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修行录(十):复苏与暴跌的背后

 wukh997 2017-09-28
                     作者:庞子龙 2009-08-20
字号:TT


复苏与暴跌的背后:乱象?还是循序?

下半年的头两个月,A股就让投资人再次感受了一次“凤舞九天”到“自由落体”的急剧转换。截至2009年8月19日,沪深300指数的8月份跌幅达19.28%,不但完全抹杀掉7月份“亢奋行情”的泡沫,还将约1/3的6月份涨幅没收。其间虽有抵抗(8月11日、8月13日、8月18日三日略有上涨),但红盘的背后并没有成交量放大的支撑,投资人的短期入市情绪在“冰雹”的袭击下骤然降温。

如此惨烈的持续下跌,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处于全球性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的度过,因各国政府的联手救市,将比以前更快地进入复苏期,中国作为受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已经进入复苏期,但复苏的过程不可能因资本市场的狂热而省略“结构调整”这一关键、曲折的步骤。上半年证券市场的回暖,助推了资本向优势行业、企业的配置效率,这是非常有决定意义的,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实体经济理应更能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正确的,也许这让我们的GDP增长率短期内变成由投资拉动,但如果我们在危机不更积极一些,仍然处于“结构调整”中,且整体仍然相对落后的中国经济,又怎能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将竞争优势持续保持?

回到证券市场,虚拟经济的根本仍是实体经济,虽然证券市场阶段内免不了风雨交加,但从长期来看,只要国民经济的成长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速,证券的内在价值整体上就能够增长。从今年以来的环比经济数据,也很容易看出经济环境的逐步好转。近期宏观政策的微调,事实上也是及时的,政府主导毕竟不是全面包办,在市场进入复苏通道后,理应逐步将企业推向前台,增强企业的内功修炼,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例如7月份的信贷增量大幅下降,市场可能认为宏观政策转向,对股市不利,但笔者认为宏观政策的调整,不能简单的认为不是利好就是利空。经济环境是不断演变的,具体到某项宏观政策,都是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托的时候托,该放的时候也要逐步退出,积极调整要比一成不变要更合理,政策的微调,不正是经济形势转好的例证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