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问道: 五、古圣先贤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28

[摘要]对仁人来说,死是何其轻巧,最困难的,大概是千难万难之中,不放弃、不屈服、不妥协的那份坚韧执着之心吧。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在《论语》中,除了称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认可的仁人有六位,分别是比干、微子、箕子、伯夷、叔齐和管仲。

比干、箕子、微子、伯夷、叔齐都是倒霉的人物,比干劝谏纣王,被纣王剖心而死;微子见纣王无道,投奔了西岐;箕子装疯,躲过了纣王的迫害,周灭商后,带领部分商族远徙朝鲜;伯夷、叔齐放弃就任国君之位,跑去投奔周文王,武王出兵灭商,二人拦住武王的马,劝谏他不要兴师,差点被杀头,武王灭商之后,二人隐居于首阳山,采野菜为食。这五个人,事迹不同,虽有可歌可泣之处,冠之以“仁”,道理何在?

让我们看看管仲,管仲年轻的时候,是个倒霉蛋。他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老是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的管家看不下去了,在主人面前打管仲的小报告。他当兵上前线打仗,战友往前冲,他往后逃。他出仕做官,三次出仕三次辞官。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谱的主—齐国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跑到母舅之国避祸。后来齐襄公死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开展了马拉松比赛,看谁先回国谁就继位当国君。管仲看报效主子的机会到了,带了一帮人马躲在公子小白回国的路上。公子小白出现后,管仲朝小白射了一箭,正中心窝,小白口吐鲜血倒在马车上,管仲乐滋滋的回去向公子纠报功去了。

哪知道小白没死,管仲一箭正射在小白的腰带上,小白也是个机灵鬼,佯装中箭,咬破自己的舌头吐出一口鲜血,骗过了管仲,快马加鞭赶回了齐国,抢先即君位。就位后第一个命令就是派兵阻止公子纠回国,并要诛杀管仲,以报一箭之仇。

你看管仲这倒霉催的,从如夏天一般的狂热状态立刻陷入了如冰窖一般的寒冷之中。眼瞧看这小子就要身首异处了,好就好在他有一个好基友,立刻化险为夷,转祸为福。

这个好基友就是鲍叔牙,鲍叔牙真是个伯乐式的人物,他早早的就知道管仲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当他的管家向他报告,管仲占他的便宜,鲍叔牙说管仲家太穷了,他要多拿就多拿一点吧。别人讥讽管仲在战场上逃跑,鲍叔牙说,管仲是独子,家有老母要奉养啊。管仲三次出仕都失败,鲍叔牙说,管仲的机会还未到啊。这回管仲死到临头了,鲍叔牙怎么说?鲍叔牙还真有办法,他此时是公子小白的第一谋士,公子小白,也就是此时的齐桓公要任命他为相,鲍叔牙说,如果你想治理好齐国,用我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成就霸业非用管仲不可。就这么着,鲍叔牙硬是说服了齐桓公,让管仲登上了齐国相国之位。

管仲还真是有两把刷子,他担任宰相之职,冶铁煮盐,发展商业,很快齐国富裕了起来,他进行行政改革,编户齐民;编练军队,练就了一支三万人的精兵,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一味逞强,而是以外交战、商贸战确立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尽管管仲的功劳很大,但这些足以使孔子称之为“仁”吗?孟子对管仲就有不同的看法,孟子就说了,管仲受到齐桓公如此信任,齐国这么富强,个人才华如此之高,本应辅佐齐桓公行王道,但管仲却行霸道,我才不屑于效仿管仲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称赞管仲做到了“仁”,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其实别说是孟子,就是孔子亲炙弟子,对管仲也有不同看法。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子路、子贡是孔子最为亲近的两名弟子,二人陪侍左右时日多矣,都不能完全的理解孔子的“仁”。哥儿俩认为,管仲这个人,替公子纠做事,公子纠遇难了,同时辅佐公子纠的召忽也自杀了,管仲不仅不自杀,反而当了公子纠仇敌公子小白的宰相,不忠不义,何能称之为“仁”?

可见子路、子贡哥儿俩对仁的理解,是臣子应忠于自己的主子,“主忧臣劳,君辱臣死”,这才是君子,这才是仁人,哥儿俩把对君主个人的无限忠诚视为仁的必备条件。

但孔子显然不这样认为,孔子认为,“君子从道不从君”,君子从政是要践行道义的,而不是对君王个人的愚忠。这个道义,就是黎民百姓的生活过不过得下去,有不有快乐和幸福。

春秋初始,礼崩乐坏,周王室已经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各方诸侯,这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天下混乱,诸侯之间互相杀伐,民众在混乱的世道里面,生命、财产缺乏保障;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趁机南下,中原各国各自为战,不能抵挡。戎、狄等蛮夷的进攻使中原各国面临文化灭绝的危机。

在华夏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管仲适时出场,他最大的贡献不是使齐国强大和富裕,而是两点:尊王和攘夷。

