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铁菩萨山到南湖生态城 ——我所经历的唐山巨变缩影

 昵称47868443 2017-09-28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史文广)

  那还是1963年至1965年的光景了,我上小学的时候,曾几次从姑姑家住的路南区沟东文化北后街商业大院,和表姐家那小我一岁的外甥,步行到铁菩萨山游玩。铁菩萨山,即现在的凤凰山。那时遥望铁菩萨山,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影影绰绰的黑幽幽的铁菩萨像。铸铁的菩萨像,自然的铁褐色,远远的望去,确实有些醒目。同时也留下了既朦朦胧胧又带着些清晰的记忆。

  那时,公交车也较少,等车时间也似乎长了些,路上行驶的汽车也并不多。所以,步行就显得自然、经济和极为便捷了。

  去铁菩萨山要走过一段长长的水泥板路,路边古老的泡桐树影子是夏天步行的天然遮阳伞。那时的城市规模和建设格局,与现在相比显得有些初级,房屋参差不齐,建筑的年代和规划有着明显的衔接过程。楼房相对较少,街道也不十分宽阔。几处引人入目的花园别墅洋房点缀城市的街景。这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帘的一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的印象。

  唐山的城市建设也和当时的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紧密相连。地震前的唐山,除了路南区的小山天桥一带的繁商区,又在当时接近郊区西部的地方,兴建了新市区商业区,谓新市区大楼概之。

  那时,大的醒目建筑,当属地震时被震毁的开滦医院那幢带有环形状的住院大楼、唐山人民医院、框架结构的新华道中段大楼,以及毗邻新市区的那醒目和为数不多且层次并不高的住宅楼等。

  1976年7月28日,一场罕见和震惊人寰的大地震,将唐山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城市夷为平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面积多层次灾难,坚强勇敢的唐山人承受着家园被毁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自觉地带着满身伤痕投入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战斗中。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信的鼓舞下,在全国人民和亲人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人间奇迹,同时也展现了伟大的唐山抗震精神。使唐山,这样一座新的城市在废墟中崛起。

  唐山抗震精神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确实,唐山抗震精神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永远属于全人类。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唐山人除了懂得感恩,表现出更多的是无私和奉献。在对四川汶川地震同胞的支援上,凸显了其精神精髓。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推开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发展,唐山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记得那时,在现在新华道东出口前方几百米处,205国道公路的右侧,竖有“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超越”的醒目警示牌,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不见了踪影;同时,在冀东烈士陵园南面的公路旁,曾竖有“马车进市请带粪兜”的水泥制提示牌。人们在2000年后还曾见到过。可见,当时的唐山城市市区建设的地理轮廓。

  作为唐山那时人们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大事情,似乎当属1984年的唐山百货大楼(现在的超商)隆重开业,以及后来的路南区建国路商业街开业庆典为典型标志。

  五月的首个标志性节日,是当时唐山百货大楼试营业的首选。记得那时,我是利用在省委党校学习的休假期间,来见证新唐山的“大事情”之一。面对着那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场面,自己还是退却了。

  在后来的建国路商业街一行中,也领略了当时的风光。

  记得当时,初来建国路商业一条街的人们,真是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炎热的盛夏,年龄层次似乎涵盖了所有生存阶段的人们,或许也是由于那时期商业网点较少,而改革开放又刚刚填充了人们腰包的缘故,真是人山人海,商品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啊!

  唐山抗震纪念碑于1986年7月正式建成。同年始建抗震纪念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山人民的亲切关怀和人民解放军、全国人民无私的援助;充分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反映了20多年来,唐山人民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城市,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伟大奇迹。得到的是世间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为国人世人效仿和传颂。

  随着城市边缘绝大部分“砖头压油毡”简易房的销声匿迹,居民楼小区配套入住。震后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和跨越。当时唐山的城市民用住宅建设,虽然被后来冠之以“火柴盒式”楼群,但毕竟发挥了让百姓居有定所的作用。

  进而,新格局、新式楼群冠以“新唐山”,向国人,向世人展示着那不曾接受国外援助的恢复建设速度和规模等等。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由于循序渐进的政策完善和国家经济建设大政方针的调整,唐山的规模建设、典型建设、配套建设等事关国计民生的规划也同样在进行中。

  如今,唐山已成为全省第一个拥有环城高速公路的城市,建设路双向八车道、北新道拓宽改造等等,使唐山的出行更加趋于便捷和高效。新华道“万达广场”“新华一号”等将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为打造“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市委市政府及时修改调整了原来的城市规划,使“大南湖”这个城市绿肺加大呼吸的能量。由原来的东至复兴路扩展到陡河,并向西南辐射,同时环城水系的修建,又是一大手笔。

  前些天,到了原来垃圾山的西面、南面并向东驱车浏览十几里路程,那江南般水色,我体验了“流连忘返”和“如痴如醉”。“震撼”!描述这里极为贴切不过了!切身体会了“大南湖”是那样颇为壮观、诱人和动人心魄!

  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贯穿这“四点”而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这“四点一带”的经济总量,力争用五至十年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将再造一个新唐山,这强大的经济引擎,势必打造着京津冀都市圈的战略支点,和曹妃甸新城、凤凰新城、南湖生态城和唐山空港城“四大主体功能区”,加快把唐山建设成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向世界打开展示中国科学发展的窗口,这一切必为国人世人所瞩目。

  唐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的冀东上空,唐山的巨变,令世人所瞩目……

  为身处这样的环境而自豪,为身为唐山人而骄傲。

  为身居这样的城市而荣耀,为身在这样的国家而奋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