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得最早。进了椒房殿,早有掌事宫女桂旗引我坐在左首第一张座椅上,又奉了茶上来。殿中沉香细细,如缕不绝,又混着茶香袅袅,不觉沉醉。 桂旗道:“朱大人来得好早,皇后娘娘还在梳妆,请大人稍坐。”我欠身忙道谢。 坐了一会儿,忽听外面脚步阵阵。我站在椒房殿门口望去,但见宫人们捧着盥盆沐具,衣衫鞋袜,走入东配殿。芳馨道:“这是她们在服侍皇子起身呢。皇子公主起身后,都要去皇后寝殿请安,方去定乾宫书房上学呢。” 不多时,只见一众奶母宫人,簇拥着一个小小的人摇摇走出东配殿,只有四五岁,那便是二皇子高曜。只见他身着赤地彩云金螭外袍,头戴金冠,年纪虽小,神色却见几分沉稳。唯双目如漆,顾盼之间,光华流转。只一个奶母拉着高曜的手走入椒房殿,见了我,不觉一怔。高曜不由问奶母:“嬷嬷,这位姐姐是谁?孤从没见过。” 这奶母只二十五六岁,雪白布衫外,穿着秋香地葡萄藤穿福字纹背心,头上戴着一支银丝编成的繁复花簪,颇有几分姿色。她笑道:“殿下,这是昨日新册封的女巡朱大人,过两日离了你母后去长宁宫住,便是由这位朱大人照拂殿下呢。” 他双目清澈如水,在我脸上一转,行礼道:“朱大人安好。” 我忙还礼道:“殿下安好。”那奶母向我行了一礼:“大人,殿下还要向皇后娘娘请安,恕奴婢不能奉陪。”说罢深深看我一眼,拉着高曜往后面去了。 他小小的身影刚刚消失在紫檀木屏风之后,但见桂旗引了一个三十二三岁的女子进来,她右手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左手拉着一个和高曜差不多年纪的男孩,身后跟着史易珠和十几个奶母丫头。只见那女子身着浅碧色平金银丝桃花纹长衫,梳着朝云近香髻,只簪了两支云头青玉簪,十分朴素,但我的呼吸有一瞬凝滞。只见她容色清艳,可谓清到极处,又艳到极处,周身似有溶溶清光笼罩。虽说升平长公主的青春容颜足以耀人眼目,但她的美貌却是追魂摄魄的。她身边两个奶母引了皇子和公主去了后面。 芳馨见我发呆,忙悄悄道:“这是西宫的周贵妃,姑娘该去请安。” 我忙走上前去,行了大礼,口中说道:“臣女朱玉机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长乐未央。” 周贵妃道:“平身。坐吧。”说罢走上前去坐在右首的芍药雕花凤座上。 我站起身来,与史易珠见了平礼,便坐在周贵妃斜对着的榆木椅上。我本不想这样失礼,但我的目光仍是忍不住在周贵妃的脸上身上转来转去。贵妃微笑道:“朱大人初进宫,住的还惯么?” 我充耳不闻,只呆呆的,还是芳馨推了我两下,我方才醒过神来,但刚才周贵妃问了什么,我却一点也记不起来。我的脸一红,不知如何作答。芳馨见状,忙替我答道:“回娘娘,朱大人这两日吃睡都好,只是有些想家。” 周贵妃道:“是了,初入宫的人,都想家。”眼见我一副痴呆的神情,便不再说话,只揭开茶盅盖子,缓缓吹着。须臾放下,对史易珠说道:“珠儿,一会儿请安以后,你便去定乾宫书房里替本宫看看义阳公主。有人问你,只说是本宫让你去的。” 我听她叫“珠儿”,倒似在叫“朱儿”,愈加恍惚,刚要应承,忽听史易珠道:“是。” 我有刹那的失望,不觉低了头。此时陆贵妃带着徐嘉秬和平阳公主来了,乳母带公主去了后面。陆贵妃和周贵妃随意寒暄几句,便都端起茶盅,默默无语。