尊王,就是尊奉周王室为最高领导。周朝之所以维护了四百年的太平,关键就是诸侯们都听周王的,现在周王室衰弱了,诸侯们皆不听号令,这是天下混乱的根由。管仲鲜明的提出“尊王”口号,并以齐国的实力为后盾,逼迫各国就范。最有名的历史事件就是楚国北上中原,齐国联合各国诸侯军队讨伐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祭祀用的茅草。楚国在强大的压力面前,不得不同意向周王室纳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自己周朝臣子的身份。

管仲相桓公,曾经九次召集诸侯们召开盟会,制订盟约,维护中原地区的和平,最有名的是葵丘大会。

葵丘会盟有齐、鲁、卫、宋、郑、许、曹等国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盟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宣读了盟约。孟子记载了盟约的主要内容。

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 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从以上盟约看出,主要是对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法律、道德风尚、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进行约束。本来这些规定,应是周王室颁布天下,令各国诸侯服从的,但既然王室已无实力,由有实力的诸侯代表天子维护秩序,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难能可贵的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做到了这一点,虽然有武力为后盾,但并无残暴的杀伐征战,所以,孔子称赞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攘夷”,就是各诸侯团结起来,打退北方游牧部落的进攻,保存华夏文化。

当时游牧部落非常猖獗,曾经深入中原腹地灭掉了卫国,并围攻刑国,在北方的燕国更是屡受其辱。管仲辅佐齐桓公,挥师西向,帮助卫国复国,并修建了新的都城,出兵帮助刑国打退了山狄的进攻,北上援助燕国,灭掉了令支国、孤竹国,占领土地500里,全部赠给了燕庄公。

由于齐国的努力,中原地区有效的抵御了蛮族的入侵,使得华夏衣冠得以保全。所以,孔子称赞管仲,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大家要穿着蛮族的衣服了。言下之意,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中原各国就会成为亡国奴,文化毁坏,华夏不存。

孔子对管仲也有所批评,批评他生活奢侈,“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而且不知礼,“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虽然管仲的私德有所亏欠,但瑕不掩瑜,他为天下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打退了蛮夷,保存了中国文化,使民众受其惠,“民到于今受其赐也。”管仲的作为符合君子从“道”的要求,所以,孔子称赞他“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有如此的功绩,孔子盛赞其为“仁”,比干、微子、萁子、伯夷、叔齐并无如此显赫的成就,为何孔子也称五人为“仁”呢?

我的理解,“仁”,表现了一种贵族的责任精神,担当精神。《尚书》有如下记载:“老天降下老百姓,并为之确立君长和师保,他们的责任就是辅佐上帝,照顾四方百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仁,就体现了这个意思,孔子时代这些贵族们,大部分已失去了爱护民众的责任心,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孔子有感于兹,才从之前二千五百年的文化中,总结出一个“仁”字,做为君子应尽的责任。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有着类似的心肠,他因此得罪了雅典的贵族,被以不信神和毒害青年的名义起诉,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着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

当时的雅典,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失败,整个城邦的精英阶层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蝇营狗苟,苏格拉底希望自己像一只牛虻,叮在雅典这匹懈怠的、痿靡的老马身上,使他重新焕发青春。但换来的结果却是:自己被判处死刑。

孔子的命运稍好一点,他周游列国无非是希望各国的精英们能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孔子虽然没有成功,但好歹没有陷入冤死的命运。

理解了孔子,也就理解了孔子何以称比干等五人为“仁”。比干为天下的稳定,不惜冒死劝谏纣王,仁也;微子见纣王残暴,不可挽回,干脆投奔正义的力量,以暴制暴,仁也;箕子宁愿装疯,不愿同流合污,仁也;伯夷、叔齐担心以暴力手段改朝换代,开了个杀伐的坏头,宁愿隐居也不在周朝做官,仁也。五人在商周之际那个混乱的时代,行事的方式不同,秉持的信念却一致,就是对天下家国百姓的责任。

孔子说:“君子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比干等五人,足以当之矣。

谈到责任,一般来讲,责任与利益相一致,则会促进责任的履行,如果承担责任没有物质的回报呢?大部分人就把责任抛到脑后了。但比干、微子、箕子等“仁”人不同,即使个人利益受损,他们也勇敢的承担责任。孔子也是如此,他“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使命无法达成,亦上下求索,从未放弃。他说:“下学而上达,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在履行责任(天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不埋怨命运的不公,不埋怨社会的黑暗,只管努力做去,心安就可以了。

中国文化里另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屈原就不一样,他见楚国的命运无可挽回,又不愿意同流合污,以“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我独清”的愤懑与清高,投身于汩罗江的滚滚波涛,成全了自己的清白,却留下患难中的百姓。对仁人来说,死是何其轻巧,最困难的,大概是千难万难之中,不放弃、不屈服、不妥协的那份坚韧执着之心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