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金色年华554 2017-09-28
  • 史万岁

隋朝名将,我国历史'十大猛将'之一,在隋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绩,以'勇猛'而著称。15岁随父从军,后功拜上大将军;曾受他人牵连,被发配敦煌;后领兵大败突厥、平定江南。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却遭人妒忌,最终被隋文帝冤杀。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早期经历

他年轻时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凶悍,敏捷如飞,喜读兵书并精通占卜。15岁随父从军,周武帝年间由平民百姓提升为侍伯上士。577年周武帝宇文邕率军平齐之战,其父战死,他以忠臣之子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宣帝病逝,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即位,遂左丞相杨坚专政。

尉迟迥因不满杨坚专权,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史万岁随梁士彦前往征讨。军至河北,与尉迟迥军相遇,史万岁每战先登,勇冠三军。邺城之战,史万岁身先士卒,驰马奋击,连击数十人,迅速扭转战局。平叛之后,史万岁因功拜为上大将军。后史万岁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为戍卒。史万岁精于骑射,常骑马带弓入突厥掠夺羊马,曾深入突厥境数百里,一时名振北夷。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南征北战

583年,隋朝秦州总管窦荣定奉命进攻突厥,在窦荣定率军与突厥军对阵之时,史万岁一马当先站于阵前,史万岁单骑出战,仅几个回合就砍下了敌将的脑袋。突厥首领畏惧,立即引军逃去。史万岁因战突厥有功,窦荣定表奏朝廷,称赞史万岁对隋朝政权的忠诚与作战之勇敢。

590年,江南的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乱,朝廷令杨素平江南之乱,史万岁为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后经战数百次,转战千余里,毙敌不可胜数。平定江南的战斗胜利之后,杨素上书表奏史万岁之功,杨坚赐家钱十万,晋升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597年,南宁州(今云南境内)部族首领于隋初接受招抚后竞起兵反隋,杀隋官吏,十分嚣张,朝廷命史万岁前往征讨。史万岁率军克服水土不服、疾病等困难,一路进剿。他深入敌境,兵锋锐利,所到之处无城不摧,先后消灭叛族军队三十余部。叛族首领深知难以战胜史万岁,便提出投降,归顺隋朝。

599年,突厥都兰可汗被部下所杀,部落大乱。为挽救突厥颓势,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于600年四月率兵进犯隋之边境。隋文帝命晋王杨广、杨素出灵州,汉王杨谅与史万岁出朔州,合击步迦可汗。史万岁等至大斤山(即今内蒙大青山),与步迦可汗军遭遇。步迦可汗听闻隋军主帅是当年威震敦煌的史万岁,便慌忙引军回撤。史万岁挥马追击百余里,大破突厥军,斩杀数千,后又继续追踪沙漠数百里,凯旋而归。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遭妒枉死

史万岁自大斤山回京后,杨素妒忌其功,在隋文帝前谮言史万岁并隐瞒其功,不予褒奖。史万岁数次上表陈述,隋文帝不听。时隋文帝刚废掉太子杨勇,所以严防东宫结党谋变。隋文帝问史万岁现在何处,时史万岁正在朝堂,但杨素见隋文帝正怒,却故意说他拜访东宫去了。隋文帝信以为真,怒召史万岁。

当时出征而还的数百将士在朝称冤,史万岁表示要将众人的功劳陈述给皇上,并妥善解决此事。史万岁面见隋文帝后,说:'将士有功,却被朝廷所抑制!'语气十分激昂愤慨,不显顺从。隋文帝越发震怒,当即令武士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史万岁死后,隋文帝也追悔莫及,但为尊严还是下诏列出他许多罪名。史万岁之死,举国上下莫不为之惋惜。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总体评价

史万岁对敌人凶狠,对士卒却爱惜备至。他带兵作战重在提高将士素质,不重行伍形式。行军作战,常不治营伍,士卒各随其安,宿营不设警备,因敌惧怕他而不敢轻易袭扰。在与敌人交战时,常不讲形式,怎样能打赢就怎样打。因而,带兵数十年,深得部卒敬佩,号为'良将'!《隋书》评其:'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广之风焉。'

但也有人认为史万岁堪称'暴'字,那是因为当年在平定南宁州之乱时,史万岁见到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所立的功碑,碑的背面刻字日:'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史万岁令士卒推倒石碑,后大举向前进攻。

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还有韩擒虎、贺若弼、杨素。至公元1123年,宋依照唐之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有史万岁。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史万岁也位列其中。

隋唐诸将之史万岁:单骑退胡南征北战,遭妒诬陷被隋文帝诛!

小史个人之见:

史万岁,称之为'猛将',毫无疑问!猛将与其他将领不同之处在于---猛将善于冲锋陷阵,单枪匹马冲入乱军之中亦能全身而退。但猛将大多有勇无谋,不具名将风范,以“勇猛”而著称。史万岁之枉死,个人认为杨素诬陷为主,隋文帝偏听偏信,但他本人却不察言观色,火上浇油,也是原因之一。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