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2017年8月6日,星期日,晴。 早上,骑车刚过马路就发现不对劲,一捏后胎,又漏气了。 什么情况?昨天明明请修车师傅把车胎补好了,还从外胎上面拔出一颗小钢钉,又被扎破了吗? 来不及多想,把车子推回住处,骑着小美借给我的电动车,前往龙江亭。 到达龙江亭稍有些早,于是把义诊要用的物品准备好,放在石桌上,随手拿起这两天记录的笔记翻看起来,温故而知新。 用黄芪,党参,枸杞子,大枣煮出浓汤,喝后,可以治疗记忆力减退健忘,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痴呆。 《黄帝内经》上讲,上气不足,脑就为之健忘。 南芪可让上气充足,使脑子灵光,就好像灯油足,灯就会光明,人气足,脑就灵光。 有时候,下午在田里干活,感觉体力跟不上,没劲,喝上一杯小美煲的南芪枸杞党参姜枣茶后,感觉精神为之一振,浑身似乎有一股力量在体内窜动。 随后,边晒着夕阳边干活,体力也能够跟上,有劲,就算挥汗如雨也不会觉得疲惫。 有些孩子鼻炎,流鼻涕,易感冒,用鲜南芪根配上姜枣煮水,兑上点红糖给孩子喝上一段时间,效果比买的中成药黄芪口服液还要明显。 最主要的是,这水香香甜甜,孩子们爱喝。 另外像慢性肾炎,癌症后期,用黄芪、枸杞子、党参,煮水当茶喝,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培补人体正气...... 今早,有两位特殊的人物过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他们是广东中山国学馆的投资者,另外还管理着大公司,拥有一大片农场...... 老师称呼这对夫妻林总、林太。 给人的总体感觉没有任何领导架子,很普通,随和,平易近人。 这或许也是我们愿意和他们接触的原因。 像我这种性格的人,感觉气场对就愿意多说几句话,感觉气场不对,闪得比兔子还快,最不会和人接触打交道了,这样也有好处,乐得清静。 今天老师讲的草药叫田基黄,又名七寸金,地耳草,鸡骨香,喜欢长在田野路边,近水的湿地。 性凉,味甘淡,微苦辛。 利水之药生湿地,咸苦清凉消炎热。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药的功效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退黄,散瘀止痛。 有些人口臭尿黄,眼睛发黄,面色也黄,用一把鲜田基黄煮水后兑点红糖,喝下去后,黄色会慢慢地退掉。 田基黄可以把肝脏的毒引导膀胱排体外,把黄浊的脏水往下收,红糖可以让清热解毒的药没那么凶猛霸道。 另外,甘能缓急补益,不会伤到身体。 五经富有个草医,最擅长治疗各种肿块,而且他不是给病人服药,是利用外敷之法,哪里肿就敷哪里,效果明显。 其中,有一味药就是田基黄,捣烂后,和着其他相关草药,一起敷在肿块周围,用不了几天,肿块就会消失掉。 很多在大医院治疗效过不明显的患者,找到他后,亮出他家的祖传偏方,就能收到效果。 真是偏方一剂,气煞名医。 五经富还真是个卧虎藏龙之地。 去到田地干活,不小心撞伤或者运动过程中不小心胸肋被拉伤,老觉得局部胀满疼痛。 这时,把田基黄捣烂像拧毛巾一样拧出汁来,会喝酒的人兑一点酒,喝下去后,局部的疼痛就消失了。 田基黄入肝,胸肋部为肝经所过之处,酒有行药破结之用。 小量的酒做药引,田基黄活血散瘀止痛,所以对这种损伤也是有效果的。 有一些眼睛经常对着电脑,手机后,老是觉得眼睛火辣辣地痛,用冷毛巾敷后仍不降温。 这时,用田基黄煮水,喝一半,另一半用来敷眼睛,用不了多久,眼睛灼热的感觉顿时就凉下去了。 关键是,眼睛不能久盯着电脑,否则,眼睛疾病又会复发,多视绿色植物,才是护眼之道。 有人会觉得, 是不是凡是草药都可以用来治疗眼睛疾患。 其实,最好的草药,最关键的是你得拥有保护眼睛,多视绿色植物的意思,这比什么草药都重要。 另外,科学研究证明,田基黄对乙型肝炎,血粘稠,血脂高的人,都有辅助作用,和茵陈的退黄之功,也有得一拼。 所以,老师经常说,一味草药用好了,全身疾病都可治疗,草药是广大病患者的福音啊! 有一个中年人过来,找老师看病,老师说,你肝部有包油,脾胃也不好。 中年人觉得很奇怪,老师还没给他把脉,怎么就知道他脾胃不好,有脂肪肝。 老师说,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你看你拇指上大下小,说明你思虑过多,脾胃不好,有时心慌心悸,双下巴之人一般都有脂肪肝,看你满面倦容,昨晚也未休息好。 