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棋书画】古琴那些事儿(三)

 昵称38114944 2017-09-29

 琴为神物,天赐雅音与凡人,荡涤世人的灵魂。琴亦为圣物,它出自圣人之手,传达着神圣的音符。

    世传名琴,似绕梁、焦尾、绿倚、断纹、蛇腹、鼠畏者,每张琴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都有一段优美的说。

    琴曲亦然。每一操,每一引,都饱含创作者的人生注解。

 

雉朝飞

    据扬雄的《琴清英》说,《雉朝飞》是卫国女子傅母所作。

当初,卫侯有女嫁给了齐国太子,但还没等到女孩到齐国,走在半路上,传来噩耗说齐国太子死了。人问傅母:怎么办?傅母说:“接着走。人死了也要尽丧事。”毕竟女儿嫁给了人家。可是,等丧事处理完了,女儿还是不肯回来,不久也死在了齐国。傅母有些后悔了,后悔当初不该把女儿嫁给齐太子,听说齐太子死了,更不应该让女儿继续赴齐国以尽丧事。但后悔也晚了。于是,懊悔之余,独自带着女儿曾经用过的琴,到坟上弹奏。这时候,奇迹出现了,从坟墓中钻出两只雉鸡来。傅母就抱着那只雌雉鸡,边抚摸边说:“你就是我的女儿吗?”话没说完,两只雉鸡展翅飞起,倏忽不见。傅母更加悲伤,拿起弹奏起来,其曲即为《雉朝飞》。

 但也有不同说法。

《琴操》曰:齐独沐子,年七十无妻。出,见飞雉,雌雄相随。感之,抚琴而歌曰:“雉朝飞,鸣相和,雌雄群游於山阿。”

这是一个孤独的老人,看到成双成对的雉鸡相伴相和,有感而发。

同样的曲调,不同的故事,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傅母的《雉朝飞》应该是悲伤与思念,独沐子的则是忧伤与渴望。

猗兰操

据《琴操》所说,《猗兰操》是孔子所作。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心情不佳。这一天,孔子驾着车,从卫国出来回到家乡鲁国,走在路上,见路边芸芸众草之中,有一棵芗兰独秀。孔子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那芗兰也是洁雅之物,怎能生于繁芜漫草之间呢?于是孔子停车下来,抱着琴对着芗兰演奏起来,借着对兰草的哀叹,舒发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遭际。这就是《猗兰操》。

微子操

《微子操》当然是由微子所作。据《新论》曰: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鸿鹄高飞,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淳。

乐以载情,乐以载道。微子感伤商朝将亡,但又无力回天,援琴以遣怀。我们未能聆听其音,感觉应该与后世的《黍离》之悲差不多。


琴是个人的,每一个音符都代表着创作者的个性情怀。琴也是大家的,琴者通过每一个音符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播出去,得到每一个人的共鸣。因此,有人叹《高山流水》过于孤高,知音难觅,终成绝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