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学家对《红楼梦》中几处时间欠合的争议

 liuhuirong 2017-09-29


周汝昌先生曾以贾宝玉的出生年为第一年,按前八十回《红楼梦》中所提示时间顺序词作了一篇《红楼纪历》,开头说“八十回《红楼梦》原书,实共写了十五年的事情” ,结尾又说:“这样一部大书,百十万言,人物事情,繁杂万状,而所写岁时节序,年龄大小,竟而如此相合,井然不紊,实在令人不能不感到惊奇!偶然也有二三处欠合的,皆非重要,从整个著作看,实在提不到话下。”

我认为周先生的话有《红楼梦》虽然存在时间上的欠合,但瑕不掩瑜不必苦苦追索之意。如今,仍有少数读者心中不甘,试图在这些时间上进行一番探索,其不盲从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本人倒觉得《红楼梦》毕竟是小说不是史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取材于现实生活,但他也要进行艺术加工,毕竟不同于纪实。《红楼梦》中提到了芒种和冬至具体的交节时间,在万年历上根本就查不到与曹雪芹生活时代相符的那个交冬至的具体年月,这可能是曹雪芹为了隐去他想彻底隐去的****而有意捏造”出来的“莫须有的交节时间。目的可能就是为了不让大家查出来,免得后人以真为真,以假为假,也可以表述为免得后人以假为真,以真为假。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小说中的年月与现实中的年月一一对号。

一般说来,争议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各版本有出入的地方。由于现在已无法确认曹雪芹的原稿,周汝昌先生汇校时对存疑之处一般作如下处理:如果各抄本的描述不同,则可能是抄误或者有意改动,那么就要通过比较各抄本,选出一个今人认为相对合理的描述定为曹雪芹的原笔;如果各版本都是同样描述,尽管我们觉得有问题,但仍照原样。我觉得周先生这样做态度是严谨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先将周汝昌先生《红楼纪历》的内容摘要,后面再说明红学家们的不同看法。有些观点已记不清是谁说的了,只说明他们观点,不指出名字,欢迎了解情况的朋友指正、指明。

 

第一年

第一回

是年,“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作梦,见僧道带“顽石”下凡历劫,是即暗写宝玉降世之时。故六十二、三回叙宝玉生辰在夏天,约当四月下旬。

    ………………………………………………………………………

第七年

第二回

冷子兴云:“……今年才十六岁,名唤贾蓉。”

又云:“就取名叫作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曰七八岁。

第三回

众人见她“年貌虽小”,在家时如海亦嘱咐:“且汝多病,年又极小。”盖此时黛玉年仅六岁。

第四回

见李纨,她“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

………………………………………………………………………

第十年

第十回

张友士为秦可卿诊脉,说“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第十一回

“天气正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是九月。

凤姐说:“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

“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了交节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贾母嘱凤姐,“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你后日再去看看他去。”

凤姐“到了初二日吃了早饭,来到宁府里。”是已进腊月。

第十二回

贾瑞在夹道里,“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贾瑞病倒,各种症候“不上一月,都添全了。”

第十一年

“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贾瑞死于是春。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病,接黛玉归。贾琏同行。

第十三回

凤姐夜计贾琏行程,而秦氏猝亡。宝玉立欲过宁府,贾母说:“二则夜里风大。”当是秋深。

贾蓉捐官,履历写“年二十岁”。第七年云“十六岁”,正合。

第十四回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秦氏亡已月余。

是日昭儿回,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大约赶年底就回来。”“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是已入冬。

第十五回

北静王“携手问宝玉几岁”

第十六回

七七既满,秦氏殡出;秦钟“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是天已寒冷。

贾琏、黛玉“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所“出”之月,当是十一月。

凤姐抱撼于未赶及南巡之盛,说:“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过世面了。”

按早二三十年,正康熙屡次南巡时,甚合。

开始修园。秦钟死。

第十二年

第十七回

秦钟七日掩埋。

“又不知历几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

“且喜今日天气和暖”,贾政游园,见稻香村“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可知正当春日。

第十八回

“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

“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

“贾府领了此旨,一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第十三年

“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

“至十四日,俱已停妥。”

“至十五日鼓……”正式接元春归省。

第十九回

“次日见驾,谢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

第二十回

“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

宝玉对黛玉说:“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

第二十二回

凤姐云:“二十一是薛大妹妹的生日是。”仍是正月的二十一。

“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是钗比宝玉长二岁,情理甚合。

湘云说:“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

第二十三回

贾政回贾母:“二月二十二的日子好”,众姊妹与宝玉搬入大观园。

宝玉作即景诗,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做的”。正合。

“那日正当三月中浣”,沁芳桥边看《会真记》。

第二十四回

贾芸答宝玉问其年纪,说“十八了。”贾琏谓宝玉:“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时宝玉实十三,正合。

第二十五回

宝玉寻红玉,“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又匠人种树,皆三月间事。

赵姨娘问马道婆:“可是,前儿我送了五百钱去,在药王跟前上供,你可收了没有?”药王上供,自是四月间事。

黛玉“看阶下新进出的稚笋,……惟见花光柳影,鸟语溪声”,是初夏风光。

僧道托宝玉于掌,说:“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明点岁数,一丝不错。

第二十六回

“话说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后……”

宝玉到潇湘馆,“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正写夏日意境。

薛蟠说:“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提送礼,有鲜藕、西瓜。按:“明儿”亦北京泛语,与“次日”不同,不得死看。

第二十七回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是日黛玉“泣残红”——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

玉钗见蝴蝶,“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扑得“香汗淋漓”。

………………………………………………………………………

第三十八回

   凤姐云:“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咏菊、吃蟹。

第三十九回

刘姥姥云:“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云:“比我大好几岁呢!”