只听后面四个奶母领着孩子们走了出来,规规矩矩的向两位贵妃请安道别,都上学去了。 锦素来了,穿着与我一样的服色,手执短笏,向两位贵妃行礼如仪,便坐在我的对面,向我颔首示意。只见她头上戴着我送给她的镶银黑檀木簪子,眼中的笑意十分诚恳。我心下一软,顿时把昨天的不快忘了大半。 周贵妃向她微笑道:“锦素,永和宫住得还好么?” 锦素忙起身回道:“回娘娘,皇后赐臣女居于永和宫悠然殿,臣女感佩天恩,自然是无事不满意,再无可求了。哪还有一丝不好呢?” 陆贵妃微笑道:“锦素就是会说话,怨不得周姐姐疼她。” 周贵妃掩口一笑:“妹妹说的是,锦素不但字写得好,性子也是柔顺的。故此我才喜欢她。” 陆贵妃道:“可不是么?殿选之时,我便知道她是个好孩子。” 周贵妃拈了一颗核桃仁道:“锦素虽好,也还要请妹妹时常提点着才好。” 陆贵妃微微向后靠着,说道:“锦素是妹妹选上来的,妹妹待她和姐姐是一样的。” 周贵妃淡淡一笑,对锦素道:“今日请了安,你便与珠儿一道,去定乾宫看看吧。”锦素忙应了。 一时无话,各自饮茶。我贪看周贵妃,只觉赏之不尽。忽见屏风后紫色影子一闪,皇后扶着一个大宫女款款走了出来。众人连忙站起,齐齐向皇后请安。皇后道声平身,方坐定了。只见皇后姿色只算得中上,身着紫色凤纹曳地广袖长衣,戴着赤金璎珞项圈,梳着飞仙望月髻,珠翠满头,华贵异常。 皇后笑道:“两位妹妹来得早。” 陆贵妃道:“这是臣妾应尽之礼。” 皇后的双手略显粗大,十指都染了鲜红的蔻丹,每只手都戴了两只鎏金点翠的护甲,她端坐于上,双手交叠,说道:“宫中多年都没有新人进来了,这一次陆妹妹做主选进来的这四位姑娘,果然都很好。” 陆贵妃低头一笑,伸素手正一正胸前的玉海棠项圈,说道:“这都是皇上和皇后的恩典。选些读过书的女孩子进后宫做官,帮着教养皇子公主,乃是前古未有的创举,也是雅事一桩呢。” 皇后叹道:“这正是皇上体恤我们姐妹。宫里虽说人少,可上上下下也有千儿八百人,每日琐事不少,哪里得空好好教养皇子公主呢。故此皇上才下了这道旨意。且这么试一回吧,便不行,也是无妨的。最要紧,是给宫里又填了许多新鲜人儿,我们姐妹也不怕长日漫漫,无人做伴了。”说着自笑了起来。众人忙笑了起来。 向来晨省在早膳之前,因此众人只略坐一坐便回去了。皇后进了偏殿,我起身正欲与锦素一道出去,却见桂旗自偏殿出来,向我行礼道:“朱大人请留步,皇后请您进去呢。” 锦素忙道:“皇后唤你,姐姐快去吧。” 我不敢耽误,忙带了芳馨随桂旗进了东偏殿。但见殿中南窗下一张宽阔的长榻,铺着锦垫和靠枕。堆塑百花釉里红三足香炉散出丝丝沉香,一架四扇苏绣美人大屏风之后,是皇后坐在妆台前。几个宫女静悄悄侍立一旁,大宫女惠仙服侍皇后更衣。屏后影影绰绰,唯有赤金的微光一闪,是南窗下的灿烂春光。 桂旗指了屏风旁一张椅子让我坐了,奉了茶来,又到屏后向皇后道:“娘娘,这会儿可传膳么?” 屏上可见到皇后举起的尖尖的护甲:“传膳,把朱大人的早饭也端进来。” 桂旗应声出来,到门外告诉内官。不一会儿,宫人们悄无声息的将我和皇后的早膳端了进来,摆了两副青花玲珑瓷碗碟。又有一列宫人早捧着漱盂巾帕等物,候在一旁了。 忽听屏后环佩叮咚,皇后扶了惠仙的手缓缓走了出来。但见她身着胡粉色缠枝菊纹锦缎上衣,坠着白玉泪滴子,下面是一条杏白长裙,一缕浅藤色宫绦下,系着龙凤双环赤玉配。