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庄餐厅这样玩,不仅盈利翻番,还能成为农庄的引爆点

 文山书院 2017-09-29


餐饮,是庄园行业标配中的标配,对于很多中小农庄而言,甚至是主要的营收来源。

 

但是大多数庄园,也都只将餐饮看作独立的营收项目看待。核心考虑的就是如何满足游客的就餐需求。

 

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加用心,简单的餐饮项目,就可以打造成整个农庄的引爆点和重要IP,甚至是庄园的符号。

 

当然,翻倍的营收,自然是顺其自然。


1、粗菜细做


农庄的菜应该怎么做,一直是个有分歧有争议的问题。


有人觉得农庄菜就应该体现“农”和“乡村”的特色。于是地锅鸡、地锅鱼、大碗大盘菜等系列就成为他们的主打。


还有不少庄主觉得有钱人才来农庄消费,所以要走高端路线。于是在这些庄园里,我们看到诸多装修豪华的包间,菜品也自然向城里中高端酒店看齐。


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很难说服对方。


不能否认城里人来乡村消费是为了追求乡村的的特色,但另一方面,习惯了都市餐饮精细化趋势的他们,面对卫生粗放、环境粗放、餐具粗放、厨艺粗放的所谓农家菜,内心里满是大写的尴尬。


怎么办?其实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将两者融合:粗菜细做。



你能猜出来这两道菜的原料是什么吗?笔者曾在朋友圈里做过小调查,结果回答正确者寥寥。

 

实际上,这两道菜原料非常普通,就是再简单不过的白菜帮和菠菜根。经过洛阳梁庄生态园厨师的加工摆盘,变成一道“上得了厅堂”的美味。

 

这种粗菜细做的方式,一方面保持了菜品原料的乡村气息,另一方面又满足了都市游客对于“色香味”和卫生条件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粗菜细做,还能创造出很多反差式的惊喜,成为餐桌上的谈资,以及朋友圈里必须的炫耀素材。



除此之外,在餐饮上的乡村和时尚融合,还可以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一般桌子中间会有一束鲜花。


但在梁庄生态园的餐厅,是客人上桌后,服务员再将一束花摆上去。然后告诉客人,这是刚刚从园子里采的什么花。


李庄主说,每当客人听到这句话,往往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


2、制造“大场面”冲击力


想达到引爆的效果,就必须要制造尖叫。如何制造尖叫,最省心省力的办法,其实就是利用数量的优势制造“大场面”,形成视觉冲击。


比如,在庄园就餐时,上菜前,一般都会上一两碟花生、瓜子、圣女果之类的零点。




但是在温州某艺术餐厅,上菜前,桌子中间摆满了圣女果和花生,看似随意实际上经过精心摆设,用户可以随意享用(事实上能吃多少呢?)。


这种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一下子就让用户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地方,也成为给朋友们推荐的符号理由之一。

 

再比如,庄园里接待团客或者做活动,时常会有自助餐。我们常见的海鲜自助餐都是这样的:



那如果我们摆成这样呢:



这样的“大场面”再辅以湖边、海边,或者田园自然的环境,IP效果估计能呈几何倍增加。


3、仪式感


在物质大丰富时代,吃什么,已经不再是困扰。如何吃出逼格、吃出感觉、吃出文化、吃出精神内涵,才是当代人苦心追求的。



比如在著名的雕爷牛腩。餐前,服务员会给男宾免费提供四种茶,分别是西湖龙井、冻顶乌龙、茉莉香片、云南普洱四种茶水。味道从清到重,颜色从淡到浓,工艺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

 

而女性顾客则能同时享受到洛神玫瑰、薰衣草红茶、洋甘菊金莲花三种花茶,分别有美目、纤体和排毒之功效。同样不用付费,无限续杯。



再比如主菜会配送三碗米饭,分别是日本越光稻——日本国宝级大米,号称“世界米王”;蟹田糙米——从不施人工肥,纯靠水田中的螃蟹形成生态循环。泰国香米——泰国五千年水稻种植史上的骄傲。和茶一样,米饭也可以无限量免费续添。

 

事实上,这种仪式感真的增加了很多成本吗?其实未必。但它营造的仪式感,极大地满足了顾客人性中渴望的尊崇感。剩下的主菜那么贵,大家也会觉得理所当然。


4、主题系列开发


现在主题型的庄园越来越多,除了在项目内容上塑造主题外,如果我们能在餐饮上也围绕着主题进行系列菜品开发,更能够凸显亮点。

 

比如现在很多庄园都种植有荷花,以荷花为主题的庄园也不在少数。但关于“荷”餐饮文化的挖掘和包装,大多只停留在莲子汤的阶段。



浙江武义十里荷花庄园,就在“荷”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整套的“百荷宴”。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游客欢迎,如今更是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


5、场景体验


为什么我们喜欢在夏季去吃夜市?真的是夜市的味道好吗,是夜市的价格比饭店包间便宜吗?未必!甚至相反。


答案是,习惯了在室内工作的人们,向往户外夜晚的一种放松方式。这时,我们吃的已经不是饭,而是一种自由的洒脱爽快,跟吃喝有关,也无关。


农庄的餐饮也异曲同工,人们选择去庄园就餐,很多时候也并不一定是追求餐饮的品质,而更多是向往那种在田野里就餐的感觉。

 

当然,这也是餐饮场景的初级状态,如果延伸开来,再向金字塔尖靠拢,农庄餐饮完全可以做成一种关于田园生活、乡村文化的场景仪式。



比如在美国有一家叫蓝色山丘的农场,这里面有一家餐厅,没有菜单、不能点菜、农场里种植什么顾客吃什么,结果这里吃顿饭需要人均400美金,并且要提前两个月预定。

 

为什么这里这么牛?倒真不是这里的厨师就比米其林餐厅牛,而是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场景体验。

 

每天早晨,厨师会到农场里寻找蔬菜,随机做出二三十道,吃之前,餐厅的领班会讲约1分钟,告诉你这是什么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服务生会把鹅推来给你看,让你摸,说这个鹅是等下会上的鹅肝,是怎么在本地农场养出吃杂草也能肥美的鹅肝。

 

当然,他们还经常把顾客请到厨房,让厨师讲述每道菜制作的过程。最终,每餐至少要吃上4个小时。



还有一点最不同的是,庄主可不仅仅是告诉大家这里的菜品如何健康安全,如何美味,而是会结合自己经历,讲述关于生命、关于环保、关于生态多样性、关于农民收益的话题。

 

最终,整个就餐过程就是一场精心安排的体验,从头到尾可以从小细节感受到,他们想要传递从农田到餐桌的想法,吃的有机吃的健康,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的场景。

 

而来这里吃饭的人,大多也是被他的价值观吸引而来。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美国上流人士的聚集地,连奥巴马夫妇都慕名而来。



所以,最高等级的庄园餐饮IP,不是美味和食材健康,而是要上升到关于生态保护、关于有机健康、关于时尚生活的价值观消费场景。


作者:徐一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