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传一刻第47期:马新童-中医之医法圆通

 秦岭之尖 2017-09-28

道德本体,一元四质,象数理炁;中医之道,一以贯之,理法方药。

扪心自问,我们对中医真正了解多少呢?

中医流派之众、辨证模式之多是否已经令我们无所适从?但是如果站在足够高的高度,伤寒温病以及各个流派之间难道就不能通约吗?我们该如何破除成见,立足于临床呢?

对于这些问题,马新童老师已思悟多年。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马老师的思考——医法如何圆通?

真传一刻第47期:马新童-中医之医法圆通

真传一刻第47期:马新童-中医之医法圆通

真传一刻第47期:马新童-中医之医法圆通

尊敬的吴老师,巴山夜雨群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受大家的邀请,能够在巴山夜雨群跟大家共同来聊聊中医的一些事儿。今天我和大家聊的是中医之医法圆通

医之道,任非小,关性命,诚是宝。医之理,很重要,花气力,抓主要。边学习,边创造,通古今,明医昭。

我们讲中医是道呢,是法呢,还是术呢?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莫一衷。我认为中医既是道,又是法,又是术,是道器合一的。她不同于单另的一种学科,是对宇宙人生真谛探索的一种方法和实践。

法的层面,介于道和术之间,是一种沟通道与术的桥梁。我们都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么请问,阴阳为何?术数为何?看来我们绕不开阴阳术数,绕不开阴阳术数具体的应用。

道德本体,一元四质,象数理炁,显藏者象,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炁,阴阳合炁,一炁化三,精气与神,升降出入,气血津液,四象更替,五行运转,六气分经,七曜悬朗,九宫八风,十方圆融。

医是源于道的,“法于阴阳”,那么阴阳在这里是什么呢?我认为取法阴阳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日、月、星的层面,取法阴阳就是取法日月星。第二是天地四时阴阳。在中医上主要是把这两块搞清楚。

“和于术数”,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都来源于河图与洛书,如果我们完全撇开河图洛书,讲的时候压根不牵涉这些,那么许多东西没有办法讲清楚,没有办法将中医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贯穿始终。

我们都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学中医的人,不懂得真正阴阳的实质,不懂得将阴阳贯彻始终,在临床当中就不是真正的中医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学者,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临床大夫。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什么呢?为什么古人没有讲“察色按脉,先辨阴阳”?这是因为阴和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别”是指入手的功夫,从何处入手而已。因此有《阴阳离合论》,阴阳可离可合。

在一年四季中,有四个阴阳离合的日子,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还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伤寒例中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这些是讲人法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大家任何的疾病都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逃脱不了时间、空间和人本身,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有一次有一个我们中医学者间的共同探讨,我说咱们中医其实就是一种关系学,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四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内部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关系学,是一种调控的医学,是以象思维为其主要核心的应象医学。

中医的法门非常多,我们知道中医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法又源于什么呢?其实简单的说不是祛邪就是扶正这两法,不是治外感的就是治内伤的两法,或者加一个不内外。

和诸位一样,怎样学好中医也是我曾经很困惑的问题。在大量的阅读经典和临床后,我们会发觉许多看起来说的好的理论,临床上用起来却是十分得不实在。而有些东西说的可能很简单,用起来非常得方便,有时会有一种感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这时候我就悟出一个道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

如何开悟呢?开悟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又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其实我个人感觉,既要读书多,还要临证多,又要自己的体悟,要把古人的东西全部练到自己身上去,把古人所讲经典的东西全部在临床当中能够运用出来,能够体会出来。不是为了学而去学,是为了用而去学。

所以我们先设定目标,我看书的方法不是把所有的医书从头到尾看一遍,而是哪个有用看哪个,是实用主义者。

古人对各个流派有个说法,比如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杂病法丹溪,热病法河间。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怎么去看这些问题呢?其实古人在行医生涯当中发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发现用一种方法或一种模型、模式去解决一些问题时,可能也能解决,但是比较复杂,这时候我们能不能根据中医的理法另辟蹊径,另成一些模式、法式呢?

