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刹车踏板行程越来越长?原来是它出现了问题

 浪人观天下 2017-09-28
2017-09-28腾讯汽车13评

行驶了五六万公里之后,不少人会感受到车况与新车时相比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比如会逐渐感觉到底盘开始发散、异响增多,还有一项更明显的,就是刹车踏板的行程变得越来越长,脚感越来越软,刹车力度越来越弱,用老司机的话来说,刹车踏板才起来跟踩棉花似的,让人觉得心里没谱。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刹车系统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差呢?原来,是刹车油出现了问题。我们都知道,家用汽车的制动系统可以理解成是一套液压系统,而刹车油由于不易被压缩的特点而被充当传递力量的介质,通过刹车油为卡钳活塞提供压力,从而使刹车片摩擦刹车盘产生制动力。

那么在此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刹车油会出现被压缩的情况,原因在于无论是哪种刹车油,都具备一定的亲水性,换句话说,就是刹车油会随着使用时间变长而逐渐进水。当刹车油中的水分变多时,刹车片和刹车盘摩擦产生的热量就会通过刹车分泵传递至刹车油中,那么刹车油中的水分就会因为热量而气化,那么自然而然,刹车油中的水分气化后就会变得可压缩,从而造成踏板偏软,行程变长,刹车距离增大。这种情况被我们称之为制动液气阻现象,属于液压刹车系统的通病,使用一段时间后几乎都会出现类似问题。

那么刹车油中的水是如何进去的?无论是老式的DOT3型刹车油还是DOT4型刹车油,都具备一定的亲水性,所不同的是DOT4型刹车油的抗亲水性比DOT3型更强,且对金属的腐蚀性、橡胶的相容性上也有更好的表现。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阻隔水分进入,一旦水分增多,那么相应的沸点就会降低。

其实,严格来说,刹车系统并不是完全密封的,在每次踩刹车踏板时刹车油储液壶液位下降,抬起踏板液位回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该过程的顺畅,部分车型会预留通气孔,长年累月下来,空气中的水分或多或少的会进入刹车系统当中,可以说是避无可避。

从日常的使用中来说,既然不能阻止水分进入,那么只能尽可能通过保养等手段延长进水速度,延长刹车油的使用时间,那么,平常要尽可能的避免用高压水枪直接对引擎舱进行冲洗,同时应尽量避免汽车涉水。此外,要严格根据汽车的维修保养手册规定的周期对刹车油进行更换,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一般来说,我们都建议车主在行驶两年或四万公里更换刹车油,以先到为准,即便两年只跑了几百公里,也应该准时进行更换。

除了刹车油之外,刹车盘与刹车片的状态也是造成刹车踏板行程变长的另一大原因,随着刹车片、刹车盘厚度变薄,刹车油液位也会不断下降,而作为传递力的刹车油,必须加大压缩力度才能更好的完成刹车动作,那么自然刹车踏板行程就会变得越来越长。所以,在日常使用中,对于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状态也要及时进行检查,不要等到仪表盘指示灯亮起才去保养检查。

由于刹车油进水或刹车盘、片磨损是一个长期消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对汽车发生的异常也会逐渐适应,并不会立马感受到异样。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出了问题才去检查,而是增加预防检查的次数以及严格按照保养周期对刹车油、刹车盘、片进行更换。虽然刹车油进水的问题此次被拎出来单说,但其实目前的刹车油以及液压制动系统已经相当可靠,油液中水分其实已经可以被控制的很好,不至于因此而出现失去刹车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