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学堂】皈依之路 第8天

 山之子曦 2017-09-28
 

皈依之路

让自己的生命越来越有价值


  我们学佛法、受皈依、受戒,就是要来净化自己内心的烦恼,让自己内心当中那些不好的心态,不好的情绪,不好的起心动念,得到改善,让我们的心心念念,都能够保持一种清净,保存一种善良的一种心态。

 

       如何要让我们自己的内心能够做到清净善良,内心能够非常地有力量?就需要按照佛法的要求去改进。佛法要求我们就是戒、定、慧嘛。戒律,戒律就是让我们的身语意三业都能够与佛法相应。戒律就是我们行为的规范,行为的标准。怎么说话,怎么行事,怎么起心动念,都有一个标准,一个规范。我们逐步逐步按照这种规范去做,那我们慢慢慢慢,自己的内心、烦恼啊,就会得到净化。内心慢慢清净了,我们对外在的境界才能够看得清楚,才能够了了分明,不会被外在的境界之所迷惑,然后才会有禅定,才会有念力、有定力。有了戒定的功德之后,我们才能够开智慧。有了智慧,那么我们所作所为,才会越来越有意义,越来越有价值。

 

       那现在我们智慧不够呢,智慧很缺乏,对佛法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不知怎么办,不知怎么好。那学佛法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常常讲道次第,修道的次第,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它是有层次。那么如果我们按照佛法的次第,一步一步来修行呢,那佛法的次第本来就是非常清楚分明的。我们为什么就修不好呢?进步很缓慢,甚至说我们学不来、修不好,或者说现在在退步,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我们资粮欠缺,业障深重。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还有我们修道的方法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既要明了修道的深浅次第,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究竟修行要怎么修,它还有方法。如果我们不懂方法,没有这些修道的善巧方便,这个佛法很难修好,也很难学好。那这种善巧方便,不是自己很容易摸索出来的。因为呢,我们常常会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的、习惯性的行为当成善巧方便,其实那是错误的。习惯性的动作跟行为,是自己慢慢养成,养成自己喜欢这么去做,习惯这么去做,然后我们就认为说,这样子做有利于修道。因为你习惯性的行为慢慢养成之后,就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说有些人喜欢静,有些人喜欢动,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念佛,有些人喜欢打坐,他会变成人的一个这种性格,就很不容易改变。所以人的性格跟人的习惯是有关系的;人的习惯跟人的行为也是有关系;人的行为跟人的起心动念是有关系的;人的起心动念跟人的烦恼是有关系的。

龙泉学堂

365天,等你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