她头上只簪着一朵金黄色的珠花,十分端庄清雅,显得她的眉眼清晰了几分。 我站起身来行礼。皇后在桌边坐定,说道:“赐座。” 桂旗引我在皇后对面坐定。皇后微笑道:“先用膳吧。” 宫人们这才揭开盖子。皇后的早饭,不过是御田粳米粥、八样小菜与雕花的白面馒头。我这边是粥、馒头和四样小菜。静静用完早膳,皇后便到榻上坐着,我坐在她右首下,背靠那盏苏绣大屏风。 皇后自上而下仔细打量我,良久方微笑道:“先时熙平长公主荐你入宫,本宫心里还有些不放心。只是长公主开口,本宫不便推脱。只想着,便是荐进来的人不好,也没什么。如今看了,才知道熙平的眼光是不错的。不枉本宫与陆贵妃说了,要你进来。” 我心中似打翻了一盏滚茶,不觉出了一头冷汗,只不动声色的抚一抚额发,小心回道:“熙平长公主待臣女恩重如山。臣女又有这番福气来服侍皇后娘娘和二殿下,不敢不恪尽职守、尽心竭力。” 皇后满意道:“听陆贵妃说,你读书还好。过去都是谁教你呢?” 我垂目凝视手上的象牙雕花短笏,那沉沉的白色似浓浆凝成,一如我此刻的心境。我恭谨道:“回娘娘,臣女由家父启蒙。后来为柔桑亭主侍读时,长公主曾请夫子指点功课。” 皇后新换的银护甲划了划靠枕上的花纹,我平素最听不得这样的声音,心中一紧。只听皇后点头恳切道:“玉机,日后你在二皇子身边,日常琐事一概不用理会,自有两个奶母和宫人们照料。你只管与本宫看住他的功课便好。二皇子的年纪小些,倘或力有不逮,你要替本宫多多留心才是。” 我忙站起,郑重答应。 皇后微笑道:“过几日二皇子便搬去长宁宫了,本宫虽然不舍,也只得把皇子托付于你了。” 我心里微微冷笑,口中恭谨答道:“玉机虽不才,但必尽力,请娘娘宽心。” 皇后点点头,将二皇子素日的喜好细细说给我听,中间二皇子幼时的趣事。她絮絮的说了许多,我只陪笑听着,偶尔应一两句。其实我并不能理解她身为人母的感受,听着有些不耐烦。但渐渐的,我只觉得她的神情越来越似母亲。听久了,勾起我的思母情怀,不觉落下泪来。 忽听皇后道:“玉机是哭了么?” 我忙收敛神思,说道:“皇后对二皇子的一片慈母之心,令臣女感动,因而落泪。” 皇后叹道:“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只盼着他好罢了。你看二皇子,那样小便去定乾宫上学。他清晨一走,本宫便十分不安,一日要遣人去看好几次才放心,又怕学里的吃食不好,日日在小厨房做好了送去。” 我低头不语。忽然皇后转了温柔的口气道:“如今玉机你来了,本宫也就有了臂膀。自此之后你便替本宫去定乾宫看皇子念书,有什么事情,及时来回本宫。” 她对儿子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不禁感动:“娘娘放心……” 她点头道:“你是长公主向本宫引荐的得力之人,本宫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心中感愧,举帕拭泪。皇后看着我的手帕,对惠仙说道:“去将昨日才送来的新帕子拿来,给朱大人用吧。” 不一会儿,只见惠仙捧了几方绣花锦帕过来。皇后笑道:“你这帕子也太素净了,这些是内阜院的绣娘才绣了新鲜花样送到宫里来的,本宫看着还好,就赏给你用吧。” 芳馨接过锦帕,我忙谢恩。只见最上面一方胭脂色锦帕上绣着几朵银色六棱雪花,以缠枝环绕,十分清新可爱。下面还有几方帕子,以五色丝线滚边。 