中年人点点头说,昨晚,胸肋部隐隐痛了一晚,以前在医院检查过,有脂肪肝,胆囊炎,昨晚朋友聚在一起,喝了几杯酒后就开始痛,自己喝了护肝茶也没有什么效果。 老师听了后说,命是自己的,保养要靠自己,知道自己有脂肪肝还喝酒,是跟自己过不去,以后鸡蛋牛奶肥甘厚腻的食物别再吃了,粘稠、厚腻之品易堵塞胆管,肠胃,加重肝胆疾病。 肝胆相表里,朋友也需肝胆相照的朋友,另外,有时间多赤脚接触土地,培补你自身的土气脾胃。 中年人点点头,连称谢谢。 或许,他寻遍整个医院,也找不到像老师这么啰嗦的医生。 老师让我给他开四逆散加黄芪、党参、枸杞、陈皮、炒麦芽、枸杞子、土茯苓、金银花、制首乌、丹参。三剂药。 老师从身旁拿起田基黄对他说,认识这味药吗?它叫田基黄,田地的田,基础的基,黄色的黄,喜欢在长在田地,低洼的湿地,你可以去拔点过来,加在我开的处方里一起煎服,一次放一小把就够了。 说完,老师用手做了大概的剂量。 中年人点点头。 或许,让心里想,让我不吃鸡蛋牛奶,交肝胆相照的朋友的医生少见,还让你我自己去田边拔药的医生更是没有,真是怪医生。 中年人走后,我想,老师对草药真是活讲活用,这就是老师看病的独特之处吧! 黄芪、党参、枸杞子,是老师常用到的药对,称气血三药。 夏天,无病常带三分虚,用这三药补气血。 陈皮、炒麦芽健脾。 金银花、白芍、制首乌,又称首乌延寿丹,能够降低胆固醇,清楚血管垢积,是治疗脂肪肝的专用药对。 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 另外,可以使血液得到净化,丹参可疏通心血管,缓解心慌,心悸症状。 义诊之后,老师带我们去吃早餐。 林总,林太客随主便,随老师去到车站附近一家比较有名,干净整洁的包粄店。 镇上有很多家包粄店,口味口感各一,包粄也是这里的特色小吃。 林总、林太对这特色小吃赞不绝口。 吃完早餐,林总林太随老师参观了五经富的文化圣地——三近轩。 为什么称三近轩? 老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老师接着解释道,喜欢研究学问的,笔纸随身带的,就接近智能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么是羞耻就接近勇了。 我们听后,点点头,仅仅三句话,就够我们(小美,金宝,胡老师,陈老师一家)学一辈子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歧凤围。 林总站在惜福箴言前念着: 现在之福,积在祖宗者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 将来之福,如漆油愈添则愈明。 是呀,老祖宗把这些金句刻在墙上,足以说明对我们后人的忠告与期许。 在歧凤围参观完,金宝指着一口井说,这里有口井,是用来供水给村民,还是另有其他意义。 老师解释说,祠堂里的井和外面围墙的池塘是相呼应,代表着吉祥,村落里的安定。 另外,还有一句话叫,千里不唾井,就是游子远在千里,也不讲家乡的坏话。 同时井水也代表着思乡之情。 我听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多么地浅薄,中华传统文化灿烂,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呀。 随后我们来到观音庙,里面有观世音菩萨的神像,有人来到这里敬拜过,香烟袅袅,让人肃然起敬。 老师问我们这里的葫芦有什么作用呀? 用来烧纸钱和香是最浅显的作用。 它可是表六大法的。 一,肚大能容,第二,口小慎言...... 我边听老师讲边回忆上次老师给我和孩子们讲过的六大法。 三悬壶济世。 第四静坐参禅。 第五上小下大根基稳。 第六,葫芦也通福禄,代表着吉祥如意。 太听后,竖起大拇指,或许她也是第一次听人讲起葫芦的六大表法。、 庙门左右的对联很是感人。 观到世间多苦难, 音从天籁着慈悲。 五经富的文化底蕴随处可见,从自建的楼房大门,到祠堂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体现着五经富人杰地灵。 而现在,林总随老师来到曾氏家族大祠堂,这里的建筑设计很古朴,庄严。 四书五经上的金玉良言刻在石碑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人之好善,虽福未到,祸其远矣。 