………………………………………………………………………

第五十三回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

贾珍云:“这又到年下了。”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次日祭宗祠。

第十四年

“次日五鼓”,进宫朝贺,受家礼,吃年酒,“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早又元宵将近。”

………………………………………………………………………

第五十六回

贾母问甄宝玉,四来人回说:“今年十三岁。”

按甄、贾全同,足见宝玉此时尚只十三四,当年十四仍云“十三”者盖因新年甫换,去年岁数一时口中难改也。

………………………………………………………………………

第六十二回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到。”

袭人叙众人生日:“二月十二是林姑娘。”

第六十三回

是夜,怡红院夜宴。宝玉说“天热”,要与宴者脱外衣。芳官“满口嚷热”,只穿“小夹袄”、“夹裤”。综看,似是四月下旬,与开卷呼应。

贾敬亡,“目今天气炎热”,不待贾珍即入殓。

………………………………………………………………………

第七十回

“因又年近岁逼,诸务猬集。”

第十五年

“接着过年过节,出来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

第七十一回

   “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

………………………………………………………………………

第七十六回

   贾母云:“可怜你公公转眼已是二年多了。”

………………………………………………………………………

第七十八回

   晴雯夭逝,“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

   众幕友赞贾兰:“小哥儿十三岁的人。”

   按第七年叙贾兰五岁,至此正合十三岁。

………………………………………………………………………

以上即是周汝昌先生将各回按年分段的部分内容——我只摘其要者,其间的说明也是周先生所加。如周先生所说《红楼梦》的叙事时间总体相合,今将所知欠合之争,一一说明。

一、黛玉年龄

今见抄本第三回描写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对话有两种描述。

其一:(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黛玉一一回答。

其二是:(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黛玉答道:“十三岁了。又问道:“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黛玉一一回答。又说道:“在这里不要想家……”

周汝昌在《红楼纪历》中按:己卯本、“梦稿”本于此独多“十三岁”之文,他笔妄加,谬甚。周先生按下此语的理由是黛玉小宝玉两岁。

二、十一月三十日交冬至

很少有人写小说能把交节的日期具体地写出来,而曹雪芹写出来了。由于《红楼梦》是“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刘心武语——所以,早在刘心武之前就有人企图通过检索历书查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隐去的真事,可是根本就没有那么个年。周汝昌在《红楼纪历》中按:检雍正朝年历,无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者,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冬至,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冬至,最相近。”

三、贾瑞与秦可卿的忌年

第十二回第十年腊月“贾瑞病倒,各种症候‘不上一月,都添全了。’”中的“一月”现存各抄本“一月”皆作“一年”,周汝昌在其汇校本《红楼梦》仍作“一年”,而在此《红楼纪历》中改作“一月”。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如果各版本都是同样描述,尽管我们觉得有问题,但仍照原样。”那么周汝昌先生为什么在这里要改作“一月”呢?这与下面的争论有关。

由第十四回“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知秦氏已亡月余。再由“大约赶年底就回来”、“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可知贾母说的风指秋风而非春风,可见秦氏亡于深秋。张友士说“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这在第十回第十年,事实上不但过了春分而且进入了深秋,可秦可卿还是死了。争论就出在这里,秦可卿亡于第十一年秋,还是第十二年秋呢?这就要先弄清贾瑞亡于哪年,因为贾瑞与秦可卿同年亡。

持贾瑞亡于第十二年说者认为:贾瑞病倒,各种症候“不上一月,都添全了”病得太快,再结合贾瑞“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觉得贾瑞如果亡于次年春是不可能吃下这么多药的。他们认为是抄书者把“一年”讹为“一月”。

持贾瑞亡于第十一年说者即有周汝昌。周先生在《红楼纪历》第十二回“一月”处按:

《痴人说梦》之四《镌石订疑》(叶二十五)、蝶芗仙史评本并云:“案旧钞本‘年’作‘月’。”又王伯沆批本亦论及一年当作一月。今传世诸本盖嫌“一月”之内诸症添全,似乎过快,故改“一年”,不思雪芹原书年月皆有贯串也。

