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牙塔里的学者,山水间的隐士:记“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获得者马长山

 昵称32229807 2017-09-27

作者:黄佳楠

编辑:田雨时

马长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科带头人。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多个项目,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权威期刊论文12篇。马长山教授也入选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是华东政法大学教师入选该计划的第一人。近日,更是荣获了“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的称号。

近期,华政青年记者非常荣幸地为马长山教授做了一次专访,接下来就带大家进一步去了解这位平易近人的好老师。

长袍在身,责任永生

如今的法学杰出学者马长山,在高中的时候竟然还是一个“文学青年”。那时的他热爱文学,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作家。他坦言,高考选择法律专业,是觉得法律可以更多地接触生活、体验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但没想到系统地学习法律专业之后,马长山慢慢感受到这门学科的责任和魅力,于是开始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

谈起对法律的认识,马老师说:“世界上有三种穿长袍的神圣职业:一是穿白袍的医生,二是穿红袍的宗教布道者,三是穿黑袍的法律人。它们的分工,分别是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维护人类的信仰家园、维护社会正义秩序。实质上,是分别维护着人类生命、精神和社会的健康。”法律人,就是去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的医生。长袍在身,责任永生。

作为一位学者,马老师的学术成绩令人瞩目。他在各知名杂志发表过许多论文,而这都是靠平日辛苦的耕耘换来的。“每天工作多久我也没算过,反正是除了吃饭、开会、睡觉和必要的应酬之外,都在做科研。没有假期、也没有休息日,因为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总有做不完的科研任务,也是自己的一个价值追求吧。”不计寒暑、不舍昼夜的学术投入为马老师赢得了“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的称号,但当得知自己得奖时,马老师依然非常谦虚,他笑着说:“有这个荣誉当然高兴,但需要努力的空间还是很大,仍需继续努力前行。”

除了日常的学术研究,马老师还担任着《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的主编。作为期刊主编,要对办刊方向和办刊水平有良好的把握能力,这对负责人的科研基础要求很高。与此同时,在期刊竞争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好选题、拿到好稿子、避免关系稿,也是一个对负责人很大的难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马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培植学术新秀、推出创新成果、扩大学术影响,甚至引领相关问题的争鸣和探索,是每一个学术期刊的使命和责任。我和我的团队会尽力做好。”无论担任着怎样的职责,他总是敬业负责、全力以赴地去做。


亦师亦友,并肩前行

其实刚离开校园的那几年,马老师选择了去做公务员。在机关做了5年干部后,他重新开始憧憬自由的大学校园,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学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高品质的人文素养环境和开放融洽的校园氛围让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马老师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归纳为三层:一知识传授。老师是传道解惑的师傅,教人生存的本领和功夫,以便日后能够在职场上“打天下”;二是价值观塑造。父母养育学生的肉身,老师则需塑造学生灵魂。在学生涉世未深、迷茫困惑之时,老师有义务帮助年轻人确立必要的人生信念和品格。马老师强调,这种“帮助”不是那种灌输性的,而是对话性、引导性的;三是校园生活。马老师将自己与学生看作是一个社区的“住户”,是学生的朋友、邻居,跟父母不好讲、跟同学不便讲、跟外人不想讲的问题,和老师聊聊往往可以找到答案。

亦师亦友,并肩前行,是马老师与学生的相处哲学。马老师和硕士生、博士生相处较多,大家常常一起吃饭、爬山、旅游,甚至大话西游,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交流。“我喜欢这种师生关系,也喜欢这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课堂上还讨论着严谨的学术问题,课下就是一家亲。这样的师生关系,着实令人羡慕。

马老师钟爱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和能力培养的学生,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他认为:“学生的性格应该是多元的,这才是符合大学生活的风格。”因此只要是马老师的学生,他都会同样对待。

司考近在眼前,马老师也向华政的司考生们送来八字箴言,“相信自己,沉着应对。”相信每一个即将上场的考生,你们是最棒的!

怀平常心,做自在人

讲台上认真工作,私下里认真生活,马老师的生活其实是在城市与山水间穿梭。马老师工作起来,就是一波“快节奏”,效率高但会很累。每次忙过一段时间,为了让自己好好休息,他会假期背起行囊、带上一壶老酒,到名山大川之巅,面对行云流水好好喝上一杯。有时也到到波峰浪谷的大海里,伴着蓝天白云去畅游。一番放松之后,回来接着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生活可以过得复杂也可以过得简单,但大学老师的生活往往简单而不失品位。马老师热爱游泳、旅行,平日里也坚持步行上班。马老师对自己有一个评价,“生为平凡人,自怀平常心;做喜欢的事情,过自在的生活。”在这个浮躁的城市,他却生活得像个“隐士”,默默坚持着心中的操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马老师坚信,只要坚持心中所想,许多困惑和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多年研究法律,马老师从中收获了许多感悟。他将最重要的部分写成一个段落,送给每一位在法律道路上钻研的学子: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其中有太多的机缘和变数,也正因此,才充满着想象和创造的魔力。但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在这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交织的复杂环境中好好把握自己。一是应确定自己的大致发展方向。可以在对自身兴趣、基础和潜力的研判基础上,做出初步选择,并根据日后的进展和判断做出必要的适时调整;二是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没有不变的法条,但却有相对稳定的法精神。因此,法律人绝不意味着是一种“工具人”,更不是“法条的奴隶”,就是说,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学习法学基本原理和强化多学科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决深层的疑难复杂问题,成为高级人才;三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善于把书“读薄”了,就是能够提炼书中的精华;还能把书“读厚”了,就是能够举一反三、发现书本之外的相似问题,或者叫“类问题”;四是积极看待生活和社会。现实生活一定不是完美的,所以它才是真实的;正因为各种缺憾、各种丑恶、各种不正义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存在,所以才需要法律、才需要法律人。医生志在恢复人的健康,法律人志在恢复社会的秩序;医生的眼前是病患,但心中一定要装着健康,而法律人的眼前也许是幽暗,但心中一定要装着光明。这样,我们就要比其他专业人才更具理性精神、更具客观判断能力,也更有达观向上的优雅态度和高尚品格。”




近期精彩回顾

✦  新生宝宝看过来,你的辅导员已经上线!

  华政园新入科技迷一枚

✦  一名律师成“套路贷”帮凶被判刑!上海高院释放“严惩”信号


END

文字源||本科生记者团

图片由本人提供


回复关键字

街拍 | 视频 | 歌曲 | 校歌 | 趣闻 | 美食 萌宠 | 网红 |

学霸 | 名家 | 公益 | 温暖 | 在华政 毕业MV |

 遇见华政 | 推荐书单 | 暑假通知 |

即可阅读详细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