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比物价看西方所谓的高收入

 xiongmao007 2017-09-28
有人总喜欢用人均GDP证明中国很穷。比如美国人均GDP五万美元,台湾人均2万美元,而中国只有八千美元。先不说台湾的人均GDP有文揭露是注水造假的,就说,其实人均GDP与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关系。奥秘在于他们人均高但物价也高!这话怎么理解?下面先从一个段子说起。

    去年一则新闻炒得很热,说的是瑞士公投,是否同意政府为公民每人每月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相当于17000人民币)。每月17000元看起来很高,但一位崇尚西方生活的人闲聊时不经意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实2500瑞士法郎是不够日常生活支出的”。也就是说,瑞士收入看似很高,但物价也很高。

    某华人去瑞士回来说,扔一小袋垃圾都要付2瑞士法郎。国内肉丝盖饭人民币16元,而瑞士要20瑞士法郎。超市5个尖辣椒就要3.5个法郎。随便理个发要70法郎。

    某电视台中国人与日本人辩论中国军费,中国人说应该按人均衡量,表面看中国军费1300亿美元,日本400亿美元,中国军费比日本高。但中国人均军费只有100美元,而日本人均400美元。

    但日本人却说日本的物价是中国的十倍,即使按人均算也是中国军费高。说日本物价比中国高十倍自然有狡辩夸张之嫌,但日本的物价比中国高也是事实,按照联合国的购买力平价算,日本物价起码比中国高数倍。

    西方国家人均GDP看似很高,但那只有统计意义,对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意义。因为人均GDP是贸易决定的。举个例子就可以理解。

    西方是工业化国家,主要出口高科技产品,这些东西穷国不能生产,因此穷国买高科技代价就高。比如印度国内的衣服1000卢比一件,而在美国一件同样的衣服卖10美元。如果按等价交换原则,1美元应该折合100卢比。但美国自己也可以做衣服,而印度却做不出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脑),美国人当然知道这个情况,就可以不等价交换占印度的便宜。

    而印度又需要电脑,只得降低要价,比如对美国报价5美元一件衣服。于是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的真实汇率就变成1美元兑换200卢比。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衣服以外,大部分收入花费在不能做国际贸易的商品上,比如住房、学费等。

    而这些不能进行国际贸易的东西,按照国际贸易形成的汇率计算,印度就要比美国便宜,比如印度的房租10万卢比,而美国的房租是1000美元,如果折算成国际贸易的汇率1美元兑换200卢比,印度的房租就是10万除以200等于500美元,就比美国便宜一倍。虽然印度人买电脑花费比较多,但住房便宜,总体一算,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并不见得比美国人高多少。

    可以工业化生产的东西(比如电脑汽车)在西方的确便宜,但这些东西折算到每个月的花销并不多,即便最贵的汽车也比住房要低很多。比如在美国一辆普通轿车2万美元,但车可以用十年,折算到每个月还不到200美元,而房租每月动辄上千美元。

    以北京与美国的纽约举例,2013年美国瑞斯房产公司统计,纽约平均月房租是3017美元,而同年北京的平均月租金是3748元人民币。

    房租是消费的大头,在纽约打拼的白领差不多需要一半的收入用来租房。再比如美国大学学费最少也要上万美元,而中国只需几千人民币。表面上看美国人均GDP很高,而实际上美国人过得并不比中国人宽裕多少。

    国内的差距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与外地小县城相比,北京人的工资的确很高,但并不能说北京人就很富裕,因为小县城房租可能只有几百块钱,而北京房租要几千块钱!

    北京西城区的人均GDP都三万多美元了,你去问北京西城区的居民,他们会认为自己很富裕么?当然,有房房主会很富裕,但比竟是少数人。

    北京西城区的居民或许比石家庄居民富裕一些,但生活水平绝对不会超过石家庄一倍。但如果你硬要用人均GDP比,北京西城区人均GDP是36000美元,而石家庄人均只有8000美元,差距是四倍!可见人均GDP显然是不靠谱的。GDP只对联合国统计各国经济有意义,而对普通百姓来说,人均GDP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点也可从实地去过台湾的人的感受中得到印证。

    按两岸民右所说,台湾人均2.2万美元,远超大陆,但在台生活实际感受是,台人均收入也就比大陆高2倍左右(台湾人月入3万多台币,合人民币6000----7000元,但台湾的物价也比大陆高2倍)。

    这么一看,所谓台湾人均2.2W真的是造假注水的,台湾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绝对达不到人均2.2W美元。再以台湾比陆高2倍的高物价一对比,真相是,台所谓人均2.2万美元的生活水平和大陆差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