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干区丁兰综合治水示范工程介绍

 昵称QAb6ICvc 2017-09-28


一、总体概况

江干区重点打造的第一个治水示范区工程——丁兰综合治水示范区项目于201671日正式开工,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投入到了示范区综合治水工作。

杭州江干丁兰街道,15.6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水系发达,共有11条河道,河道总长19.5km29.6m2。在综合治水工作开始前,这11条河中有9条为劣类水质,其中有7条超过杭州市黑臭河标准。为全面提升丁兰片区水环境,江干区首推治水示范区管理模式,从区域层面进行管理与治理,把丁兰区块的所有河道作为一个整体水系进行综合设计和整治,创新采用“设计-治理-养护”一体化的BOD模式,将河道清淤、生态治理、综合管养等河道工程打包实施。本项目已全面施工完成,采用截污纳管、清淤、生态治理和引配水4个手段,截止2016年底,11条河共38个监测断面全面达到类水质,其中西片区5条河道的水质达到了类水质。

江干区丁桥新城二号港项目采用了多项微滤设备、排出口预处理装置、微生物脱氮技术、底质改良、曝气、生态浮岛和水下森林构建多种技术集合,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见图1。设备内置过滤材料,将悬浮物与水分离,从而达到除浊目的,最高过滤精度可达5微米,出水清澈透明无异味,能见度2m以上。

 

1  围堰两边处置前后对比图

二、工艺流程

江干区丁桥新城二号港项目提出了将水系生态治理与配水体系构建相结合的治理思路,以整体提升河道水质、构建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为目标。该项目采用物理、生物技术等综合生态修复技术,基本思路是:应用多相微滤设备等对河道配水、排出口污水等进行综合处理,消解外源污染;在河道生态清淤的基础上开展底泥改良工程,消解内源污染;应用穿孔曝气技术、喷泉曝气技术与生态浮岛技术等组合,稳定河道水质;以投放的辅助生物摄食藻类、有益微生物等作为启动因子,继而引起各项生态系统恢复的连锁反应:包括底泥有益微生物恢复、底泥昆虫蠕虫恢复、底栖螺贝类恢复到沉水植物恢复、土著鱼虾类等水生生态系统恢复,最终实现水体内源污染生态自净功能和系统经济服务功能。修复技术大体可分为四类:外源污染处理、内源污染处理、水质稳定提升以及生态系统修复,如图2至图5所示。

  

2  工艺流程图

 

3  多相微滤设备

 

4  多相微滤设备出水现场效果

 

5  生物放大器现场

三、成本核算

整套设备投入约200万元,每吨水处理费为0.045元,项目中投入2套设备,最大日处理量分别可达到4000t8000t,最大运行成本为540/天。

 

四、干化利用

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脱水淤泥晒干后,检测后,用于园林绿化做生态肥料等。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7丁桥新城二号港治理后

 

   发布时间:2017-08-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