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可能曾困扰过每一个适龄家庭,同时也是咱们后台咨询率最高的问题之一。 好多家长抱怨,总想着给孩子找到一个最好的幼儿园,为此也做了很多功课,可入园之后却各种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几个做本地公号的朋友进行了咨询和探讨。 这几个朋友的工作之一,就是探园(对各个幼儿园做深度了解),见过的样本非常多,对幼儿园有着比较深入的认识。 她们对每个幼儿园的优缺点有着不同的主观感受,却对为什么好多家长觉得找不到满意的幼儿园,形成了两点共识(而且她们的感受和六六上两年多幼儿园后我的体会是吻合的)。
01 “幼儿园都各有优缺点,找个能够满足你最在意因素的就好,什么都想要,就会觉得哪里都不满意。”
听起来,也许好多人会觉得这是空话。但在六六上幼儿园两年多后的现在,我却觉得这样的说法太诚恳了。
客观上来讲,不同的教育体系,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蒙氏园会有混龄班,会比较多的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在技能培养和智力开发上会更侧重一些; 比如华德福就不提倡技能培养,而是强调接近大自然,发展孩子的灵性,在各教育体系中相对最为重视艺术; 比如瑞吉欧,更多强调的是互动关系和合作参与,与蒙氏教育强调独立性的理念不同,瑞吉欧更强调互动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而且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精力参与共同管理学校; 比如六六九月上的这个耕读苑,就是现在国家教委在推广的“食育”理念,所倡导的就是“用快乐点亮童年”,孩子没有健康的体魄学什么技能都是白搭,所以非常注重幼儿园餐饮以及让孩子和大自然的更多接触。(郑州十月之后进入雾霾季,所以只让她肆意户外活动一个月,十月就回总园日常上课了。)
那么有没有一个幼儿园是囊括了所有教育体系的精髓,能够激发孩子所有的潜能呢? 我们心里都明白,没有。
于是我们在择园之前要首先明确自己最为在意的因素是什么,以满足这些因素,达到主观满意为标准,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比如送孩子入园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让他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秩序感以及与同龄小朋友相处的能力,并且很在意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可以选择收费较为平价、老师多为正式编制的公立幼儿园; 比如送孩子入园更为期待孩子在园期间外语能力和各类技能的提升,可以选择收费较高、注重幼儿外语启蒙和技能培养的双语或是国际幼儿园。
但是,每个幼儿园也都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大多数公立幼儿园疏于技能培养,孩子入园几年也许并不能学会什么;大多数私立幼儿园老师流动性大,有些孩子会因为频繁更换老师而产生明显的情绪波动。 怎么办呢?没法办。这就要求我们在以满足最在意因素为标准择园后,适当弱化对幼儿园其他方面的要求。
拿我来说。 我给六六选择幼儿园时,首先确定了我的最在意因素:离家近,有活动场地可以玩,食品安全,吃的好,老师相对稳定。 于是我选择了能够满足这些因素的重点公立幼儿园:省实验幼儿园。 同时我也弱化了其他要求:不追求幼儿园给予孩子过多的技能培养。 虽然她们幼儿园三年来貌似一句外语也没教过,虽然在家长大会上听到院长说类似“身高体重双低的孩子是问题儿童”这种我非常不赞赏的话,但大家都知道,我对六六的幼儿园还是挺满意的。
要知道,每个幼儿园都是不完美的。个人觉得,除了离家近和食品安全这两点是尽可能不要妥协的之外,其他方面,要确定自己最需要幼儿园提供的服务是什么,也要不再纠结得不到的那些,才能不求最好,只求适合。
02 “一些家长总是不能做到相信老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分享如何帮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时,我也曾提过,每天回家跟孩子聊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但三四岁左右的孩子,有时表述并不那么准确,有时还会故意撒谎,如果只是听孩子一面之词,就认为老师是故意对孩子不好的,很多时候对老师也会有失公平。
我曾经在六六的幼儿园看到过一次吵架,听起来事情的起因大概是孩子回家说老师很凶地瞪他,孩子奶奶觉得老师是故意对孩子不好,就跑到幼儿园来闹。争执过程中奶奶很强势,刚开始老师一直在解释,可是奶奶不听,老师急了顶了两句,奶奶就气冲冲的拖着孩子去找院长了。 后来的处理结果我不清楚,但当时奶奶走后老师委屈地哭了起来,那样子看着也着实心酸。其实,吵架一方的老师我接触过,在接触的几次里对孩子们都是很好的。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那所谓“很凶的瞪”,应该谈不上“故意对孩子不好”,或许真的只是个误会,至少绝无恶意吧。
可作为孩子家长,大多很难真正做到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看到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用信任来连接。 既然我们选择送孩子去幼儿园体验集体生活,选择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那就要在送孩子入园的那天起,选择信任老师,信任老师们的专业,也相信老师们的良心。
