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秘方 | 预防乙肝:瑶药清肝利胆茶保您“肝”健康!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9-28


不知从何时起,“乙肝”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乙肝”的话题。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


主要分类:

①急性乙肝:超过百分之九十通过配合医生的治疗可以痊愈。

②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肝肝炎、肝硬化、肝癌。

③重性肝炎:大量肝细胞坏死。


临床表现: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


引起乙肝病毒的原因:

  • 抵抗力较弱被感染

  • 过度劳累、喝酒等其他原因

  • 母婴传播

  • 婴儿期感染

  • 慢性乙肝转化




中医学虽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名,但散见于“胁痛”、“黄疸”、“鼓胀”、“症积”、“肝瘟”、“疫毒”等病的记载中。

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侵入血分,内伏于肝,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病情的发生发展可与饮食不洁、思虑劳欲过度有关。本病病程多久,缠绵难愈。常见胁痛、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目黄、尿黄等症候,部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脾脏一般无明显变化。


湿热蕴结证:
身目黄染,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口干苦或口臭,脘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胁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肝郁气滞证:
两胁胀痛,善太息,得嗳气稍舒,胸闷、腹胀,情志易激怒,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肝郁脾虚证:
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嗳气,口淡乏味,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肝肾阴虚证:
腰痛或腰酸腿软,胁肋隐痛,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口干咽燥,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脾肾阳虚证:
食少便溏或五更泄泻,腰痛或腰酸腿软或阳痿早泄或耳鸣耳聋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太润,脉沉细或迟。

淤血阻络证:
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瘀点,脉沉。


预防及治疗


--瑶药清肝利胆茶--


瑶药清肝利胆解毒冲剂是由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的专家根据瑶族特有的药材配制成的的。

主要成分:本泡剂采用金秀大瑶山深处独有的清肝利胆,保肝护肝的野生植物水石榴、绣花针、小叶捻、毛冬青、丹参、黄花倒水莲、石上苇等十多种瑶药研制而成。


功效说明:清热利湿、解毒、清肝利胆、保肝护肝、利尿通淋 。对黄疸肝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等症有较好的疗效。长期服用可有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用80—100℃的开水冲泡该冲剂25—50g,10分钟后便可服用,可当茶喝。


--酸枣仁汤--


原料:酸枣仁2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酸枣仁打碎,加水500毫升,小火煎l小时,加白糖适量。
用法:每日服1次,随量饮用。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转氨酶高,属阴血不足者。症见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等。


--茵陈田螺汤--


原料:茵陈15克,鸡骨草25克,香橼 10克,田螺50个,生姜9克。
制作:1.将田螺用清水静养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壳,取出螺肉。其余用料洗净 (生姜拍烂)备用。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
用法:随量饮用。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慢性乙肝,属于湿热毒邪羁留不去者。症见肝区胀痛,食欲不佳,大便溏泻,或有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小便赤黄,时有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