中医的各个流派之间能不能通约呢?能不能汇通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只要站的角度足够高,完全可以统摄,不只是中医之间,中医和西医之间也能统摄,甚至人和天地宇宙也要统摄在一块,因为本身就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的。

正所谓“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人是法天地阴阳四时的,因此必须和阴阳四时合才行,否则就生病,就是我们讲的疾病。

“在变易的征象中,领悟出不易之理,选用简易之法解决,是谓三易。中医之道法术,亦复如是。”

因此我常常跟学生们讲,也跟同道们交流,中医的理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她是天地宇宙之理,而她的法是这些理对人体来说具体的运用指导原则,具体的术是在法的统摄之下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个步骤应该是清晰的,明了的,简单的,而且是可以反复重复的,这样才行。

我们看伤寒杂病论中说“辨某某某病脉证并治”,因此我们看病的顺序应该也是这样的,第一个叫观象,第二个叫识病,第三个是辨证,第四个是脉法,最后是治疗,这才是一以贯之。理法方药一以贯之,望闻问切都是切入点,临床运用的时候四诊要合参,这是最完美的。

许多的病在病人一进门的时候,你就有种感觉,你一望就知道他想干嘛,大概有什么问题,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抓大象的方法;有些病人还没进门,你听他说话的声音大致能判定是什么样的问题,一听就知道;

有些问题必须要经过问才能知道;有的时候问了半天,好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干扰信息,你摸摸脉来体会一下,脉会告诉我们许多没有表达出来隐曲的东西。

因此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是医生的四个级别,其实每一门如果我们研究得透彻了,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我始终认为中医不过五六之学,如果懂得了五和六,中医就学得很好了,至少在理的层面来说已经很清楚了,五和六是可以来指导中医实践的。

五,五运五行,想对其运用自如建议学习傅青主、陈士铎医书中《石室秘录》、《辨证奇闻》;六,六气六经,想对其运用自如建议学习十个版本的伤寒论。想对阴阳有深刻认识与运用的建议学习《景岳全书.传忠录》与《郑钦安医学三书》。

可以说每天都在用五六看病,每天都在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诊治疾病,可以说无时无刻离不开。都说阴阳五行是玄虚的,在我这里它们不是玄虚的,它都可以有具体的实质,无论说是判断疾病预后转归,还是取法、取象、用药,都是时时刻刻离不开的。

刚开始我用伤寒中的许多方子时,特别是在急性病、大病、重病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我在很多病案中跟大家交流过,很多病人用上以后确实很神奇。

但实际上我们每天在门诊中看的疾病,那种疾病是偏少的,反而是内伤杂病偏多,特别是在门诊工作的人可能会有深刻体会。这时用伤寒的式法,就会觉得有些怪,治病的速度不是那么得快,大家有这种体会吗?

后来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体会越来越深刻,我觉得许多的方子有时显得笨拙。倒过来我又想“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我又研究了东垣的东西,我发现他的方子量很小但是味数多,靶点就比较多,用起来每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能补伤寒方的特点。

说研究东垣的东西,说用他的理就说大话了,我是临床医生,就是用他的方子,研究临床上怎么去用,反复体会,发现里面隐藏了许多的秘密。反复体会他的方子,这个功夫反复地去锤炼,就长到自己身上了,就把他化了,就自出枢机了。

可能你用的方是仲景或者东垣的方,但是里面的具体运用是你在运用,就是你在使用这个方,这才是你的东西。

我觉得学医的人有时真的像个修行的人,虽然不在庙里,但天天病人围绕着你,当你解决不了病人的问题时,就会苦恼。

作为一个医生,不能为病人解决问题,叫什么医生呐。但是有些问题确实不能解决,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临床上去判别哪些是我们能治的病,哪些是不能治的病呢?我对此有一些看法,分享给大家。

病分四类:不治而愈25%,能治愈25%,迁延难愈25%,死证不治25%。不治而愈者,得天地和谐人不妄治;能治愈者,天时地利人和而已;迁延不愈者,天地人三才不合谐;死证天冲地克人力不及。

所以我们首先得有一个认识,我们任何的治疗是有边界的。当我碰到一些非常危重、极难治愈的疾病时,用了伤寒法,发现有些力量仍然不够,这怎么办呢。

我又回过来看了千金、外台等,包括深师和其他一些医家的东西,发现许多的疑难重症、死症,在千金、外台中很多都有答案,只是我们水平太低,根本看不懂古人在说什么,不理解他们说的病到底和现在有什么关联。因此我提倡先说继承,先不要说创新。