前段时间送六六去耕读苑体验一个月的托班,毕竟周一到周四晚上是住幼儿园的,新老师不熟悉我也不方便总给打电话询问情况,就想给六六带个能通话的儿童手表,方便我每晚和她讲话。结果六爸提醒我说,不能带,那东西是有随时监听功能的,你让六六带着,老师如果误以为是家长不信任她们,那样不好。所以,虽然六六每周回家我们依然会认真的问发生什么故事啦,以及各种生活细节,依然谨慎,但还是会选择信任。
因为对不在身边的孩子会非常担心,从而将原本不存在的问题当成问题,将小的问题当成大问题,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常见的一种心态。 比如我们在家手边有事要忙的时候,孩子在旁边“妈妈、妈妈”的叫,如果不是很着急的事,我们会觉得让孩子等一下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发现老师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响应,那不管老师是不是在忙,就是故意冷落,就是故意对孩子不好。 我们照顾一个孩子,尚且有被折磨的发飙发狂对孩子大喊的时候,但我们都知道自己只是实在控制不住了,并不会有意去伤害孩子;但幼儿园的老师,一天要同时面对那么多孩子,万一有哪个瞬间失控对孩子态度不够好,家长知道后也会默认老师虐待自己孩子。
这种心态是需要转变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老师和家长是一起陪伴孩子成长的,而不是相互敌对、监督的,要把老师从对立面放到教育孩子盟友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做到内心里的信任。 因为是盟友,所以互相有着理解,有着信任,而且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哪怕是家长和老师之间,也会真的生出像朋友一样的情谊。因为是朋友,就会更加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她们。
所以,想要找到一个满意的幼儿园,首先要确定自己最在意的因素,从而调整选择标准,同时弱化其他要求。好的幼儿园不是完美,而是适合。 然后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觉得老师领了工资就得照顾孩子到万无一失的心理,克服姐花了钱姐就是上帝的心理,平等平和的去对待老师,信任老师。 做到这两点,我想,每个家长都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幼儿园吧。 如何选个满意的幼儿园,问的朋友很多,我特别想写出很有参考价值的干货。可就像我文中说的,因为每家情况不同,所以基本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可参考、以及可执行的标准。以前有人写过,选幼儿园就要选经济范围内能承受的最贵的,我不太认可,毕竟六六上的幼儿园一个月才800块左右,而我肯定是一个月八千块也舍得花的妈。周末听几个朋友在分别抱怨一个月五千,一万,以及一年十八万学费的幼儿园都有多不满意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要幻想找个完美的幼儿园,满足最初选择它的初衷,相信老师并和老师们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对幼儿园就比较容易满意了。 很多家长因为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了解,所以更容易焦虑,关于和孩子顺畅交流,分享一个小诀窍吧。我每天晚上和六六聊天都会和孩子进行分享,我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吃了什么,计划做什么,她有样学样,也会主动跟我分享幼儿园发生的事情。通过这种分享,我对她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会多些了解,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她瞎编的事情,但通常也八九不离十了。这个小仪式,大家可以试试:)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罗罗是几乎能逼死自己的完美主义强迫症,但基本上我只强迫自己,不强求别人。对朋友也好对单位和学校也罢,我都属于比较容易满意的那种人,可能也是这种思维习惯,让我一直也保持着相对乐观的心态。 而且,在没有选择是完美的客观现状之后,其实我们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去弥补那些不完美。给六六选的幼儿园不强调语言和数学的学习,但我会自己在家教汉字和逻辑训练,甚至在给她找去美国游学三到六个月的机会学外语。旅游签证游学会有诚信风险导致未来拒签,我正在研究到底办什么签证,有没有必要她转学生我转陪读。0到3岁关注孩子养育打好身体的底子,3到6岁关注性格培养让她懂礼貌有教养,5,6岁开始就要系统培养六六学习的兴趣,争取让她走到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上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每个阶段的选择都是有得有失的,不贪心,不焦虑,踏实把自己想做的事最好,至于结果,就交给时间吧。 补充一点,虽然我说咱们要相信老师,但罗罗也不否认所有的队伍中都有害群之马,幼儿园老师绝大多数是很好的,但也确实有师德不好的,所以,信任之外,家长也需要有段时间谨慎的观察。只是,将心比心吧,老师能感受到家长的信任,辜负的概率能小很多,有些美好,你越相信,就越接近,我始终这么认为的。 趁着九月六六在耕读苑上托班,所以我要把不能带孩子的长差赶紧都出了。最后一站,新疆看枣,各种转机加换车去农场,30号返程前公号更新时间会很不稳定,就不要早上九点左右等我啦,十一假期后咱回复正常。 |
|
来自: 昵称44943940 > 《陪宝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