走出守坤宫时,我不禁松了一口气。芳馨将丝帕交予红叶捧着,一边走一边笑道:“皇后很喜欢姑娘,姑娘可以放心了。” 我心里隐隐只觉有哪里不妥,却一时想不起来。然而对于芳馨所说的却有几分笃定:“皇后娘娘是很和善可亲的。” 芳馨忽然压低了声音:“皇后娘娘对别人自然和善,唯有对周贵妃……” 我猛然想起来,说道:“是了,刚才晨省之时,皇后只与陆贵妃和我们几个说话,对周贵妃似乎一句话也没说过……” 芳馨叹道:“谁说不是呢。皇上大婚后专宠周贵妃,自打周贵妃生了义阳公主,皇后娘娘便是如此……” 我默默长叹,心有所失,忽然想起一人来,问芳馨道:“二皇子的两个奶娘是什么人?我瞧着那个穿香色背心的女子,倒有几分傲气。” 芳馨道:“奴婢过去并不在各宫服侍,那奶母是什么身份倒不清楚。” 红叶在后插口道:“这个奴婢知道。年前有一天穆仙姑姑叫奴婢给守坤宫送东西去,无意中听到两个小宫女在抱怨那王嬷嬷。只说她是什么八品将作什么的正房老婆,因此有些轻狂,不得人心呢。” 我沉吟道:“八品将作少监的夫人……” 红叶道:“对对对,就是将作少监。姑娘,那将作少监是做什么的?” 我笑道:“那是营造坊下不知哪库的主管,专管内廷各项修缮事宜。” 芳馨道:“原来有些来历,怨不得骄傲。” 只看楼主 白玉有纹 楼主 2014-07-06 15:00 134楼 我又问道:“如今二皇子也不用吃奶了,还留着奶母做什么?” 芳馨笑道:“姑娘不知道,皇子公主一出生便请了八位奶母喂养。如今虽吃不着奶了,但奶母们照料孩子要比宫人们妥当,因此只遣发了六个,每位皇子公主仍留两位奶母服侍。”见我沉默不语,遂问道:“才刚听周贵妃令史大人和于大人去定乾宫上书房看望大皇子与大公主。皇后虽没有吩咐姑娘,姑娘可要去看看么?” 我脑中浮现出那王嬷嬷的精明眉眼,淡淡道:“还去什么呢,自然有人服侍得好好的。” 芳馨会意,宽慰道:“姑娘去是姑娘对皇后的忠心,对二皇子的疼爱。且皇后说了,姑娘只理会二皇子的学业,别的可一概不理。那王嬷嬷再张狂,也不与姑娘相干,姑娘不必烦恼。”说着扶我进了长宁宫西侧门。 绿萼见我回来,忙领着丫头们服侍我更衣,一面捧了一盏云雾茶放在书桌上,一面笑道:“这是今春贡的新茶,才刚出色,可巧姑娘就回来了。姑娘快尝尝。”我一看,果然汤色碧绿透亮,清香满溢,于是慢慢饮了一口。 只听绿萼在旁笑道:“有一件事情,要讨姑娘的示下。” 我放下手上的月梅纹青花瓷盏,笑道:“什么事呢?” 绿萼道:“咱们刚搬来灵修殿,殿内摆设不足,只瞧那格子上头,好些都空着呢,十分难看。姑娘不如亲去藏珍阁,挑些好东西来摆着,可好?”我转头一看,果然正殿和北厢房之间的隔断架子上,只稀稀落落摆着几个碗盘雕塑。 我低头喝茶,只看芳馨。芳馨忙笑道:“这又是你们这起小丫头们,没见识过藏珍阁,撺掇着姑娘去,好让你们开眼的。姑娘快别依她们。” 我拉着绿萼的手道:“东西齐不齐全,我倒不在意。”说着指着右首空空的书架:“这书架很空,比那格子空着难看百倍。” 绿萼灵动的双眸难掩失望神色,但立刻会意道:“姑娘说得很是,究竟姑娘是读书人。”说着看一眼芳馨,只见芳馨向她点头示意,绿萼方接着说道:“宫里有个藏书楼,叫做文澜阁,姑娘就去那选几本好书放在书架上,岂不是好?若说见识珠宝玉器,还不如见识些书籍学问。” 我笑问:“文澜阁是个什么地方?” 绿萼道:“文澜阁在济慈宫之西,漱玉斋之南,是内廷收藏书画的地方。