病是细菌病害,传播以风、雨为主要媒介,因此夏秋风雨过后溃疡病都可能大发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风雨来临前喷布杀灭能力较强的无机铜制剂,压低果园环境中的溃疡病菌基数,能大大减少溃疡病发生、蔓延的几率。 四、雨后喷内吸性的溃疡病药物 风雨过后,害菌可能侵入了树体内部,潜育期3-10天,雨停后应立刻喷布内吸性的溃疡病药物,可以杀灭进入了树体的致病原防患于未然。 潜叶蛾发作几天就能把嫩梢钻得一塌糊涂,还会给后续管理带来一大堆问题,但大多数杀虫剂对潜叶蛾都有效,它为什么成了气候呢? 一、潜叶蛾虫体很小,昼伏夜出,我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二、潜叶蛾繁殖快,发生时间长 幼树全年抽梢,潜叶蛾食料充足,会在四月到十月一直存在,药物覆盖如出现了空档就会被害 三、潜叶蛾有三种形态 潜叶蛾成虫是飞翔于天空的蛾,卵是叶背的一块顽石,幼虫是钻在叶片里的土行孙,能破卵的杀虫剂很少,钻进去的虫无内吸性的杀虫剂无效 一、农事上 1、重视其危害,在嫩叶期做好防治工作 2、有条件要抹芽统一放梢,放梢时给足营养促使抽发整齐,缩短害虫的可为害时间 3、冬季清园可以将被害枝叶剪去烧毁,可减少来年虫量 二、药物上 1、优先选用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噻虫胺…… 2、优先选用持效期长的剂型如微囊剂型 3、优先选用内吸性+触杀性复配的组方
其实锈壁虱防治还是比较容易的,目前登记在锈壁虱上的药物共12个配方,以阿维菌素为主。 一些没有登记在锈壁虱上的杀螨剂甚至杀菌剂实际上对锈壁虱也有不错的效果。 防治锈壁虱的注意事项 1、锈壁虱繁殖快,没用长效杀螨剂的话用药间隔时间别太长。 2、喷雾质量要高,喷雾不周防效很差。 3、一些杀螨剂对锈壁虱的效果不是太理想。在6-9月最好不要用来当主打杀螨剂。 4、锈壁虱防治时期正值高温季节,选配药物时需要注意防止药害使用石硫合剂、矿物油以及有机锡时尤要谨慎。 褐斑病和炭疽病,常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对褐斑病效果差,果园管理者如不掌握褐斑病的特点往往会吃大亏。 (叶脉褐变是本病典型特征,而炭疽病、褐腐病是面状扩散的,叶脉比较正常,这是褐斑病与其它疾病的辨识要点所在) 《柑橘病虫害原色图鉴》 褐斑病危害如此之大,因此种植户必须掌握相关知识,跨越褐斑病这道坎。现将褐斑病管理的方法总结汇总如下: 一、果园先期布局规划 果园布局上存在先天不足会使得褐斑病无法控制,或者控制成本极高,故而在决定种植易感品种前一定要认真选址。 1、褐斑病在高湿度情况下发生快而重,因此将果园布局在壤土、微坡等不会积水的地块为宜,不宜布局在烂白泥、粘土等不消水的地块以及积水田。土壤不适宜的地块不如不种。 2、果园选址应避免受大山体荫蔽,选择光照良好的坡向,留足行距,阳光就是最廉价的杀菌剂。 3、褐斑病最适宜发作的温度是22-28°,如果布局在容易跳过这个温度区间,或者在这个温度区间时降雨量比较低的地区,发病率就低,即使发病,病情也容易得到控制。 4、布局在周边无柑橘,环境比较独立的地区可以防止外源输入性传染。 总之,布局时考虑到土壤、光照、温度、周边环境等因素,定植以后的防治难度就小,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二、栽培管理要点 杀菌剂持效期大都只有十天左右,而我们不可能把果树浸在药水里不捞出来,所以我们不能单靠杀菌剂去解决问题。当决定种植易感病品种后以下几点要做到: 1、减少致病原:苗木用杀菌剂消毒后方可引进,最好使用脱毒苗;注意修剪,避免封行,保证通风透光;冬季认真清园消毒。 2、合理施肥:培养壮健树势。必要时可以使用矿源黄腐酸叶面肥。(矿物源黄腐酸钾) 3、坚持在雨前使用杀菌剂:温度湿度适宜时致病菌能快速增殖,几小时就遍布全园,雨前用药防治效果比雨后用药效果要好很多。 4、保证药物覆盖的时间跨度:嫩叶对本病的抵抗力非常低,杀菌剂保护期过去后应该及时补药,在天气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抢晴穿插打药,切忌存侥幸心理。 5、以内吸传导性的治疗药物为主:本致病原是有一定内侵性的,因此没有内吸性的保护性杀菌剂田间效果会逊于内吸传导治疗性药物,防治褐斑病应以内吸性的治疗药物为主,单纯保护性杀菌剂只能在雨水比较少的时段使用。同时使用内吸性药物和保护性药物效果更好。 6、注意兼顾:感褐斑病的品种往往同时也感其它疾病,如贡柑同时高感炭疽病、茂谷柑同时易感溃疡病,使用杀菌剂必须注意对次防病害的防治效果,做到一次打药能同时防治两种(甚至三种)疾病。 7、有条件的果园最好坚持给施益生菌。 