我曾经非常狂妄,自以为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创了一两百首方子,后来发现自己真是“偶然获益,便觉天下无敌”,我觉得《大医精诚》里面说的便是我这种人。当时看了古人很多治疗的方案后,叹为观止。古人用药的精准,象数理气四个层面一以贯之,我被折服了,太牛了。

我们只有信受奉行、依法奉行,才能出现很好的效果,“能真学,才能真用,才能真效“。对许多所谓的疑难杂症,我们身体力行去做的时候,有困惑,有顿悟,有超脱等等方面,非此道中人难以体会。

当我用伤寒的式法,碰到湿温、暑温这类疾病时,经常感觉不太会看了,用药总感觉不能丝丝入扣,总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我学习了温病的许多东西,比如《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方药时豁然开朗,觉得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用起来非常方便,我认为其实就是一个三焦的辨证方法,它可以和伤寒通约,但是它这个方法是简易之法。

就拿这几天来说,根据现在北京气候,我门诊上用的最频繁的依次是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和东垣的清暑益气方,不论是外感的疾病,还是内伤的疾病,这三个药方用的频率是较高的。

我们可以用五运六气来说,可以用湿气来讲,可以用病人的体质和气候的关系切入,不管怎么切入,活在当下,当下怎么解决,这是我们临床大夫所必须要面对的,而不能彻谈空理。

其实我在临床上有体会,温病是伤寒的一个发展,它是对伤寒有力的补充,完善了伤寒当中许多或言不详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自出枢机,有它独到的地方。受伤寒的影响,而又自出枢机,确实如此,不能一概的否定。而它的方子非常好使,临床上的疗效也非常好。

我们是临床医生,以临床是否见效为标准,而不是空谈谁对谁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我用伤寒的方子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比如用建中类的方子时,见了越来越多的病人后发现用这些方子的疗效在降低,因为病情复杂了,绝不是一点点简单的式法能解决的。正当我苦无对策之时,我发现了深师建中汤类的方子,使我别开眼界,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我把深师建中类的方子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深师十味小建中汤:黄芪40、当归20 、人参30、肉桂60、白芍40、生姜40、半夏40、附子10、炙甘草20、大枣20

(深师此方无饴糖是什么原因?答:中满不食甘故也,加小半夏汤化饮邪,可补仲景方建中类方的缺陷。半夏一升(130),生姜一斤(240),根据具体情况折开,可参考此量)

深师十五味建中汤:黄芪30、当归20、人参20、桂心20、白芍40、炙甘草20、生姜60、大枣20枚、附子10 、茯苓20、麦冬30、生地160、厚朴10、龙骨30、饴糖80,原方四服。

此方实为深师小建中汤加减法而成!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甚至辅行诀中的大阳旦汤,不知道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和体会。我想到当我们反复去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古人早已在那里等我们了,见与不见都在那里。

我们是自出枢机另闯一片天地呢,还是向古人学习,在古人肩膀上再往前走,而不是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认为自己高明。其实古人的东西在临床当中的实际效果会折服我们的。

在桂林古本伤寒论当中,对于用六经治疗奇经八脉的思想,对我就有很大的启发。他把八脉为病与六经的关系、八脉内伤以及各自的脉,甚至连怎么治他都全部展示出来了,非常的详细也很系统。

假令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督脉伤,柔柔不欲伸,不能久立,立则隐隐而胀;任脉伤,小便多,其色白浊;······八脉内伤,其脉何似?师曰:督脉伤,尺脉大而涩;任脉伤,关脉大而涩;冲脉伤,寸脉短而涩;······督脉伤,当补髓;任脉伤,当补精;冲脉伤,当补气;······阳维伤,则调卫;阴维伤,则养荣。

作为一个临床普通的医生,我是跟古人们学习,谁能帮助我们通向中医的彼岸,我们就听谁的。

我们临床上应用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大经大法,如果不知道真正的地方在哪里,即使悟十年八年,可能一辈子都悟不出来,可能举手投足就已经错的十万八千里了。可能经过百折困顿后,看到这些东西,会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得一针见血,那么得实在。

其实我刚才是做了简单的举例,想通过举例说明一些问题。我们是真的中医吗?我们对中医真正了解多少呢?很多中医人到了六七十岁、七八十岁说“我中医没有真正入门”,我觉得这不是客气话,而是对自己内心客观的判定,到底我们对中医知道多少。