姑娘这样好的学问,自然应该去那看看,也不枉千辛万苦的选进宫来。” 我微笑道:“你说得那样好,我倒不能不去选几册书回来了。” 绿萼忙问道:“姑娘预备几时去呢?奴婢好预备下的。” 芳馨忙道:“姑娘,午膳后还要去太后宫里呢。太后向来不午歇,恐怕一用完午膳就要去的,姑娘又不得休息了。且姑娘今晨起得又早,不如略歇一歇。那文澜阁就在济慈宫之西,姑娘见过了太后,顺路再去文澜阁便正好。若时间不及,明日再去也使得。” 我点头道:“就依姑姑吧。若从济慈宫出来得早,便去文澜阁,若迟了,便明日再去。” 绿萼屈膝道:“那奴婢这就去预备着。” 见我铺开画纸,芳馨忙道:“绿萼留下服侍姑娘吧。”说罢行了一礼出去了。 我凝神思想,提笔画了一幅周贵妃的全身像。只衣裳发饰相似,她的容貌意态,以我如今的画技,却是画不出来,于是随意点了眉眼,只有一二分像。绿萼赞道:“姑娘的美人画得真好,这画的是谁呢?” 我心满意足的放下笔,笑道:“随手一画罢了,你替我收好。” 绿萼笑道:“姑娘画得这样好,怎么不拿去如意馆,找师傅裱糊了,挂在殿中?” 只见小丫头换了新茶上来,我一口喝尽了,才道:“我自画我的,并不需要挂起来。” 绿萼道:“这奴婢却又不明白了,画了却又不让人看,这画了有什么趣呢?” 我搁下笔。墨迹未干,倒似周贵妃面上有泪痕一般。我举画端详,不觉叹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作画的乐趣,只在画中,不在画外。” 绿萼虽然不明白,却也不敢接口了。 用过午膳,芳馨和红叶便服侍我起行,还没出长宁宫的门,便见一个灰蓝衣的年轻內官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大人不必去济慈宫了,太后头痛病犯了,不能见各位大人了。” 我忙问道:“可请了御医了?是谁在跟前侍疾?” 那內官道:“请了太医院的院正李大人看了,如今是周贵妃在济慈宫里守着。” 我点头道:“公公替我向太后请安吧。长宁宫女巡朱氏拜上太后,愿太后万福金安,福寿绵长。” 那內官笑道:“奴婢一定替大人转辞。”说罢躬身去了。 芳馨道:“太后和周贵妃一样,是日日习武的,身子一向健朗,从未听说有头痛的病症,这可奇了。” 我回身走回宫中,淡淡道:“太后自有太后的难处,也不必再说了。” 芳馨小心道:“姑娘可要去文澜阁么?都预备好了呢。” 我点点头,回去换了一身常服。忽见妆台上锦素所赠的那只桂文银戒指躺在几只散乱的钗环之间,便随手拿起戴上。芳馨吩咐两个内监提着一个布袋子好装书。 红叶笑道:“这样大的布袋子,能装多少书回来?” 芳馨微笑道:“并不为多装几本书回来,只为着方便些,若装满了,只怕他两个还抬不动。来日方长,姑娘日后再去文澜阁慢慢拣选不迟。” 我忙道:“姑姑想得很周到。我们这就走吧。” 芳馨道:“文澜阁还有些远,姑娘还是坐辇去吧。” 我摆手道:“不必了,我还想去益园走走,昨日天黑没有好生看。”说罢领着众人出了长宁宫西门,往北绕过守坤宫的后花园,进了益园。 从益园的东南角门进去,往西走到小塘的九曲长桥上,忽见前面一抹青绿色影子一闪,掩在桥西一丛白杜鹃之后。我不由问道:“姑姑看,前面是谁?” 芳馨道:“奴婢看,倒有些像东宫的徐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