三、褐斑病可以使用的药物 无内吸性的保护性杀菌剂 1、铜制剂: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王铜等效果不错,一些有机铜有内吸性还兼具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铜制剂价格比较贵,复配限制比较大,容易药害也容易诱发红蜘蛛,需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建议在细菌真菌同时发生的时期、枝梢长度(叶面积)基本稳定的时期使用。 2、有机硫杀菌剂:克菌丹、丙森锌、代森锰锌、代森联、二氰蒽醌、福美双等。本类杀菌剂对植物表面的链格孢菌有抑制作用,但链格孢菌对本类杀菌剂不是很敏感,使用本类杀菌剂保护树体需要比较高的浓度,不得过于稀释。全园(包括地面)周到喷雾效果较佳。病发后才使用本类杀菌剂无治疗效果,但可以防止再次侵染。 3、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氟啶胺,本品对链格孢菌毒力很高有较强的渗透性,因此略具一定的治疗作用,持效期也比较长。价格比较贵且有杀螨活性,建议用在多雨季节或者螨、病同发时使用以求兼治害螨。 4、取代苯类广谱性杀真菌剂:百菌清 比较安全的保护性药物,但是有论文指出这个药物对沙皮病、炭疽病致病原杀伤力都比较低,有沙皮病炭疽病的果园选用这个药物需将其复配使用。 5、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咪鲜胺锰盐 本类杀菌剂对褐斑病和炭疽病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价格上也比较经济,是目前贡柑的主打药物,但内吸性差,发病后治疗效果没有腐霉利、异菌脲以及三唑类、啶酰菌胺等杀菌剂理想,只作为保护性药物使用。 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每类保护性药物每年尽量不超过4次且最好交替使用。 内吸性药物 1、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啶酰菌胺等 2、三唑类杀菌剂:氟硅唑、戍唑醇、甲环唑、丙环唑等 3、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肟菌酯等 4、咪唑类杀菌剂:抑霉唑(对植物也有抑制作用) 5、二甲酰亚胺杀菌剂:腐霉利、异菌脲等 6、抗生素类杀菌剂:多抗霉素、井岗霉素 7、仿生农药:乙蒜素、丁子香酚…… 8、噻二唑类杀菌剂:噻唑锌 9、有机杂环类杀菌剂:噻霉酮 10、抗生素类农药:多抗霉素、多氧霉素 11、吡啶噁唑啉杀菌剂:啶菌噁唑 12、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嘧菌胺 13、有机铜:噻菌铜、喹啉铜等 14、其它杀菌剂:溴菌腈等 15、氨基甲酸酯杀菌剂:乙霉威(存疑) 乙霉威是否有效各文献有矛盾,经实测复配的制剂比较有效,但是市场上没有乙霉威的单剂,试验效果仅供参考。(乙霉威*嘧霉胺药后病害停止了扩散) 也有种植户反馈可以用辛菌胺醋酸盐,但是笔者没有检索到辛菌胺醋酸盐和链格孢菌相关的文献,也没有亲眼目睹实际应用的情况,仅收录于此。 目前持效期长的内吸性药物有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琥珀酸脱氢酶类。三唑类杀菌剂是目前防治的主流药物,一年使用次数要控制不要超过四次,超量超次数使用会加快抗性到来,同时也会产生隐形药害,致使果实达不到应有的大小。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这两种杀菌剂保护性能好,发病前使用可获得比较长时间的保护,发病后使用治疗效果很一般,因此宜在发病前使用。为免抗性太快到来,推荐使用复配剂。 其它内吸性杀菌剂中:乙蒜素高温下效果才好,有刺激发梢及杀青苔的作用,可以安排在放梢期使用;噻唑锌无药害,可以用在花前以及幼果期;噻霉酮对半知菌、细菌、青苔都有一定效果,可安排在疮痂病、灰霉病和青苔发生时复配使用……各地方抗性不太一致,种植户要加以摸索,每类内吸性药剂都需要按照抗性分类原则严格控制使用次数。 可以使用的生物制剂 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真菌:木霉菌对交链格孢菌致病原有互作,当木霉菌属在菌群对峙中占优时能明显抑制交链格孢菌种群的数量,可以在施用生物有机肥时选择有这些菌株的生物有机肥,也可以培养菌液向土壤给施。有文章指出壳聚糖等甲壳素制品也对链格孢菌有抑制力。 综上所述,褐斑病的管理药物还是很丰富的,只要认识到这个病害的特点,控制它是有足够的手段的。 1、红蜘蛛不是昆虫,因此很多杀虫剂对其无效 2、一种红蜘蛛药物很难同时覆盖红蜘蛛四种形态 红蜘蛛的繁殖系数大,世代频繁,一张叶片上会同时存在卵、幼螨、若螨、成螨四种形态。没有能同时对四种形态都高效速效的杀螨药物。 (红蜘蛛与螨卵) (红蜘蛛正在蜕皮完成形态升级) 3、红蜘蛛体型小比较隐蔽,喷药难以做到全覆盖,药效过去后容易反弹 (叶背的红蜘蛛及卵) 4、环境和管理模式因素 柑橘的南方产区病虫害世代多、预防黄龙病需高频次的使用杀虫剂,一些橘园又必须使用铜制剂防溃疡病,害螨的天敌被杀伤,大量投放农药也使螨类获得了极高的抗性,因此南方产区比北方产区管理难度要高。 5、从业者没有掌握相关技术 《杀螨剂一览表》(局部) 上表共列出了市场在售对红蜘蛛有效的农药51种,有几人能熟知这些农药针对什么螨类?针对螨的什么形态?有什么优缺点?抗性怎么分类?该分配在哪个月使用?该怎么搭配其它药物? 《杀螨剂抗性分类表》(局部) 6、市场行为因素 害螨发作会造成严重损失,种植户对它深恶痛绝, 喜欢对红蜘蛛下狠手;农药生产企业为抢占市场突出效果而添加隐性成分;药店担心产品表现不够夸张种植户会不再光顾而直接推售多元复配的杀螨剂,结果市场上大药方流行,一个瓶子装不下多种成分就多瓶的套装,大大加速了红蜘蛛抗性到来。 1、总体指导原则 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农药投放数量和投放次数 柑橘北方产区红蜘蛛药物使用次数明显要比南方产区少,但肯定不能归结于北方产区的种植户比南方种植户用药水平高,北方柑橘产区红蜘蛛容易管理是因为有史以来用药一直都少,红蜘蛛抗性低,果园生态没有被严重破坏。从来没有哪个种植户能把红蜘蛛杀绝,投药量再大药力过去后红蜘蛛都会带着抗性卷土重来,因此用药还是悠着点为好,必须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科学组织药物使用。尽可能减少投放。喷出去的都是钱,吸进肺的都是毒。 尽可能优先采用矿物油等矿物源杀螨剂 矿物油比较容易药害,在高温、干旱、树势弱、花期、生理落果期、转色期以及复配其它农药时要谨慎。但红蜘蛛对矿物油没有办法产生抗性,同时矿物油可以兼治介壳虫、煤烟病等病虫害;石硫合剂冬春清园可以螨病兼顾,要尽可能把它们纳入到使用计划中来。 尽可能保护利用天敌 藿香蓟是橘园害螨天敌的良好转株寄主,橘园种植霍香蓟能为捕食螨提供丰富的花粉作食料,从而提高桔园内益螨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减轻害螨的危害。 (藿香蓟) 喷雾质量是一切效果的前提 不管使用什么药物及技巧,喷雾质量都要保证。红蜘蛛药物基本上都没有内吸传导性,药物不直接碰触到虫体虫卵就不会有效果,而红蜘蛛发生最多的地方是叶片背面叶梗处,比较难喷到,因此喷雾必须细致周到,保证全浸润,否则必定劳而无功。 2、掌握药性和抗性,做到合理应用 红蜘蛛药物的特性(包括农药含什么隐性成分)从业者一定要掌握,只有掌握药物的特性,应用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杀螨剂一览表》(局部) 管理者对本果园红蜘蛛对药物的抗性知之甚少,自然就无法精准使用药物。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果园红蜘蛛的抗性进行调查,摸清楚红蜘蛛的抗性掌握自己果园用什么药?配什么药?多少倍有效。大型果园尤其要做这个工作。
3、一些技巧 合理的渐进式的混配-------单用乙螨唑不行了,那么我们可以在使用乙螨唑的同时配入阿维菌素,杀螨效果会明显提升。如果还不满意,可以在用乙螨唑*阿维菌素的同时配伍杀虫剂丙溴磷,杀螨效果会更好,而且虫螨兼治; 单用螺螨脂不行了,那么我们可以在使用螺螨脂的同时配入阿维菌素,杀螨效果会明显提升。如果还不满意,可以在用螺螨脂*阿维菌素的同时配伍杀虫剂三唑磷,杀螨效果会更好,而且虫螨兼治。 当上述三元复配都不足以控制红蜘蛛时,可以同时配伍杀菌剂代森锰锌,虫螨病兼治。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大处方较容易出药害,需要选择优质农药,尽可能避开幼果期使用。 按红蜘蛛发生规律用药-----红蜘蛛发生是和温度有关的,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一年会有两个高发期,在高发期即将开始时用长效杀螨剂进行重点防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杀螨剂一览表》(局部) 也可以在五月底六月初温度转高红蜘蛛虫口下降时重防一次,然后高温季节就只需要防治锈壁虱了,锈壁虱防治可以用杀虫剂丁硫克百威或者杀菌剂代森锰锌来兼顾,这样整个防治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喷药模式的小改动--------如果认为常规防治效果不理想,可以采用回马枪战术:先打一次对成螨速效的杀螨剂,当药力下降而螨卵逐渐孵化的第5天,再打一次速效+长效的杀螨剂,可获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
|
来自: 星光9x5q8rxy8o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