蔡义江先生曾有《<红楼梦>中的方子能不能吃》一文。文中说“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中的方子多数不能吃,而后人续补的后四十回中的方子倒能吃”,“曹雪芹是精通医理的。但他只以其博学来写小说而非写医药手册,只考虑刻画人物、描写情节的需要,并不为给人作治病参考的,所以不能呆看,随便搬用。何况他谈笑风生,极富幽默感。这一点是后四十回续书所不能的”,“还有贾瑞因妄动风月之情得病,书中说他‘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就像老中医讲笑话,说得何等诸如风趣!诸如此类,都只诙谐谈笑,从不炫耀自己的医药知识,却又字字句句不悖医理。这才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续书的作者不懂得这一点,每写一张方子,必一本正经地支抄医书。”

蔡义江先生的这段话虽然不是对“一年”还是“一月”的专论,但可以从中看出他不认为贾瑞真的吃了几十斤药下去,就像是生活中有人问某某病得那么厉害没去找医生看看吗?对方调侃“怎么没看,那药少说也得吃了三麻袋”一样。既如此,那么“一年”当可作“一月”来看了。

三、林如海的忌年

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只是为了详列各条争议才分开的。

第十二回“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病,接黛玉归。贾琏同行。

周汝昌在《红楼纪历》中的第二回按:“冬底”有误,久已屡经评家指出,当云“夏末秋初”。

有人反对此说,认为“谁知这年冬底”乃雪芹原笔,而认为“倏又腊尽春回”的说明又过了一年,不然应说“倏腊尽春回”。俞平伯先生似持此说。这就解决了上述贾瑞病得过快和吃药太快太多的问题。但这样一来,自林如海“冬底”病黛玉归,再至“林姑老爷”“九月初三巳时没”“大约赶年底就回来”来去长达一年,仍不通。

四、贾宝玉的生日

从第一回可以看出贾宝玉生于夏季。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有人据此认为,四月二十六日即贾宝玉的生日,贾宝玉的原型曹雪芹即生于此年四月二十六日。周汝昌曾有按语:“殿板《万年书》,乾隆元年丙辰:四月小,二十六日庚寅,亥初一刻四分芒种。’普通遇节气,无人细记时刻,只记日期,‘未时’云者,殆雪芹随手拈来补足之语。”我查找史书得知乾隆元年为公元1736年,这年曹雪芹十三岁吗?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时说“你现在读十八回到五十三回,读这一年故事,你发现其中有一回,就是其中第二十七回——第二十七回里面就很明确地提出一个日子。什么日子呢?就是四月二十六日。作者就很明确告诉你,这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二十四节气’有一个芒种,他告诉这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就是芒种。那么你去查《万年历》,请您去查《万年历》,乾隆元年就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这不是巧合。再加上,有的红学家,比如,像周汝昌先生他就考证出来,实际上四月二十六日就是曹雪芹的生日!作者之所以这么郑重地来写这一年的故事,就是因为那一年他十三岁了,他的记忆是最完整,而且这一年生活是最美好,所以他铆足了劲来写这一年的故事。”

蔡义江先生曾在《不幸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一文中说:“但从懂事起雪芹,即未过上好日子,这一点批书人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畸笏叟知雪芹儿时情况最详,所以从不说他有过那种好日子。年岁较小,后来几成小说作者的脂砚斋,就对雪芹早年的情况不太了然。他在甲戌(7544)重评《石头记》时,加了个凡例,其中末段就有这样两句话: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这就是很大的错误。无独有偶,敦诚也曾有过。他在《寄怀曹雪芹》诗中加注说: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任。这与他说雪芹的享年是完全矛盾的。如果雪芹真有他自注中所说的经历,那么挽诗中的‘四十年华’就非改为‘七十古稀’不可了。”

五、贾敬的周年

第六十三回贾敬亡,此在第十四年夏。第七十六回贾母云:“可怜你公公转眼已是二年多了。”此在第十五年秋。实过一年有余,周汝昌按:贾敬亡于第十四年夏,至此实一年多,误多叙一年。

六、刘姥姥和贾母的年龄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云:“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云:“比我大好几岁呢!”此在第十三年秋。第七十一回“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此在第十五年秋。不合。

周汝昌先生按:明年贾母即庆八旬,则本年当七十八九,刘姥姥既大好几岁,当八十余始合。《痴人说梦》云:“七十五应改八十五。”蝶芗仙史评本亦云:“七十五应改八十五遂是。”周先生的这条按语也有错误,确切地说应是“后年贾母即八旬”。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红学家们对《红楼梦》中几处时间不合问题的不同争议。本人认同周先生《红楼纪历》的观点,并认为个别地方时间欠合主要是由于曹雪芹没有最后完成统稿、修改、补缺等工作留下的缺憾,这从脂砚斋、畸笏叟等的批语如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回前批“缺中秋诗,俟雪芹”等可以得到证明,并非是曹雪芹借以隐含什么玄虚。

最后我对拙文作一个说明:此帖中的所有内容可能早已为多数朋友所熟知,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是因为与一位朋友谈到《红楼梦》中时间错乱情况,我说这些问题早有争论,朋友问是怎么争论的,我就借此把自己所知的情况作一个介绍。不够全面,但并非愿拾人牙慧,因为此前我曾认为没有必要把大家熟知的内容,或者一偏之见发到论坛上来,以免对别人造成误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