中医的理就是天地的理,中医的法就是天地运行规律的具体的一个操作之法。

术是由法所生的,“十年成药,百年成方,千年成法,万年成理”,其实我的本意是说,因为人这一辈子是有限的,对一个药的体会只有几十年,而一个方的形成需要百年的验证,一个法的确立是需要千年验证,而理是万年不变的,一个真正中医的理法方药都是需要用心去学习,用心去体悟,要有体会。

不光是学习,而是要体会,把这些东西全部变成自己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甚至融入到自己的灵魂当中,一以贯之,这不是生而知之的。“十年成药,百年成方,千年成法,万年成理”,我是指这个意思。

我们都说“合方治疑难”,但是我们现在临床上发现了许多问题,莫名其妙的合方、没有源头的合方、泛泛的合方,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另外对很多事物的把握是不精准的,是模糊的,而且对它的适应范围是不清晰的。

我在临床上也经常用合方治疗一些疾病,反复的体会,甚至对很多药物的比例剂量做了严格的控制,为什么要控制呢?我们看看张仲景老先生是怎样说的——“某某某汤主之,或宜某某某汤”。什么叫“主之”,就是说这就是我们经过了验证的东西,不要去问为什么,只要去用就可以了。

因为医之理太深了,打个比方,我经常给朋友和同学们讲,这就如同说电视机的构造非常复杂,有很多回路,这是高级工程师需要了解的东西,临床医生只要干一件事,就是按频道。第一要搞清楚哪个频道是哪个,比如这个频道就是中央一台,第二就是不要把频道按错了。

如果能按的很好,在当代来说,水平是不低的。对于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部分疑难杂症,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果你还想提升自己,达到一个圣贤的境界,就要去研究经典。

第一个境界是通过学习经典、各家学说提升自己;第二个境界是用经典证明自己是对的,功夫都长在自己身上了;第三个境界是举手投足间完全将理法方药浑然一体,不拘一格,怎么做都是有理的,你的理法方药是一以贯之的。当然这样境界的人确实很少,很难遇见。

所谓各个学派的创始人是如何产生的,就是用了以前旧有的方法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候在充分的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探明机理,运用现有的东西进行化裁、整合、打磨,最后形成了一套新的方案。源于古人而有所提高、有所创新,这才是一条正路子,自古以来所有名家概莫能外。

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张仲景就是研究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学习了古人的这些东西,然后当时对于寒疫,根据他老师张伯祖老师的东西进行了整理,发表出来的,据说有十三稿之多。

仲景的东西经过了十三稿修改,但我们现在一稿都拿不出来。因为总是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觉得某些观念是正确的,过一段时间发现不是那么确切,还有一些漏洞,不断地在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否定之否定,你说不行就会有人说行。在中医当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看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方式,可能非常简单。因此我认为各种式法是并行而不背的。

无论是六经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三焦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方法、八纲辨证方法、经络辨证方法还是五运六气辨证方法,我认为每种方法都是我们切入的一个模型、一个门而已,真正进入大门里面完全是可以通约的,看到房屋的内景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是完全可以通约的。

因为入的门不一样,所以路边的风景不一样。但这无关紧要,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保持敬畏之心,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保持一个客观的、冷静的心态,就像一个婴儿一样去看这个世界。而不是说还没有听完,还没有看完,还没有了解完,就贴了很多标签,这样我们就不能够进步,无法与圣贤交流。

我是从临床而来的,从小(十三岁)受舅父影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易经、佛学、参禅打坐等等方面的修学,我感觉到其实现在的中医是残缺的医学,是不完整的医学,我们许多东西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没有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当中,而是各说各的话,这样就根本无法与古人、天地、宇宙去沟通。

真正的好医生是体悟出来的,还真不是学出来的。连张仲景先生都说“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博闻强识次之”。我们不是生而知之的,那我们只有学而知之,博闻强识。因此我们不要带任何的成见,对任何事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用心去体察,不要轻易地说对错,好多东西不存在说对错,只是说适不适合而已。

我的好多朋友都说,马大夫、马老师请你把你完整的体系拿出来。这个完整的体系我恐怕这辈子也拿不出来,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我的体系就是没什么体系,全部是用古人的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如果说有体系,那我和古今世间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毫无差别的。我要拿出来,该怎么去拿?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想好。

问曰:可有一法统百法。答曰:无一法可舍,无一法可取!法为不定的方,方为一定之法。感恩大家花了一个半小时听我讲课,非常感谢能跟大家共同分享中医的一些故事和道理,体会医法圆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