人如不好善,祸虽未至,富斯远矣。 以前总会时不时听人说,吾日三省,但省什么没去想,也不知道,说明我还是一个混日子的人。 今天在这里看到: 吾日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嗯,现在终于知道每日三省,省什么了。 有意思的是,林总路过这块碑文后,又返回来,默读了一遍,然后念叨,为人,交友,学习。 很多时候对知识的参悟,也就那么灵光一闪,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来到五经富,岂能错过大洋仙境之游。 于是,林总开车载着我们一起到大洋。 大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并不是浪得虚名。 我们一行七人(林总,老师,林太,小美,我,金宝,胡老师),买好门票入到公园里。 上次和孩子们从公园边徒步穿越,这次来到此处心境又不一样了。 天气很晴朗,但不觉得热。 公园里有高尔夫球场,儿童游乐园。 高尔夫球不会玩,算了,儿童游乐园不适合我们,我们直奔仙女湖。 下了车,见义侠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立在湖边,湖水碧绿,水很清凉。 我们沿着湖边的泥路前行,欣赏着绿色的湖水,树木,心旷神怡。 随后,老师带我们穿过一条嘿嘿的隧道。 出现在仙女湖的起点,隧道里还比较清凉,只能够一个人通过,走在里面,有那种探险之感。 有老师在前面带路,心倒无惧。 接着我们开车,来到大洋最高峰——乌岽峰。 把车停在山峰下,沿着石梯蜿蜒地到达峰顶,放眼四下观望,还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小美虽然有些晕车,但仍然坚持爬到峰顶,挺佩服她的毅力。 站在峰顶,感觉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呼吸着顶峰上负离子氧气。 下来的时候,才发现石阶竟然有些陡,在峰下抬头看,竟发现从石头缝里有水流出来。 山峰那么高,山缝里居然有水流出来,也算是奇迹。 火焰山是一片光秃秃的山,难道不长树木是人为的么?真的有些奇怪。 下到山峰,我们在湖边的亭子里休憩一会,湖水很安静祥和。 事实上,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觉祥和,平静,没有喧嚣,与世无争。 再好的美景,我们都只是过客。 随后,我们坐车来到龙山,有车就是方便,十几分钟就从大洋来到龙山寺。 师父接待了我们。 老师因为在这里呆过两三年,和师父很熟。 所以午饭,我们亲自下厨,师父煮好了饭。 我们自己去路边采红薯藤,炒法也很简单,放油加姜丝,入青菜,加些盐,熟了就出锅,也挺有意思,吃得也很香。 吃完饭,开车来到观音山,老师曾在这里写过很多本书,世外茶园,种植着整齐有序的茶树。 我们在一阿叔加添水,阿叔性格豪爽,和老师很熟,为人也坦诚,冲出来的茶很浓。 我对茶没有研究,也不喜欢喝,怕喝了晚上睡不着,品着这山泉水,带着一丝甜味。 林总则在阿叔处买了一斤茶叶。 知道我们喜欢他中的山泉水冬瓜,大手一挥,随我们自己挑,我们选了一个冬瓜摘下,带了回五经富...... 将近下午四点钟,我们回到五经富,老师休息了一会。 金宝,胡老师回到住处休息了一会,就去到农场干活。 我则要回去补车胎,一打开车外胎,内胎打气在水里一试,晕倒,两三个孔漏气,这还能补吗? 干脆换一个内胎,免得哪天一不高兴,又漏气。 修车师傅说,以后车胎没气就不要踩,内胎容易损坏,外胎也易损坏。 汗,这车胎没气还使劲骑,这不是成心要换内胎的节奏吗? 换好胎,赶到农场,发现队伍庞大。 陈老师一家四口,何老师,国晋(北京中医学院,高材生,户籍香港),林总夫妇,另外一对母女,老师,金宝,胡老师,都在田地里锄草,割草。 我也连忙找了一个铁耙,把他们锄下来的草耙在一堆,沤肥料。 现在,人越来越多,村民给老师荒废的天地也越来越多。 老师带我们把这些荒废的田地开垦出来,种上地瓜,花生。 老师说,这里,在不久的将来,都会种上草药。 到时我们就坐在田边义诊,随手拔下一味草药,都可以治病。 顺便,我们还可以利用拍打技术,帮助病人疏通经络,治疗疾病。 嗯,这样的治病方式,又有几个医生能做到呢?又有哪个医生会想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